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右參議及郎中以下等官,其陞轉、補授,與滿洲同。《漢缺選法》,凡鴻臚寺序班,順治元年定於生員內選擇,呈送禮部考試,儀度聲音,先給序班冠帶,發該寺教習,禮部時加考驗,嫺習之日,擬正陪,移送吏部具題實授。凡分月選官,順治初推陞。大選行於雙月,急選行於單月。凡歲貢,順治元年定由禮部會同吏部、翰林院公閱
廷試卷定,序從優選授,上卷授知州推官,上次授知
縣,中卷授通判,中次授教職。嗣後不分等第,俱以訓導用。凡給事中、監察御史考選,順治元年,定以大理寺評事、太常寺博士,中書科、中書、行人司行人歷俸二年者,及在外俸深有薦,推官、知縣考取。若遇缺急補,間用部屬改授。凡衍聖公官屬,順治元年覆准,尼山書院學錄,由衍聖公咨送弟姪題補曲阜縣知縣。四氏學學錄、洙泗書院學錄,由孔氏生員題補。四氏學教授,至聖廟司樂,由各省生員題補。管勾、典籍、掌書、書寫、知印、奏差、由保舉堪用人員題補。俱照《衍聖公》咨送具題。凡攻城議敘。
國初,酌量授官。順治元年題准:頭等城池第一登
城者授一等參領;第二登城者授二等參領;第三登城者授三等參領;第四登城者授為佐領,又加半個佐領;第五登城者授為佐領;第六登城者授半個佐領;其都統及領梯攻戰官員俱授為佐領,指路及射箭官員授半個佐領。二等城池,第一登城者授三等參領;第二登城者授為佐領,又加半個佐領;第三登城者授為佐領,第四登城者授半個佐領,其領梯攻戰官員與第三登城者同,指路官員與第四登城者同。三等城池,第一登城者授為佐領,又加半個佐領。第二登城者授為佐領,第三登城者授半個佐領,其領梯攻戰官員,與第三登城者同。指路官員克兩城者授半個佐領,克一城者註冊。「四等」 《城池》,第一登城者授為佐領,第二登城者授半個佐領。其領梯攻戰官員,與第二登城者同。指路官員,克兩城者授半個佐領,克一城者註冊。《五等城池》,第一領梯登城者授半個佐領,率領攻戰官員,克兩城者亦授半個佐領,克一城者註冊。凡砲塌城池,順治元年題准,第一超越之人,授半個佐領。十三年,改授拖沙喇哈番。凡登城死者,順治元年題准「不論城池大小,授為佐領。」 凡漢軍用紅衣砲克取城池者,順治元年題准都統、副都統、參領、佐領,克三城以上者,陞其官;克二城以下者註冊。委署參領克五城以上者,陞其官;克四城以下者註冊。凡駐防官員陞補,順治初題准駐防官員遇應陞補時、令該將軍給咨進京防禦。以上兵部引
「見題補驍騎校等、兵部驗看補授。」 其寧古塔新滿
洲編設佐領,補授時亦令調取引
見驍騎校、止照咨送補授。不必來京驗看。又題
准駐防員缺,該將軍將彼處官員坐名咨送兵部,即交該旗核擬。若該旗將坐名之員不准另擬咨部,兵部仍以坐名之員一併引
見具題。凡出征所得世職,順治初定,本身出征。
「所得世職,不緣他事黜革。」 凡提督總兵官員缺,順治初定,總兵官缺出,將俸深有功薦副將,八旗副都統、參領并六部郎中,內兵部會同九卿、科道等官,擬正陪題補。凡功加選授,順治初,題准,經制千、把總及無職任效用官員內有因功加至府銜并副將署副將者,以遊擊缺用,加至參將署參將、遊擊署遊擊者,以都司僉書缺用,加至都司僉書、署都司僉書。守備署守備者,以守備缺用。加守備以上各官,如係未補千、把總者,咨部照功加官例用。凡咨部千、總,順治初題准:外委千、把總以受劄之日算俸,年滿咨部選用。其咨部時,務將原領劄付,令本弁赴部親繳。推補之時,將以前紀錄功次俱行銷去。至經制「千把總六年以上無紀錄功次、五年以上有紀錄功次者,俱以署守備用。五年以上無紀錄功次,四年以上有紀錄功次者,以署守備管守禦所千總事用。四年以上無紀錄功次,三年以上有紀錄功次者,以守禦所千總用;三年以上無紀錄功次,及三年以下年半以上者,不論有無紀錄功次,均以」 衛千總用。凡陞選具題。順治初,陞選各官總作一本具題
順治二年
《大清會典》。凡給事中、監察御史考選,順治二年定由
各部郎中,員外郎、主事,大理寺評事,太常寺博士,中書枓,中書行人司行人,內院中書,國子監博士,京府推官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