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進酒。王以下各官各於原位行一跪一叩頭禮。復
坐。耆老於壇旁坐。教坊司承應用大樂隊舞雜戲。宴畢、鴻臚寺官贊排班。王以下各官排立。行一跪三叩頭禮。畢。王以下各官出齋宮外排立。候
駕興。鹵簿前導作樂。
駕至天安門外橋南。不陪祀文武各官俱跪迎
午門鳴鐘
上還宮。王以下眾官皆退。禮部奏請耆老每名賞布
一疋
祠祭司「先農。」 順治十一年二月。
皇上行耕籍禮。躬祭
先農壇
一前期二日、禮部太常寺官、進齋戒牌銅人如常儀〈今由太常寺。〉
上致齋二日。王以下、公以上、陪祀各官。俱齋戒二日。
如常儀
一前期二日。太常寺官視牲如常儀。
一祝版、用白紙糊版、黃紙鑲邊、墨書。前期二日、太常寺官送至內閣恭填
御名。是日、禮部太常寺題請視祝版、併派讀祝官〈今由
太常寺
〉
一前期一日、太常寺堂官奏請
上御中和殿。視祝文畢。太常寺官捧祝版送至
先農壇、神庫內安設如常儀。
一前期一日、禮部都察院、太常寺、光祿寺官、赴壇監視宰牲、瘞毛血如常儀
一正祭日早、陳設祭品畢。太常寺官朝服至
神庫內上香捧請
神牌奉安壇上正中、南向。捧祝官至
神庫內上香。捧祝版送至壇內祝案上安設。俱如
常儀
一正壇陳設禮神帛一。〈青色。〉牛一,羊一,豕一,登一,鉶二,簠二,簋二,籩十,豆十,白磁爵三,酒盞三十,酒樽一。
一正祭日早
上乘輦出宮。鹵簿大駕全設。不作樂。陪祀王等在
午門內、金水橋南排立。候
駕過、隨行陪祀文武官、俱預赴
先農壇前、兩旁排列。候
駕不陪祀文武各官在
天安門外、分翼排列。候
駕出。跪送
駕至壇、於先農門外降輦。太常寺贊引官對引官導 上進具服殿盥手畢、導
上至壇上黃幄次拜位前立。鴻臚寺官引王以下陪
祀文武各官於壇下排列,典儀唱「樂舞生就位。」執事官各司其事。〈武舞生引進:〉贊引官奏「就位。」導
上詣拜位立。典儀唱「瘞毛血迎神。」協律郎唱「舉迎神。」
樂奏《永豐之章》。樂作。贊引官奏「陞壇。」 導
上詣香案前立。司香官跪於
上右。贊引官奏「上香。」
上舉柱香上爐內。又三上塊香畢。贊引官奏「復位。」 上復位立。樂止。贊引官奏「跪、叩、興。」
上行三跪九叩頭禮。興。王以下陪祀各官俱隨行禮。
畢。典儀唱「奠帛行初獻禮。」 協律郎唱舉初獻樂奏《時豐之章》。樂作。獻帛爵官捧帛爵、詣
「神位前。獻帛官跪獻行三叩頭禮。」 獻爵官跪獻案
上正中。〈不叩。〉俱退。樂止。讀祝官詣祝案前、一跪三叩頭、捧起祝文立案左。贊引官奏「跪。」
上跪。王以下各官讀祝官俱跪。贊引官贊「讀祝讀祝。」
官讀畢、興。捧祝文跪置案前帛匣上三叩頭、退。樂復作。贊引官奏「叩、興。」
上行三叩頭禮興。王以下各官俱隨行。禮畢。樂止。〈武舞
生引退文舞生引進
典儀唱「行亞獻禮。」協律郎唱「舉亞獻,
樂奏《咸豐之章》」,樂作,獻爵官獻於案左,退,樂止。 典儀唱「行終獻禮。」協律郎唱「舉終獻,樂奏《大豐 之章》」,樂作,獻爵官獻於案右,退,樂止。〈文舞生引退〉太 常寺官一員在壇東向西立。贊「賜《福胙》。」光祿寺 官二員捧酒胙於〉
神位前拱舉跪於
上右接酒胙。侍衛二員跪於
上左。贊引官奏「跪。」
上跪。奏「飲福酒。」
上受爵。拱舉授接爵。侍衛奏「受胙。」
上受胙、拱舉授接胙侍衛俱退。贊引官奏「叩、興。」 上行三叩頭禮、興。〈王以下各官不隨叩〉次行「謝福胙禮。」贊引官
奏「跪」 「叩」 、「興。」
上行二跪六叩頭禮。興。王以下各官俱隨行禮畢。典
儀唱「徹饌。」 協律郎唱「舉徹饌。」 樂。奏《屢豐之章》。樂作。徹饌畢、樂止。典儀唱「送神」 、協律郎唱「舉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