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9 (1700-1725).djvu/7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嘗臨幸祕閣,出草書千文為賜至勒石。上曰:『千文乃 梁武得破碑鍾繇書,命周興嗣次韻而成,理無足取。 若有資於教化,莫孝經若也』。」乃書以賜至。

《吳越世家》:錢惟治善草隸,尤好二王書,家藏書帖圖 書甚眾。太宗謂近臣曰:「錢俶兒姪多工草書。」因命翰 林書學賀丕顯詣其第,遍取視之,曰:「諸錢皆效浙僧 亞栖之跡,故筆力軟弱,獨惟治為工耳。」嘗以鍾繇、王 羲之、唐元宗墨跡凡七軸為獻,優詔褒答。

忠獻王佐之長子昱為祕書監判尚書都省時新葺 省署昱撰記奏御。又嘗以鍾王墨跡八卷為獻有詔 褒美。

《玉海》:「太平興國三年正月丁酉,潭州輦送唐元宗所 書道林寺王喬觀二碑。」

淳化二年十一月戊午,蘇易簡上言,「願以上所賜詩 刻石。」上為真、草行三體書各一本,命待詔吳文賞模 勒刻石,以賜易簡,仍以百本分賜近臣。

至道元年六月戊戌,上《草書經史故事》三十紙,詔翰 林侍讀呂文仲一一讀之。因刻石,以數百本并祕閣 官吏姓名,付內侍裴愈,令於江東名山福地、道宮、佛 廟各藏三五本。或「高逸不仕、純樸有行、好古博雅、為 州里所稱者,分以賜之。」

至道三年六月乙未,真宗詔以先帝御書墨跡賜天 下名山勝境。

《長編》太清樓藏太宗御製及墨跡石本,九百三十四 卷軸。

《宋史陳堯叟傳》:「堯叟解褐光祿寺丞。大中祥符初,東 封,以堯叟善草隸,詔寫途中御製歌詩刻石。」

《宋湜傳》:「湜好學,美文詞,筆法遒媚,書帖之出,人多傳 傚。」

《玉海》:祥符五年十一月丙辰,內出《新編太宗皇帝御 集》及御書法帖凡十五部,總三百三十六卷,示輔臣。 上曰:「太宗學由天縱,屬思援翰,必極精妙。」王旦曰:「以 文章化人成俗,由太宗始也。三代以來,筆札無體,鍾、 王之法幾絕。太宗留意翰墨,斷行片簡,傳之於外,則 爭求之。自是學者書體丕變,聖教之至也。」上曰:「太宗 所用筆,亦與人間不同。」顧向敏中、丁謂曰:「卿等未嘗 見。」咸再拜陳乞。翌日,命賜之,人一雙。

《大名府志》:「真宗幸大名,題詩宮壁數十篇,字可大如 斗,遒健有法。」

《澠水燕談錄》:「仁宗天縱多能,尤精書學,凡宮殿門觀, 多帝飛白題榜,勳賢神道,率賜篆螭首。王曾之碑曰 『旌賢』,寇準曰『旌忠』,李迪曰『遺直』,晏殊曰『舊學』,丁度曰 『崇儒』,王旦曰『全德元老』,文彥博父均曰『教忠積慶』,李 用和曰『親賢』,范仲淹曰『褒賢』,曹利用曰『旌功』,呂夷簡 曰『懷忠』,張士遜曰『舊德』,狄青曰『旌忠元勳』,其餘不可」 悉記。或云初王子融守河中,模唐明皇題裴耀卿碑 額獻之仁宗,乃賜《文正碑》曰《旌賢大臣。碑額》賜篆,蓋 始於此。

《玉海》:「天聖五年十一月,上親篆《慈孝寺碑》,夏竦撰文, 宋綬書。」

《竹坡詩話》:晁以道家有宋子京《書杜少陵詩》一卷。 《澠水燕談錄》:「慶曆中,滕子京謫守巴陵,治最為天下 第一,致成增城岳陽,屬范文正公為記,蘇子美書石, 邵餗篆額,亦皆一時精筆,世謂之四絕云。」

慶曆中,洪州江岸崩,得謝朓譔并書「《宋海陵王墓銘》 石。」朓文固奇,而書亦有法,類鍾繇書。石入沈括家十 餘年,後為夏元昭匿之,不知所在。

《夢溪筆談》:「慶曆中,在金陵,有農人以方石鎮肉,視之 若有鐫刻,取石洗濯,乃《海陵墓誌》,謝朓撰并書,字畫 如鍾繇。」

唐韓偓有手寫詩百餘篇,在其四世孫奕處,字淳勁 可愛。慶曆中,奕詣闕獻之,又見偓《送𧦬光上人》詩,亦 墨蹟也,與此無異。

《集古錄》:周穆王刻石曰:「吉日癸巳,在今贊皇壇山上。」 字畫奇古。慶曆中,宋尚書祁在鎮陽,遣人於壇山模 此字,而趙州守將,武臣也,遽命工鑿山,取其字,龕於 州廨之壁。聞者為之嗟惜。

《書史會要》:「釋希白字寶月,號慧照大師,長沙人。慶曆 中,嘗以《淳化閣帖》模刻於潭之郡齋。」

《王氏談錄》:「公素不習隸書,初但微作八分,皇祐中受 詔書《獻穆公主碑》,李氏求以古隸寫之,於是始作隸 書。」

公所書石隸字:則「《獻穆大長公主碑》《曹襄悼碑》《范文 正碑》《晏元獻碑》《伊先生隔山菴記》、正字,則《張少監墓 誌》」、「《濠州四望亭詩》《莊生臺詩》《宋宣獻詩》書額、濠州四 望亭」、「南京御史臺、讀易堂、襄州峴山亭、臨芳亭、華嚴 寺、羊太傅廟、西京教忠積慶寺、東都李氏閒燕堂、來 驚堂、連亭、箖箊亭、劉氏蕓華堂。」

《冷齋夜話》:范文正公鎮鄱陽,有書生獻詩甚工,文正 禮之。書生自言:天下之至寒餓者,無在某右。時盛行 歐陽率更書《薦福寺碑》,墨本直千錢。文正為具紙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