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4 (1700-1725).djvu/7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後主青石硯》

李後主得青石硯,墨池中有黃石如彈丸,水常滿,終 日用之不耗,每以自隨。後歸朝,陶穀見而異之。硯大 不可持,乃取石彈丸去。後主拽其手,振臂就取。後主 請以寶玩為謝,陶不許。後主曰:「唯此硯能生水,他硯 皆不可用。」陶試數十硯,水皆不生。後主索之良苦,陶 不能奈,曰:「要,當碎之。」石破,中有小魚跳地上即死。自 是硯無復潤澤。

《真材本性》

「硯當用石,鏡當用銅」,此真材本性也。以瓦為硯,如以 鐵為鏡耳。

《謝銅硯筆格啟》

庾肩吾《謝銅硯筆格啟》云:「煙磨青石,已踐孔子之壇; 管插銅龍,還笑王生之璧。」

《石硯賦》

黎逢《石硯賦》云:「琢而磨之,其滑如砥。欲研精而染翰, 在虛中而貯水。水隨暈而還周,黑浮光而黛起。明而 未融,是以為用。久而不渝,故以為美。成器尚古,徵闕 里於素王;匠法增華,參會稽之內史。」又云:「一拳之石 取其堅,一勺之水取其淨。」又云:「對此大匠,廁諸鴻筆。 見珍於殺青之晨,為用於草元之日。」

《硯詩》

僧貫休《硯詩》云:「低心蒙潤久,入匣更身安。」

《葉樾端溪硯譜》

《論硯》

謹按:端州治高要縣,自唐為高要郡。本朝政和初,以 太上皇潛藩,賜號「肇慶府。」府東三十三里有山曰「斧 柯」,在大江之南,蓋靈羊峽之對山也。斧柯山峻峙壁 立,下際潮水,自江之湄,登山行三四里,即為硯岩也。 先至者曰下岩,下岩之中,有泉出焉,雖大旱未嘗涸。 下岩之上曰中岩,中岩之上曰上岩。自上岩轉山之 背,曰龍岩。龍岩蓋唐取硯之所。後下岩得石勝龍岩, 龍岩不復取。自山之下,分路稍東至半邊山諸岩,西 南沿溪而上,曰蚌坑龍岩,斧柯山腳谷中石也。大抵 石以下岩為上,中岩龍岩、半邊山諸岩次之,上岩又 次之,蚌坑最下,此岩石之品也。下岩石乾則灰蒼色, 潤則青紫色,岩有兩口,其中則通為一穴,大者取硯 所自入也,小者泉水所自出也,故號曰「水口」,即陳公 密所開也。岩之北壁石背有泉水所浸,瀰漫湧溢,下 流為溪。岩之中歲久崩摧,石屑翳塞積水,屈曲淺深, 人所莫測,以是石工不復能採矣。今世所有下岩硯, 唐五季國初時物也。今欲得下岩北壁石者,往往於 泉水石屑中得之,若南壁石上或可採,然自崇、觀以 後,亦罕得矣。北壁石蓋泉生其中,非石生泉中也,則 潤可知矣。岩之上雖秋冬乾旱,亦未嘗涸,有泉珠散 落,如飛雨不絕。北壁石眼正圓,有青綠碧紫、白黑暈 十數重,中復有瞳子。南壁石即泉水半浸者,稍不及。 北壁眼之暈色皆少淡。上岩下岩皆有山半上岩之 穴,陟而取石;中岩之穴,或陟或降,下岩之穴,降而取 石。上岩有三穴,上穴曰「土地岩,以土地祠居其上名 焉;中岩曰梅樹岩下穴」,今石工以為中岩者是也。下 穴兩口,其間通為一穴,皆中岩也。土地岩亦有兩穴, 其中亦相通。土地岩石色帶黃赤,眼亦如之。梅樹岩 石微黃赤,稍輕而帶灰蒼色,眼黃。緣中岩兩壁石,與 梅樹岩同而少勝焉。北壁石則與下岩南壁石相類, 而少劣焉。

大抵石性貴潤,色貴青紫,乾則灰蒼,色潤則青紫色。 眼貴翠綠,正圓有瞳子。

「《石有眼》,則易分」 品第。

若性枯燥,色黃褐。

乾則灰蒼色,潤則青紫色。

眼赤黃皆下品也。

眼赤黃輕,青綠重,即漸為上品矣。

《龍岩石》色深紫,眼少。

有即類中岩「半邊山」 者。

《半邊山》諸品石,色少灰青,與下岩南壁石、中岩北壁 石相類,但眼不若下岩,則眼暈少爾。中岩者層暈多。

青綠赤黃紫色,皆淺淡不同。

然半邊山,岩極多眼。

《半邊山岩》,近南者眼大暈差少,綠近北者眼少暈愈少,所謂「菉荳眼。」

蚌坑石性堅,顏色深紫,有眼即黃,微帶青色,不正, 無瞳子,雖潤亦不發墨。

眼偏斜不正,無暈道有翳。

「黃坑石」即與上岩石相類,「新坑石」與《半邊山》石之劣 者相類,但半段碎小耳。

小湘峽在州之西四十里。其石類岩石,而性軟燥,色 深紫,如蚌坑及後歷石眼,亦類蚌坑石,大抵潤及坑 石,而發墨勝之。

後歷山,在州北十里,石性軟燥,色深紫,帶黃赤,間亦 有眼,極類蚌坑,堅潤不及發墨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