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8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金石錄》,「大曆六年,王修然撰,王軌行書。」

呂府君敕葬碑

按《金石錄》,「大曆六年,俞伯僑八分書。」

高陵令李峴遺愛頌

按《金石錄》,「大曆六年,蘇端撰,張潭行書。」

美原田真人碑

按《金石文字記》:「大曆六年,朝散大夫、并州別駕、上柱 國蘭陵蕭森。」闕二字政撰,并模晉王右軍書。

陀羅尼經石幢銘

按《金石文字記》:「大曆六年,僧昔真撰,布衣康玠行書。」

謝公碑陰記

按《金石錄》,大曆七年行書,無書撰人姓名。

聰明山神記

按《金石錄》,「大曆七年張造撰。正書,無姓名。」

桂州都督程元英碑

按《金石錄》,「大曆七年,李邕撰,張廷邦八分書。」

重建顏含碑

按:《金石錄》:「大曆七年上李闡篆,曾孫顏延之銘,十四 代曾孫真卿書。」下。

天柱山司命真君廟碑

按:《輿地碑目》在安慶府大曆八年。

黃公石祠記

按《金石錄》,「大曆八年李卓撰,八分書,姓名殘缺。」

徐偃王廟碑

按《金石錄》:「大曆八年,徐安貞撰,張宙正書。《碑陰記》張 宙撰,并八分書。」

文宣王廟新三門記

按《金石錄》:「大曆八年,裴孝智撰,裴平八分書并篆。」

堯山神記

按《金石錄》,「大曆八年,李誕撰,王羨行書。」

漢高祖廟頌

按《金石錄》,「晉陸機撰,大曆十年郭陶正書。」

右僕射裴遵慶碑

按《金石錄》:「大曆十一年,盧曉八分書并篆額。」

張同敬碑

按《金石錄》,「大曆十一年陳休撰,戴千齡書。」

壽安縣甘棠館記

按《金石錄》,「大曆十一年,蕭昕撰,史鎬八分書。」

靈巖記

按「《集古錄》,不著書人名氏,大曆十二年刻石。」

高力士殘碑

按:《金石文字記》,行書,「大曆十二年。」

兗州都督劉好順碑

按《金石錄》,「大曆十二年梁秉撰,元訥正書。」

慧解寺三門樓讚

按《金石錄》:「大曆十二年,李宥撰,周籯金行書。」

巴州刺史鮮于昱碑

按《金石錄》,「大曆十二年,喬琳撰,陶千歲正書。」

白鶴廟記

按:《輿地碑目》:「大曆十三年。」

杜佑志思碑

按:《輿地碑目》:「在撫州,大曆十三年建」,包吉文

開元寺三門樓碑

按《金石錄》,封演作「八分,書,大曆十三年。」

太子典膳郎鄭君碑

按《金石錄》:「大曆十三年,李翰撰,徐珙八分書。」

梵綱經心地戒品

按《金石文字記》:「大曆十三年高堅正書。」

寶花尼寺碑

按:《輿地碑目》,今碑刻猶存,僅可讀「大曆丙申歲夏五 月七日。」

段行琛碑

按《金石表》:「大曆十四年,張增楷書」,李同系篆額。

壽州刺史張鎰去思頌

按《金石錄》,「大曆十四年,趙亙撰,王湍八分書。」

慧山寺碑

按:《天下金石志》,獨孤及撰。

陳子昂旌德碑

按《唐書陳子昂傳》:「子昂死獄,大曆中,東川節度使李 叔明立陳子昂旌德碑於梓州,而學堂至今猶存。」

李勉碑

按《舊唐書李勉傳》:「勉為廣州刺史,在官累年,器用車 服無增飾。及代歸,至石門停舟,悉搜家人所置南貨 犀象諸物,投之江中,耆老以為可繼前朝宋璟、盧奐、 李朝隱之徒。人吏詣闕請立碑,代宗許之。」

李刺史墓神道碑

按:《輿地碑目》:「刺史名鳳,在信陽軍郡城東南隅。大曆 中,為申州刺史,有神道存焉。」字漫滅不可讀。

北巖院碑

按:《輿地碑目》:「院有唐碑,其歲月乃大曆時重修,無撰 書人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