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選舉典

 第四十七卷目錄

 薦舉部彙考二

  宋文帝元嘉一則 孝武帝大明一則 前廢帝景和一則 明帝泰始二則 泰豫一則

  南齊武帝永明二則 明帝建武一則

  梁武帝天監二則 普通一則 太清一則

  陳文帝天嘉一則 後主太建一則

  北魏太宗永興一則 世祖延和一則 高祖延興二則 太和四則 肅宗孝昌一則

   敬宗建義一則 孝靜帝天平一則

  北齊孝昭帝皇建一則 後主天統一則

  北周孝閔帝一則 武帝建德二則 宣政一則 靜帝大定一則

  隋文帝開皇三則 仁壽一則 煬帝大業三則

  唐太守貞觀四則 高宗顯慶二則 龍朔二則 乾封一則 咸亨一則 儀鳳二則

  調露一則 中宗嗣聖三則 神龍三則 睿宗景雲一則 太極一則 元宗先天二則

  開元十二則 天寶二則 肅宗至德二則 乾元一則 上元一則 代宗永泰一則 大

  曆三則 德宗貞元四則 憲宗元和三則 穆宗長慶一則 文宗太和一則 開成一則

   懿宗咸通一則

  後梁太祖開平二則

  後晉高祖天福一則

  遼太宗會同一則 聖宗統和二則 太平一則 興宗重熙二則

選舉典第四十七卷

薦舉部彙考二

文帝元嘉十二年詔內外薦舉賢才

按《宋書文帝本紀》,「元嘉十二年夏四月丙辰,詔曰:周 宗以寧,實由多士;漢室之隆,亦資得人。朕寤寐樂賢, 為日已久。而俊哲難階,明揚莫效,用令遺才在野,管 庫虛朝。永懷前載,慚德深矣。夫舉爾所知,宣尼之篤 訓;貢士任官,先代之成准。便可宣敕內外,各有薦舉, 當依方銓引,以觀厥用。」 按《江夏王義恭傳》:「時詔內 外」百官舉才義,恭上表曰:「臣聞雲和備樂,則繁會克 諧;驊騮驂服,則致遠斯效。陛下順簡夤化,文明在躬, 玉衡既正,泰階載一。而猶發慮英髦,垂情仄陋,幽谷 空同,顯著揚歷。是以潛虯聳鱗,佇利見之期;翔鳳弭 翼,應來儀之感。竊見南陽宗炳,操履閑遠,思業真純, 砥節丘園,息賓盛世。貧約而苦,內無改情,軒冕屢招」, 確爾不拔。若以蒲帛之聘,感以大倫之美,庶投竿釋 褐,翻然來儀。必能毗燮九官,宣贊百揆。尚書金部郎 臣徐森之、臣府中直兵參軍事臣王天寶,並局力允 濟,忠諒款誠。往年逆臣叛逸,華陽失守,森之全境寧 民,績章危棘。前者經略伊瀍,元戎喪旅,天寶北勤河 朔,東據營丘,勳勇既昭,「心事兼竭,雖蒙褒敘,未盡才 宜,並可授以邊藩,展其志力。」交阯遼邈,累喪藩將,政 刑每闕,撫蒞維艱。南中敻遠,風遙迥隔,蠻獠狡竊,邊 氓塗炭,實須練實,以綏其難。謂森之可交州刺史,天 寶可寧州刺史,庶足威懷荒表,肅清遐服。昔魏戊之 賢,功存薦士;趙武之明,事彰管庫。臣識愧前良,理謝 先哲,率「舉所知,仰酬採訪。退懼瞽言,無足甄獎。」

孝武帝大明六年詔四方奏茂異之士

按《宋書孝武帝本紀》,「大明六年春正月辛卯,下四方 旌賞茂異。其有懷真抱素,志行清白,恬退自守,不交 當世。或識通古今,才經軍國,奉公廉直,高譽在民,具 以名奏。」

前廢帝景和元年詔令隨才旌舉

按《宋書前廢帝本紀》,「景和元年八月乙亥,詔曰:『昔凝 神佇逸,磻溪讚道,湛慮思才,傅巖毗化。朕位御三極, 風澄萬㝢,資鈇電斷,正卯斯戮。思所以仰宣遺烈,俯 弘景祚。每結夢庖鼎,瞻言板築,有劬日昃,無忘昧旦。 可甄訪郡國,招聘閭部。其有孝性忠節,幽居遯棲,信 誠義行,廉正表俗,文敏博識,幹事治民,務加旌舉,隨 才引擢。庶官克順,彝倫咸敘。主者精加詳括,稱朕意 焉』。」

明帝泰始二年詔四方舉隱逸

按《宋書明帝本紀》,「泰始二年十一月壬辰,詔曰:『矢機 詢政,立教之攸本;舉賢聘逸,弘化之所基。故負鼎進 策,殷代以康;釋釣作輔,周祚斯乂。朕甫承大業,訓道 未敷,雖側席忠規,佇夢巖築,而良圖莫薦,奇士弗聞, 永鍳通古,無忘宵寐。今藩隅克晏,敷化維始,屢懷存 治,實望箴闕。王公卿尹,群僚庶官,其有嘉謀直獻,匡』」 俗濟時,咸切事陳奏,無或依隱。若乃林澤貞栖,丘園 耿潔,博洽古今,敦崇孝讓,四方在任,可明書搜揚,具 即以聞。

泰始五年,詔「在所招括隱逸。」

按《宋書明帝本紀》,「五年九月己未詔曰:『夫箕、潁之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