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9 (1700-1725).djvu/5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參官上後三日舉 一人自代」者。前件官學識該達,器量弘深,朝推直道, 代仰清節,顯映班序,十五年餘,夷險一致,風猷益 屈居少列,未副群情。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舉, 顗宜當之。乞迴臣所授,庶弭官謗。謹錄奏聞。謹奏。

《舉張惟素自代狀》
前人

中散大夫守左散騎常侍上柱國賜紫金魚袋張惟素。

右。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參官上後三日舉 一人自代」者。前件官文學治行,眾所推與,累歷中外, 資序已深,和而不同,靜而有守,敦厚退讓,可以訓人。 臣所不如,輒舉自代。謹錄奏聞。

《舉韓泰自代狀》
前人

「使持節、漳州諸軍事、守漳州刺史」 韓泰

右。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參官及刺史授上 訖,三日內舉一人自代者。」前件官詞學優長,才器端 實,早登科第,亦更臺省。往因過犯貶黜,至今十五餘 年。自領漳州,悉心為治,官吏懲懼,不敢為非,百姓安 寧,並得其所。臣在潮州之日,與其州界相接,臣之政 事,遠所不如。乞以代臣,庶為允當。謹錄奏聞。

《舉張正甫自代狀》
前人

「通議大夫、守右散騎常侍、上柱國、南陽縣開國子、食邑五百戶、賜紫金魚」 袋張《正甫》。

右,臣蒙恩除尚書兵部侍郎。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 日制,常參官上後三日舉一人自代者。前件官稟正 直之性,懷剛毅之姿,嫉惡如仇讎,見善若饑渴,備更 內外,灼有名聲。年齒雖高,氣力逾勵,甘貧苦節,不愧 神明。可謂古之老成,朝之碩德。久處散地,實非所宜。 乞以代臣,以副公望。

《舉馬總自代狀》
前人

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尚書右僕射、兼戶部尚書馬總

右。伏準建中元年正月五日制:「常參官上後三日舉 一人自代」者。伏以近者京尹用人稍輕,所以市井之 間,盜賊未斷;郊野之外,疲瘵尚多。前件官文武兼資, 寬猛得所,累更方鎮,皆有功能。若以代臣,實為至當。 謹錄奏聞。謹奏。

《上兵部李侍郎書》
前人

十二月九日,將仕郎守江陵府法曹參軍韓愈,謹上 書侍郎閣下:「愈少鄙鈍,於時事都不通曉,家貧不足 以自活,應舉覓官,凡二十年矣。薄命不幸,動遭讒謗, 進寸退尺,卒無所成。性本好文學,因困厄悲愁,無所 告語,遂得究窮於經傳、《史記》、百家之說,沉潛乎訓義, 反覆乎句讀,礱磨乎事業,而奮發乎文章。凡自唐虞」 以來,編簡所存,大之為河海,高之為山嶽,明之為日 月,幽之為鬼神,纖之為珠璣華實,變之為雷霆風雨, 奇辭奧旨,靡不通達。惟是鄙鈍,不通曉於時事,學成 而道益窮,年老而智益困,私自憐悼,悔其初心,髮禿 齒豁,不見知己。夫《牛角》之歌,辭鄙而義拙,《堂下》之言, 不書於傳記。齊桓舉以相國,叔向㩦手以上,然則非 言之難為,聽而識之者難遇也。伏以閣下內仁而外 義,行高而德鉅,尚賢而與能,哀窮而悼屈,自江而西, 既化而行矣。今者入守內職,為朝廷大臣,當天子新 即位,汲汲於理化之日,出言舉事,宜必施設,既有聽 之之明,又有振之之力,《甯戚》之歌,《鬷明》之言,不發於 左右,則後而失其時「矣。謹獻舊文一卷,扶樹教道,有 所明白。《南行詩》一卷,舒憂娛悲,雜以瑰怪之言,時俗 之好,所以諷於口而聽於耳也。如賜覽觀,亦有可采。 干黷尊嚴,伏增惶恐。」愈再拜。

《為人求薦書》
前人

某聞「木在山,馬在肆,過之而不顧者,雖日累千萬人, 未為不材與下乘也。」及至匠石過之而不睨,伯樂遇 之而不顧,然後知其非棟梁之材,超逸之足也。以某 在公之宇下非一日,而又辱居姻婭之後,是生於匠 石之園,長於伯樂之廄者也。於是而不得知,假有見 知者千萬人,亦何足云爾。今幸賴天子每歲詔公卿 「大夫貢士,若某等比咸得以薦聞,是以冒進其說,以 累於執事,亦不自量已。然執事其知某如何哉?」昔人 有鬻馬不售於市者,知伯樂之善相也,從而求之,伯 樂一顧,價增三倍。某與其事頗相類,是故終始言之 耳。某再拜。

《與祠部陸員外書》
前人

執事好賢樂善,孜孜以薦進良士,明白是非為己任, 方今天下一人而已。愈之獲幸於左右,其足跡接於 門牆之間,升乎堂而望乎室者,亦將一年於今矣。念 慮所及,輒欲不自疑,外竭其愚而道其志,況在執事 之所孜孜為己任者,得不少助而張之乎?誠不自識 其言之可采與否,其事則小人之事君子盡心之道 也。天下之事,不可遽數,又執事之志或有待而為,未 敢一二言也。今但言其最近而切者爾。執事之與司 貢士者,相知誠深矣。彼之所望於執事,執事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