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6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七卷目錄

 學校部彙考一

  上古五帝一則

  有虞氏帝舜一則

  夏后氏總一則

  商總一則

  周總一則

  漢武帝元朔一則 成帝陽朔一則 平帝元始二則

選舉典第七卷

學校部彙考一

《上古》

五帝始立成均之學

按《史記五帝本紀》。不載。 按《周禮》春官大司樂。董 仲舒云:「《成均》五帝之學。」堯以上當代學亦各有名, 無文可知。但五帝總名「成均」,當代則各有別稱。謂若 三代天子學總曰「辟廱」,當代各有異名也。

《有虞氏》

有虞氏始設上庠為大學下庠為小學

按《禮記王制》:有虞氏「養國老於上庠,養庶老於下庠。」

行養老之禮必于學,以其為講明孝弟禮義之所也。國老,有爵有德之老;庶老,庶人及死事者之父祖也。國老尊,故于《大學》;庶老卑,故于小學。上庠大學在西郊,下庠小學在國中王宮之東。大全方氏曰:「王者之養老,所以教天下之孝也。孝者所以盡子道,而父子者人倫之始也,學所以明人倫而已,教之以養老,不亦宜乎?」虞曰:「庠庠者,養也,養以生物為事,天道也。」

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

陳注此言魯立四代之學。魯所藏粢,盛米之廩,即有虞氏之庠,謂藏此米於學宮也,亦教孝之義。大全方氏曰:「《米廩》者,藏養人之物而庠,以善養人,期於充實也。」

夏后氏設東序為大學西序為小學

按《禮記王制》:「夏后氏養國老於東序,養庶老於西序。」

陳注「東序大學」,在國中王宮之東。西序小學,在西郊。大全方氏曰:「《夏》曰序。」序者,射也。射以正己為事,人道也。

《明堂位序》,夏后氏之序也。

陳注《序》者,射也。射以觀德,有先後之次焉。

按《孟子》:「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 序,周曰庠。」按延平周氏曰孟子曰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今於夏則謂之東序於周則謂之東

膠,何也?蓋以其教人於此皆得謂之校,習射於此皆得謂之序,養士於此皆得謂之庠;紏不率者於此皆得謂之「膠。」 孟子之言,特其應時改造之名耳。據此說,則《王制》與《孟子》不符之處,可不必論辯矣。夫周衰禮廢,不待秦火而載籍云亡,故孟子對滕文公之言曰:「此其大略也。」 一時對君舉其大凡《王制》一書,備載三代之制,故今從其所載,而附《孟子》之言,以辨其互異云。

殷人設右學為大學,左學為小學,而作樂於瞽宗。 按《禮記王制》:「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考禮正刑 一德,以尊於天子。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 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

學,所以學士之宮。《尚書傳》曰:「百里之國,二十里之郊。七十里之國,九里之郊。五十里之國,三里之郊。」此小學大學,殷之制。辟,明也;廱,和也,所以明和天下。頖之言班也,所以班政教也。此一節論天子命諸侯立學及學明之事。此是殷制,故鄭氏引《書傳》明之。若周制,則《司馬法》云:「天子畿內千里,百里為郊。」《聘禮》註云:「遠郊,上公五十里,侯伯三十里,子男十里,近郊各半之。」知者,以《書序》「君陳分正東郊」,註云:「東郊,周之近郊,蓋五十里,今河南洛陽,相去則然。」以天子近郊半遠郊,則知諸侯亦然。鄭知小「學、大學殷之制」者,以下文云「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則左學小,右學大。此經云「小學在公宮南之左」,故知殷制也。周則大學在國,小學在西郊,下文具也。集說長樂陳氏曰:「『夫諸侯之學,小學在內,大學在外。故《王制》言:『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以其選士由內以升於外,然後達於京故也。天子之學,小學居外,大學居內,故《文王世子》言『凡語於郊,遠之於成均,取爵於上尊』。以其選士由外以升於內,然後達於朝』故也。」 山陰陸氏曰:「據此,天子大學蓋在郊矣。先儒謂周置」師保之官,居虎門之側,則學非一處也。以予考之,虎門之側,正在王宮南之左,其小學與《盛德篇》曰:「明堂者,所以明諸侯之尊卑也。外水曰辟廱。」然則明堂在國之南,大學又在明堂外,與靈臺同處,蓋相望也。又《新書》曰:「五帝大學謂之成均,三王大學謂之辟廱。」《經》:「天子曰辟廱」,董仲舒曰「成均,五帝之學是也。然五帝三代又各以所尚為大學之別名。虞氏尚孝,故云米廩。夏后氏尚功,故謂之《序》。殷人尚聲,故謂之《瞽宗》。至周人則其文備矣,故兼四代之學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