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也。自廢墜以來,在京進士等官除授之後,不悉心 政務,考證古今,以致識見未充,持守弗至,一遇用人, 輒嘆乏才。及至升擢外任,多有不稱。任使三年之間, 罷黜者眾,所以陞愈驟而退愈速。即今部無五年以 上之員郎,外無三年以上之司使,日望陞遷,怠忽政 務,治道未隆,職此之故。自今除曾經𨍭陞及一甲不 試職外,其餘主事、給事中、評事、中書行人,初除之際, 俱先令試職一年,滿日考覈。如果勤能不怠,老成練 達,奏請實授。若輕浮淺露、怠惰不稱者,改除外任。庶 人材造就,任用不致於乏人;舊制更新,不致於廢墜 而不舉矣。」已,又議開行人、博士兼除科道之例。蓋自 戊午以來,孝廟御極十有餘年矣。益明習機務,勵精 治平。每至進用大臣及政事得失,恆坐煖閣,召文昇 及學士劉健等,反復密諭,求其允當。嘗召兵部尚書 劉大夏、都御史戴珊至幄中言:「爾等與各科道官諸 所陳政務,業行矣。然使天下府州縣親民官非其人, 即政何自行,民何由被澤哉?是諸所陳行,徒文具無 益也。獨卿等其悉心體訪,諸巡撫三司必慎簡得人。 爾珊更慎擇御史,以巡方岳、明黜陟,庶有司得人,而 民可受福也。」一日,召大學士劉健等諭之曰:「戶部覆 處置流民事,起用侍郎何鑑,何以不會吏部?」健等對: 「凡係本部承行,從前亦間有徑推者。」上曰:「此前人之 過也。吏部以銓衡為務,推舉人才,乃能職掌。若使會 推,他日不稱,亦無後詞。」是年令助教等官,舉人出身 經薦舉者,兼取考選御史。十八年,又令舉人出身教 官歷俸六年以上,有才行出眾者,取選科道等官,蓋 寖欲就通融矣。正德初,許襄毅進掌銓政,取人先行 檢氣節而後才藝,於抑奔競、杜請託尤嚴。時有結奧 援覬京秩者,進一日悉外補工侍某同里閈託閹營 求改吏部,進對,眾面語之曰:「君年正未,秩已不卑,循 資而往,不憂不貴,乃託斯人速化乎?」行取推官熊鳳 文至,文選司門不跪,文選短其傲,進曰:「為推官已能 不屈膝文選,使為御史,肯畏強禦乎?」卒用為監察御 史。先是,銓選考畢,不判名第於卷,有請託者,因得上 下進。每考畢,即看定卷面,而以選簿挨填注選。時有 為輔臣內弟者,以上選囑進曰:「名第業已判定,雖予 亦無所庸力。」竟不從。論者謂選法之公,自王端毅以 「來,一人而已。然王處其易,進處其難。」時逆瑾竊威福, 自宰輔已下多阿意承之,進獨正色不倚,一切請託 泥不行,而有賄瑾致囑者,瑾亦往往難之。以故在當 時猶能自行其志,使紀綱不至大壞者,其清節偉望 有以鎮之也。已而學士焦芳黨張綵共擠進,綵遂驟 躐太宰,益依倚閹黨,賣官鬻爵,名器「侈濫。至文事則 委之劉宇,武事則委之曹元。凡大小陞除,皆以賄求, 及抵任,朘削以償,紀法紊替,不可勝言。後至楊一清 蒞政,稍黜邪、祐、正、蘇、釋,凡逆瑾所搆陷者,連茹以進, 國是復定。未幾,世宗登極,凡正德間巧立名色陞授 者三千一百九十九員,盡行革罷。積年宿蠹,一旦頓 清,海內喁喁,望中興」太平矣。時胡世寧上《知人官人 疏》,略曰:「內閣舊當寅亮弼丞之任,乃今又總裁六卿 之務,而議其黜陟,於職任至重。而兩京六部尚書,若 左、右都御史,秉國家大政,持天下風紀,於隆重次之。 內閣闕,不當專於翰詹,吏禮,當斟酌先朝閣臣李賢 等故事,於六部尚書、左、右都御史,簡在位公忠體國, 知人」有容、練國體王事者推補。部尚書、都御史闕,宜 於內部侍郎,於外督、撫、副都御史中簡其人才望懋 著補之,則心膂股肱,得人任職,而天工時亮矣。其部 堂官資望高,臺堂官若邊腹總制、總督、撫院、都御史 柄權重,必先之以廣推而後能得人,後之以重擢而 後能久任。仍論其職務難易輕重而後以「其人當之。 或量其才力能任,則由簡易而陟重難;或聽其心志 所安,則辭重難而就簡易;務為官而擇人,不為人而 擇官;原職高而才力不及者,調簡輕不為貶;原職卑 而年深望著者,擢鉅重不為驟;則資與望協,才與職 稱,而大臣者皆足為民表矣。」又翰林、春坊、詹事府等 官,以備顧問,侍講讀,草制「誥、脩史牒」,特為清要之職。 而吏部四司郎屬,亦既要且清,給事中、御史並擅言 責。唐、宋以來咸重之,然多選外官才學過人、行能尤 最者以充。雖為進士舉首,必先試僉判,而後召補館 職,召寘臺諫,召判銓曹。國初,殿閣、翰林多用徵聘隱 逸之士。永樂、宣德來,如楊士奇、張洪,由王府審理教 授,黃淮、劉「鉉由中書舍人,鄒濟、陳仲完由教職。他如 此類者不數,則猶初選不授也。其後進士初選,即授 庶常、吏部、臺諫,則殿閣、臺、省之重,可優游安坐,不勞 而得之,是教競而導驕也。故士初入仕,即有夤緣美 官之心;既得美除,即為持祿養交之計。宜復舊制,聽 吏部照各衙門事體,從公推訪選補。果有才行卓異, 學問優長,操行純篤者,許各以資級奏補;翰林宮詹; 果忠直公明、端亮不阿、明達治體者,奏補吏部臺諫。 其翰林、宮詹、吏部臺諫不稱職或才宜別用者,俱許 論資改授,則朝廷公卿宰輔之儲,耳目心膂之寄,百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8 (1700-1725).djvu/64
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