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8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長安一大姓村居,其家石匣中所藏玉軸晉魏古帖 數十軸,目嘗見之。余每入夢想洛陽有書畫友,每約 不借出,各各相過賞閱。是宋子房言其人屢與王詵 尋購得書,余嘗目為太尉書。駔平生欲調洛蘇一官, 以購書畫不可得,今老矣,目加昏鑒,不能精也。 胡奕修家有《徐浩書經》。未見。

真紙色淡而勻淨,無雜漬,斜紋皴裂在前,若一軸,前 破後加新甚眾。

熏紙。煙色上深下淺。染紙。濕色紙紋棲。《塵勞》紙。作繭 紋軟。

畫可摹,書可臨而不可摹。惟印不可偽作,作者必異 王詵刻《勾德元圖書記》,亂印書畫。余辨出「元」字腳,遂 伏其偽。木印銅印自不同,皆可辨。

印文須細,圈須與文等。

我太祖祕閣圖書之印,不滿二寸,圈文皆細,上閣圖 書字印亦然。仁宗後,印經院賜經,用上閣圖書,字大 印粗,文若施於書畫,古紙素字畫多有損於書帖。近 三館祕閣之印,文雖細,圈乃粗如半指,亦印損書畫 也。王詵見余家印記與唐印相似,姑盡換了作細圈, 仍皆求余作篆如填篆自有法,近世填皆無法。

如三省銀印,其篆文皆反戾,故用來無一。宰相不被罪,雖沒猶貶中書,仍屢絕省公卿名完則朝廷安也。御史臺印,左戾,「史」 字倒屈,入用來少有中丞得免者。宣撫使印從亡自置,鮮有復命者。人家私印,大主吉凶也。

貞觀、「開元」皆小印,便於印縫,弘文之印,一寸半許。開 元有二印,一印小者,印書縫,大者圈刓角一寸已上。 古篆於《鶺鴒頌》上見之,他處未嘗有。

王詵,每余到都下,邀過其第,即大出書帖,索余臨學, 因櫃中翻索書畫,見余所臨王子敬《鵝群帖》,染古色 麻紙,滿目皴紋,錦囊玉軸,裝剪他書,上跋連於其後。 又以臨虞帖裝染,使公卿跋。余適見大笑,王就手奪 去,諒其他尚多未出示。又余少時,使一蘇州背匠之 子呂彥直,今在三館為胥,王詵嘗留門下,使雙鉤書 帖。又嘗見摹《黃庭經》一卷,上用所刻勾德元圖書記, 乃余驗破者。

本朝太宗挺生五代文物已盡之間,天縱好古之性, 真造八法,草入三昧,行書無對,飛白入神。一時公卿 以上之所好,遂悉學鍾、王。至李宗諤主文既久,士子 始皆學其書,肥褊朴拙,是時不騰錄以投其好,用取 科第,自此惟趣時貴書矣。宋宣獻公綬作參政,傾朝 學之,號曰「朝體。」韓忠獻公琦好顏書,士俗皆學顏書。 及蔡襄貴,士庶又皆學之。王文公安石作相,士俗亦 皆學其體。自此古法不講。能隸書者,武勝留後劉瑗, 能草書者,承議郎滕中、宗室仲忽;能行書者,宣德郎 鮑慎由;能篆書者,宣德郎趙霆。已上是學古人書者, 餘未見。

《黃伯思東觀餘論》

《米元章跋祕閣法帖》

唐太宗購王逸少書,使魏徵、褚遂良定真偽,我太宗 購古今書,而使王著精辨觕定為《灋帖》,此十卷是也。 其間一手偽帖大半,甚者以《千字文》為漢章帝,張旭 為王子敬,以俗人學智永為逸少,如其間以子敬及 真智永為逸少者,猶不失為名帖。余嘗于檢挍太師 李瑋第觀侍中王貽永所收《晉帖》一卷,內武帝、王戎、 「謝安、陸雲輩,灋若篆籀,體若飛動,著皆委而弗錄,獨 取郗愔」兩行入十卷中,使人慨嘆。又劉孝孫處見柳 公權所收跋子敬《送梨帖》,然于太宗卷中辨出,乃以 逸少一帖連在後,而云又一帖,不知為逸少也。公權 唐名家,尚如此,顧何議著?今長安李氏所收《逸少帖》, 貞觀所收《第一帖》著名,已非逸少真「跡餘可知矣。」獨 未知徐璹。徐浩子能別書所訪者何如耳。余抱疾端憂,養目 文藝,思而得之,粗分真偽,因跋逐卷末,以貽好事同 志。百年之後,必有擊節賞我者。余無富貴願,獨好古 人筆札。每滌一硯,展一軸,不知疾雷之在旁,而味可 忘。嘗思陶弘景願為主書令史,大是高致,一念不除, 行年四十,恐死為蠹書魚入金題玉躞間,遊而不害。 元祐三年,維揚倦《游閤》,「襄陽漫士米芾元章書。」

第一

漢章,  《晉元》,  《晉武》,  《齊高》。

《梁武》  梁·高  簡文

右七帖,並一人手寫,偽帖。《晉武》當是孝武,《梁高》當是「齊高。」

第二

張芝後一帖是    前五帖,並張旭。

崔子玉、      鍾繇《長風》,齊梁人,書。

「皇象後臣」《象言》:同章帝。一手偽帖

王廙《二十四帖》,同上。

謝安前一帖是《後六月帖》,同上。

第三

庾翼《已向帖》,    杜預《親故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