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3 (1700-1725).djvu/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九疇皆為名臣,特命大學士楊士奇撰《進士題名碑 記》。

宣宗宣德二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宣德二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馬 愉、杜寧、謝璉進士及第,江玉琳等三十五名進士出 身,蕭暄等六十二名同進士出身。上既發策,退御左 順門,謂翰林儒臣曰:「國家取士,科目為先,所貴得真 才以資任用。古人取士於鄉,其行藝素有定論。至朝 廷復辨其官才所以得人為盛,後世惟考其文學,欲 得真才難矣。然文章議論,本乎學識,有實學者,其言 多剴切,無實見者,其言多浮靡。唐虞取士,亦嘗敷奏 以言。況士習視朝廷所尚,朝廷尚典實,則士習日趨 於厚,朝廷尚浮華,則士習日趨於薄,此在朝廷激勵 成就之有道也。爾等其精擇之,朕將親覽焉。」自開科 以來,取進士十五科,皆南北士合試,未有北士居首 者。有之,自《丁未》始。

宣德五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宣德五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林 震、龔錡、林文進士及第,楊寧等三十五名進士出身, 陳浩等六十二名同進士出身。上臨軒發策畢,退御 武英殿,謂翰林儒臣曰:「朕於取士不尚虛文,欲得忠 鯁之士為用,其間有若劉蕡、蘇轍輩,能直言抗論,庶 幾所望,朕當顯庸之。」於是賦《策士歌》以示諸讀卷官。 是科廷試以三月之望,至今不改。賜進士林震等宴 於行在中軍都督府。

按《春明夢餘錄》:「宣德五年,廷策諸士,上臨軒發策畢, 退御武英殿,賦《策士歌》以示諸讀卷官。殿前策士,最 稱重典。會試後,於三月十五日上陞殿,百官公服行 一拜三叩頭禮,各領題在殿前對策,至晡而出其題, 內閣擬呈。先一日,召中書官於六科廊繕寫,內璫監 之。是夜司禮監鐫刻,三鼓始竣,仍鐍中書於內,至御」 殿、始放出。

宣德八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宣德八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曹 鼐、趙恢、鍾復進士及第,梁宏等三十五名進士出身, 梁亨等六十一名同進士出身。鼐,晉寧人,初舉鄉試 中乙榜,授代州學正,辭年少不堪為人師,願改別職, 得泰和典史。劇邑政繁,處之裕如,公暇益進學不倦。 久之,以督部工匠至京,疏乞試中會試第二。廷試策 問《羲》《禹》《河》《洛》象數,鼐對稱旨,上親擢第一,授翰林院 修撰。為人明敏疏通,楊士奇愛重之,薦入經筵。不數 年,入閣預政。是科得李賢為名臣,賜宴進士曹鼐等 於禮部,以後循以為例。

英宗正統元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正統元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周 旋、陳文、劉定之進士及第,王鑑等三十五名進士出 身,龍文等六十二名同進士出身。命禮部翰林院選 庶吉士王鑑等十四人進學於翰林。」

正統四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正統四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施 槃、楊鼎、倪謙進士及第,張和等三十五名進士出身, 莫震等六十一名同進士出身。」

正統七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正統七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劉 儼、呂原、黃諫進士及第,陳宜等五十名進士出身,邵 貴等九十六名同進士出身。」

正統十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正統十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商 輅、周洪謨、劉俊進士及第,曾蒙簡等五十名進士出 身,陶銓等九十七名同進士出身。是科商輅、葉盛俱 為名臣,輅鄉、會、廷對皆第一。」

正統十三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正統十三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 彭時、陳鑑、岳正進士及第,萬安等五十名進士出身, 高崇等九十七名賜同進士出身。是科得王恕、陳俊、 彭時、岳正,皆為名臣。彭時上表謝恩之夕,坐以待旦, 隱几不寤,竟失朝。糾儀御史奏,令錦衣衛拿。禮部尚 書胡濙出班奏:「狀元彭時合著錦衣衛尋。」上是之。

代宗景泰二年廷試進士

按《大政紀》:景泰二年三月,廷策會試中式舉人,賜柯 潛、劉昇、王㒜進士及第,吳匯等七十五名進士出身, 曹衡等一百二十二名同進士出身。正午,忽大風驟 起,黃塵漲天,侍講徐珵等曰:「今日譬之人家納婦贅 婿,而變異若此,進士中他日有小人僨事者乎?」良久, 一貢士紙卷為風雨颺,半空呼之,至乃濬縣王越也, 云文已成,尚有稿底在,都給事葉盛謂御史陳叔紹 當入奏,庶不誤此生三年。叔紹遂執筆至奏尾,思而 未得。盛曰:「以全盛典。」既而得旨,禮部再給紙卷。後越 附太監汪直襲破威寧,封威寧伯。是科得馬文升、余 子俊、秦紘、楊守陳、林鶚、高明、鍾同,皆為名臣。

景泰五年廷試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