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食貨典
第七卷目錄
食貨總部藝文一
平準書後贊 史記
貨殖傳序 同前
大司農箴 漢揚雄
少府箴 前人
食貨志序 晉書
食貨志序 魏書
食貨志序 隋書
食貨志序 唐書
食貨論 柳芳
均財禁兼策 白居易
平百貨之價策略 前人
食貨論 李德裕
貨殖論 前人
食貨志序 宋史
內帑策 田況
論錢穀宜歸一疏 呂誨
厚貨財策略 蘇軾
論理財重會計之任上 鄭伯謙
會計論下 前人
食貨志序 遼史
食貨志後序 同前
食貨志序 金史
食貨典第七卷
食貨總部藝文一
《平準書後贊》史記
太史公曰:「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 幣興焉。」所從來久遠,自高辛氏之前尚矣,靡得而記 云。故《書》道唐、虞之際,《詩》述殷、周之世,安寧則長,庠序 先本絀末,以禮義防於利,事變多故,而亦反是。是以 物盛則衰,時極而轉,一質一文,終始之變也。《禹貢》「九 州,各因其土地所宜,人民所多少而納職焉。湯、武承」 弊易變,使民不倦,各兢兢所以為治,而稍陵遲衰微。 齊桓公用管仲之謀,通輕重之權,徼山海之業以朝 諸侯;用區區之齊顯成霸名;魏用李克盡地力為彊 君。自是以後,天下爭於戰國,貴詐力而賤仁義,先富 有而後推讓。故「庶人之富者,或累巨萬,而貧者或不 厭糟糠;有國彊者或并群小以臣諸」侯,而弱國,或絕 祀而滅世。以至於秦,卒并海內。虞夏之幣,金為三品, 或黃,或白,或赤,或錢,或布,或刀,或龜貝。及至秦中,一 國之幣為三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 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 藏,不為幣。然各隨時而輕重無常。於是外用甲兵,內 興功業,海內之士,力耕不足糧饟,女子紡績不足衣 服,古者嘗竭天下之資財以奉其上,猶自以為不足 也,無異故云。事勢之流相激使然,曷足怪焉?
《貨殖傳序》同前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 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 此為務,輓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太史公曰:「夫 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 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之味,身安逸樂,而心誇 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論,終不 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 齊之,最下者與之爭。夫山西饒材竹、穀、纑旄玉石,山 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柟、梓、薑、桂、金、錫、連、丹沙、 犀、瑇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 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棋置,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 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 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 發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 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 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 符,而自然之驗邪?《周書》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 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 少而山澤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則 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 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於營丘,地潟 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 物歸之,繈至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 斂袂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 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 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彊至於威宣也。 故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 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 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 得勢益彰,失勢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諺曰:「千金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