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4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中為之語曰:「江左二寶,胡伸汪藻。」伸字彥時,亦新安 人,終符寶郎。

《玉照新志》:「江緯字彥文,三衢人。元符中為太學生。徽 宗登極,應詔上書,陳大中至正之道,言頗剴切。上大 喜,召對稱旨,賜進士及第。」

《捫蝨新話》:崇觀三舍,一用王氏之學。及其弊也,文字 語言,習尚浮虛,千人一律。嘗見人說當時京師優人 有致語云:「伏惟體天法道皇帝趨時立本,相公惟其 所以秀才和同天人之際而使之無間者,禁人也。」於 時觀者莫不絕倒。蓋數語皆當時之弊也。

《容齋三筆》:「建昌縣士人李元亮,山房公擇,尚書族子 也。抱才尚氣,不以辭色假人。崇寧中,在太學。蔡薿為 學錄,元亮惡其人,不以所事前廊之禮事之。蔡擢第, 魁多士。元亮失意歸鄉。大觀二年冬,復詣學,道過和 州,蔡解褐即超用,纔二年,至給事中,出補外,正臨此 邦。元亮不肯入謁。蔡自到官,即戒津吏門卒,凡士大」 夫往來,無問官高卑必飛報,雖布衣亦然。既知其來, 便命駕先造所館。元亮驚喜出迎,謝曰:「所以來,顓為 門下之故。方修贄見之禮,須明旦扣典客,不意給事 先生卑躬下賤如此,前贄不可復用,當別撰一通,然 後敬謁。」蔡退,元亮旋營,一啟旦而往焉。其《警策》曰:「定 館而見長者,古所不然。輕身以先匹」夫,今無此事。蔡 摘讀嗟激,留宴連夕,贈以五十萬錢,且致書延譽於 諸公間,遂登三年貢士科。元亮亦工詩,如「人閒知晝 永,花落見春深」,「朝雨未休還暮雨,臘寒纔過又春寒」, 皆佳句也。

《閒燕常談》:李端行字聖達,毗陵人。崇寧間太學屢中 魁選,聲名籍甚。大觀丁亥歲,與諸路貢士群試,李士 英作魁,聖達第二,意不中之,嘗曰:「天下清氣,無南北 之異,但吳中清氣,十分鍾於人。河朔清氣,為鵝梨占 了八分。」以士英河內人故也。士英銜之。其後士英拜 相,聖達方為太傅,坐小累罷,坎壈失志而死。

《春渚紀聞》:建安徐國華,宣和間將入太學,夢高樓中 懸大金鐘,有金甲人立鐘旁視國華擊鐘而言曰:「二 十七甲復一擊,云係第七科。」國華悟而心私喜之,曰: 「吾此行取一科第必矣。官不遇郎列,亦何所憾也。」因 記於書帙之末,獨不曉其二十七甲與係第七科之 語。既而丙午年金寇犯闕,太學生病腳氣而死者大 半,徐以病終,鄉人董縱舉為棺殮,葬於東城墓園,至 則垣中已無葬穴,後至者俱葬垣外。董因記其葬所, 冀後日舉歸里中,數其行列,則第二十七行中第七 穴也。歸唁其父,且出手書神告,與葬所略無少差。 《名臣言行錄外集》:劉泉踰冠入太學,時蔡京用事,方 禁士毋得挾元祐書,制師生連坐法,犯者罪至流徙, 名為「一道德者,而實以鉗天下之口。」君心獨知其非 是,陰訪伊洛程氏之傳,得其書而藏去。深夜,同舍生 皆熟寐,乃始探篋下帷,然膏潛抄而嘿誦之。聞譙公 天授嘗從程夫子遊,兼邃《易》學,適以事至京師,即往 叩之,盡得其學之本末。既而遂厭科舉之業,一日,棄 錄牒,揖諸生歸。

《宋史劉玨傳》:「玨字希范,湖州長興人。登崇寧五年進 士第。初游太學,以書遺中書舍人鄒浩曰:『公始為博 士,論取士之失,免所居宮在諫省,斥宮掖之非,遠遷 嶺表,豈逆計禍福,邀後日報哉?固欲蹈古人行也。今 庶政豈盡修明,百官豈盡忠實?從臣繼去,豈盡非才? 言官屢逐,豈盡有罪?信任踰曩昔,而拱默不言,天下』」 之士竊有疑焉。願有以慰塞群望。浩得書愧謝之。 《徽宗本紀》:宣和元年十一月,朱勔以花石綱媚上,東 南騷動,太學生鄧肅進詩諷諫,詔放歸田里。

《鄧肅傳》:「肅字志宏,南劍沙縣人。少警敏能文,美風儀, 善談論。李綱見而奇之,相唱和,為忘年交。入太學,所 與游皆天下名士。時東南貢花石綱,肅作詩十一章, 言守令搜求擾民,用事者見之,屏出學」

《張汝明傳》:「汝明字舜文,世為廬陵人,徙居真州。少嗜 學,刻意屬文,下筆輒千百言。入太學有聲一時。國子 監司業黃隱將以子妻之,汝明約無飾華侈,協力承 親歡,然後受室。」

《上官均傳》:徽宗立,入為祕書少監,遷給事中。太學生 張寅亮應詔論事,得罪屏斥,均言寅亮雖不識忌諱, 然志非懷邪,陛下既招其來,又罪其言,恐沮多士之 氣。寅亮得免。

《孫鼛傳》:「鼛字叔靜,錢塘人。父言直,徙揚之江都。鼛年 十五遊太學,蘇洵、滕甫稱之。」

《綦崇禮傳》:崇禮幼穎邁,十歲能作邑人墓銘,父見大 驚曰:「吾家積善之報,其在茲乎?」初入太學,諸生溺於 王氏新說,少能詞藝者。徽宗幸太學,崇禮出二表,祭 酒與同列大稱其工。登重和元年上舍第。

《高登傳》:「登字彥先,漳浦人。少孤,力學,持身以法度。宣 和間為太學生。金人犯京師,登與陳東上書乞斬六 賊,廷臣復建和議,奪种師道、李綱兵柄。登與東再抱 書詣闕,軍民不期而會者數萬。王時雍縱兵欲盡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