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8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祖雖久疾,謂其年少。八行《五月二十七》羲之報。五行五月 十一日羲之敬問,得旦書。三行「吾賢之」常事耳。四行 第五十三,「閏二月二十五日羲之白。」四行向書想至。四行 八月十四告父:四行許元度《昨宿》。四行七月六日羲之頓 首。五行省告,猶示。三行修年雖篤,七行

第五十四,「六月十六日羲之頓首。」八行羲之「死罪告終。」 十一行二十九日羲之頓首。九行《九月二十八日羲之頓 首》:昨六行

第五十五《前使還有書猥》。九行羲之頓首二孫女。四行四 日羲之頓首:「昨感寒。」五行八月二十五日羲之白。「頓首。」 五行得書為慰,汝轉平復。六行

第五十六「《周氏》,上下悉佳。」六行亡王等便以去十月禫。 四行卿汝母子粗平安。八行九月十三日羲之頓首追傷 切割。六行

「第五十七羲之頓首」,尋念痛惋。八行《長風》一日哀窮。五行 得信知問。五行敬祖雖久疾,四行「初月五日」,羲之頓首,忽 然此年。六行

第五十八。《省別具懷》五行阿康,少壯。四行范中書奄至此。 三行《妹》復小進退。五行羲之頓首,「昨暮兒疏。」十一行

晉右軍王羲之《正書行書目》,「貞觀年,河南公褚遂良中禁西堂,臨寫之際便錄出。」 唐初有《史目實》,此之標目,蓋其類也。

《韋述敘書錄》

開元十六年五月,內出二王真跡及張芝、張昶等真 跡,總一百五十卷,付集賢院,令「集」字搨進。尋且依文 搨兩本進內,分賜諸王。後屬車駕入都,卻進真本,竟 不果進。自太宗貞觀中,搜訪王右軍等真跡,出御府 金帛重為購賞,由是人間古本,紛然畢進。帝令魏少 師、虞永興、褚河南等定其真偽。右軍之跡,凡得真行 二百九十紙,裝為七十卷;草書二千紙,裝為八十卷。 小王及張芝等亦各隨多少勒為卷帙,以貞觀字為 印,印縫及卷之首尾。其草跡又令河南真書小字帖 紙影之。其古本亦有是梁、隋官本者,梁則滿騫、徐僧 權、沈熾文、朱异,隋則江總、姚察等署記。其後太宗又 令魏、褚等卷下更署名記。其後《蘭亭》一時相傳云將 入昭陵元宮長安。神龍之際,太平安樂公主奏借出 外搨寫《樂毅論》,因此遂失所在。開元五年,敕陸元悌、 魏哲、劉懷信等檢校換褾,分一卷為兩卷,總見在有 八十卷,餘並墜失。元悌等又割去前代名賢押署之 跡,惟以己之名氏代焉,上自書「開元」二字為印,以印 記之。右軍書凡一百三十卷,小王二十八卷,張芝、張 昶書各一卷。右軍真行書唯有《黃庭、告誓》等四卷存 焉。蕭令尋奏「滑州人家藏右軍扇上真書《宣示》及小 王行書《白騎遂》等二卷。」敕命滑州給驛齎書本赴京, 其書扇有「貞觀舊褾織成題字奉進上書本留內,賜 絹一百疋以遣之。」竟亦不問得書所由。

《盧元卿法書錄》

「晉平南將軍、荊州刺史瑯邪王廙,《字世將》。」《書》一卷。

沈熾、《文       滿騫》

徐僧權

貞觀十三年十二月十九日,起居郎臣褚遂良, 司空、許州都督、趙國公臣無忌。

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太子少師、梁國公、臣《元 齡》

特進、尚書右僕射、申國公、《臣士廉》。

特進、鄭國公、《臣徵》。

吏部尚書公逆人侯君集名初同署犯法後揩名尚書字已不似有而暗 中書令、駙馬都尉、安德郡開國公、臣楊師道

左衛大將軍、武陽縣開國公、《臣李大亮》。

光祿大夫、戶部尚書、莒國公、臣《唐儉》

光祿大夫、禮部尚書、河間郡王臣《孝恭》

刑部尚書、彭城縣開國公、臣劉《德威》。

兼太常卿、扶陽縣開國男、《臣韋挺》。

少府監、《安昌縣開國男、臣馮長命》

「銀青光祿大夫行尚書左丞濟南縣開國男臣康皎, 《齊高帝》姓蕭氏,諱道成,字紹伯。」書一卷。

開元五年十一月五日。「陪戎副尉臣張善慶裝。 文林郎直祕書省臣王知逸監。」

宣義郎、行左司禦率府錄事參軍臣劉懷信監, 宣德郎、行左驍衛倉曹參軍臣陸元悌監。

承議郎、行右金吾衛長史、臣《魏哲監》。

右散騎常侍、崇文館學士、上柱國、舒國公臣褚無量, 祕書監、侍讀、昭文館學士、上柱國、常山縣開國公臣 馮懷素。

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梁國公、臣姚崇。

銀青光祿大夫、「行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監 修國史、上柱國、許國公、臣蘇頲。」

銀青光祿大夫、守吏部尚書、兼侍中、監修國史、上柱 國、廣平郡開國公、《臣宋璟》。

右按工部侍郎韋公云:「貞觀中,搜訪王右軍等真跡,出御府金帛,重為購賞,人間古本,紛然畢集」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