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6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按:《通鑑前編》:「周孝王十有三年,封非子為附庸,邑之 秦。」

宣王四年封申伯于謝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 按《詩經大雅》,「嵩高維嶽,駿極 于天。維嶽降神,生甫及申。維申及甫,維周之翰。四國 于蕃,四方于宣。」

朱注宣王之舅申伯出封于謝,而尹吉甫作《詩》以送之。

亹亹申伯,王纘之事,于邑于謝,南國是式。王命召伯, 定申伯之宅,「登是南邦,世執其功。」「王命申伯,式是南 邦,因是謝人,以作爾庸。」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田。王命 傅御,遷其私人。申伯之功,召伯是營。有俶其城,寢廟 既成,既成藐藐。王錫申伯,「四牡蹻蹻,鉤膺濯濯。王遣 申伯,路車乘馬。我圖爾居,莫如南土。錫爾介圭,以作」 爾寶。往近王舅,南土是保。申伯信邁,王餞于郿。申伯 還南,謝于誠歸。王命召伯,徹申伯土疆。以峙其粻,式 遄其行。申伯番番,既入于謝。徒御嘽嘽。周邦咸喜,戎 有良翰。不顯申伯,王之元舅,文武是憲。申伯之德,柔 惠且直。揉此萬邦,聞于四國。吉甫作誦,其詩孔碩。其 風肆好,以贈申伯。

按:《通鑑前編》:「宣王四年,命召虎營謝邑,以封申伯。 宣王二十二年,封弟友于鄭。」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 按《鄭世家》,「鄭桓公友者,周厲 王少子而宣王庶弟也。宣王立二十二年,封弟友于 鄭。」

釐王命武公為晉君列于諸侯

按《史記周本紀》不載。 按《詩經唐風》:「豈曰無衣七兮。 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朱注「《曲沃》,桓叔之孫武公,伐晉,滅之。盡以其寶器,賂周釐王,王以武公為晉君,列于諸侯。」此詩蓋述其請命之意。

豈曰「《無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考王封弟揭於河南封惠公之少子鞏于洛陽

按:《史記周本紀》:「考王封其弟于河南。」

正義曰:《帝王世紀》云:「考哲王封弟揭于河南,續周公之官,是為西周桓公。」按:自敬王遷都成周,號東周也。桓公都王城,號西周桓公。

是為桓公,以續周公之官職。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 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於鞏以奉王,號「東周 惠公。」

索隱曰:考王封其弟于河南,為桓公。卒,子威公立。卒,子惠公立。長子曰西周公,又封少子於鞏,仍襲父號曰東周。惠公于是有東西二周也。按《世本》,「西周桓公名揭,居河南;東周惠公名班,居洛陽」 是也。

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按:《史記周本紀》:「威烈王二十三年,命韓、魏、趙為諸侯。」

按《魏世家》:「魏之先,畢公高之後也。」 畢公高與周同。

姓。武王之伐紂,而高封于畢,于是為畢姓。其後絕封 為庶人。其苗裔曰畢萬,事晉得封于魏。 按《趙世家》, 「趙氏之先,與秦共祖,至中衍為帝大戊御。其後世蜚 廉,有子二人,而命其一子曰惡來,事紂,為周所殺,其 後為秦。惡來弟曰季勝,其後裔曰籍,事晉得封于趙。」

按《韓世家》,「韓之先與周同姓,姓姬氏,其後苗裔事。」

《晉》得封於韓。

按:《通鑑綱目》:「威烈王二十三年,命晉大夫魏斯、趙籍、 韓虔為諸侯。」

高祖四年立張耳為趙王韓信為齊王黥布為淮南王

按《漢書高祖本紀》,「漢四年十一月,漢立張耳為趙王。 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權輕,不為假王,恐不 能安齊』。漢王怒,欲攻之,張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 為守。春二月,遣張耳操印,立韓信為齊王。秋七月,立 黥布為淮南王』。」 按《韓信傳》:「信平齊,使人言漢王曰: 『齊夸詐多變,反覆之國,南邊楚,不為假王以填之,其 勢不定。今權輕,不足以安之,臣請自立為假王』。」當是 時,楚方急圍漢王於滎陽,使者至,發書,漢王大怒,罵 曰:「吾困於此,旦暮望而來佐我,乃欲自立為王!」張良、 陳平伏後躡漢王足,因附耳語曰:「漢方不利,寧能禁 信之自王乎?不如因立,善遇之,使自為守。不然,變生 王亦寤。」因復罵曰:「大丈夫定諸侯,即為真王,耳,何以 假為遣張良立信為齊王。」 按《張耳傳》,「耳從項羽入 關,項羽立諸侯,耳雅遊,多為人所稱。項羽素亦聞耳 賢,迺分趙立耳為常山王。陳餘悉兵襲耳,耳敗走漢, 漢王厚遇之。漢四年夏,立耳為趙王。」 按《黥布傳》,項 籍引兵西入咸陽,布為前鋒。項王封諸將,立布為九 江王,都六。尊懷王為義帝,徙都長沙,迺陰令布擊之, 布使將追殺之。郴齊王田榮叛楚,項王往擊齊,徵兵 九江,布稱病不往,遣將將數千人行。漢之敗楚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