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9 (1700-1725).djvu/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田裏不生米。六月西風吹遍草,八月無風秕子稻。 處暑雨不通,白露枉相逢。三伏中大熱,冬必多 雨雪。蟟,蟬叫稻生芒。六月有水,謂之賊水,言 不當有也。小暑日晴雨亦要看交時最緊。六月 初三日略得雨,主秋旱,收乾稻。蘇秀人云:「此日略得 雨,則西山及南海不斫簥竿。初三日雨難稿稻。」諺 云:「六月初三晴,山篠盡枯零。六月初三一陣雨,夜夜 風潮到立秋。」小暑日雨名黃梅顛倒轉,主水。東南 風及成塊白雲起,至半月,舶棹風主水退兼旱,無南 風則無舶棹風,水卒不能退。諺云:「舶棹風,雲起旱魃 精,空歡喜,仰面看青天,頭巾落在麻坼裏。」東坡詩云: 「三時已斷黃梅雨,萬里初來舶棹風。」正此日也。諺 云:「六月不熱,五穀不結。」老農云:三伏中稿稻,天氣又 當下壅時最要晴,晴則熱故也。又云:「六月蓋夾被,田 裏無張屁」,言涼冷則雨多,雨多則水大,沒田無疑矣。 《月令》云:「季夏行秋令,則丘隰水潦,禾稼不熟。」又云:「伏 裏西北風,臘裏船不通。主冬冰堅,秋稻秕。」又云:「六月 無蠅,新舊相登米價平。夏秋之交,稿稻還。」水後喜 雨,諺云:「夏末秋初一劑雨,賽過唐朝一囤珠。」言及時 雨絕勝無價寶也。諺云:「秋前生蟲損一莖,發一莖, 秋後生蟲,損了一莖,無了一莖。」螟螣蟊賊是也。 七月秋蒔到秋,六月秋便罷休。朝立秋,暮颼颼,夜 立秋,熱到頭。立秋日天晴,萬物少得成熟,小雨吉, 大雨主傷禾。《齊民要術》云:「晴主歲稔。」未詳孰是。有 雷損晚稻,諺云:「秋霹靂損晚穀。」大抵秋後雷多,晚稻 少收。非但忌此日,喜西南風,主田禾倍收。諺云:「三 日三石。四日四石。」七月有雨名洗車。雨主。八月有 蓼花。諺云:「七月七無洗車。八月八無蓼花。」

八月早禾怕北風,晚禾怕南風。朔日晴,主冬旱,宜 薑,略得雨,宜麥。一云:風雨宜麥,主布貴麻子貴十倍。 又云:凡朔要晴,唯此月要雨,好種麥。白露雨為苦 雨,稻禾霑之則白颯,蔬菜霑之則味苦。諺云:「白露日, 個雨來,一路苦一路。」又云:「白露前是雨,白露後是鬼。」 其時之雨,片雲來便雨,稻花見日吐出,陰雨則收。正 吐之時,暴雨忽來,卒不能收,遂致白颯之患。若連朝 雨,反不為災,不免擔閣吐秀,有皮殼厚之病。秋分 要微雨,或陰天最妙,主來年高低田大熟,喜雨。《諺》 云:「麥秀風搖,稻秀雨澆。」此言將秀得雨,則堂肚大,穀 穗長。秀實之後雨則米粒圓,見收數畏旱。《諺》云:「田 怕秋乾,人怕老窮。」秋熱損稻,旱則必熱,怕秋水撩 稻。諺云:「雨水渰沒產全收不見半。」八月又作新涼。 諺云:「處暑後十八盆湯。」又云:「立秋後四十五日浴 堂乾。」中旬作熱謂之潮熱。又名八月。小春十八 日潮生日前後有水謂之橫港水。

九月初有雨,多謂之秋水。早稻嵐,晚稻嵐,落縵天, 蓼花水,浴車嵐路雨中氣前後起西北風,謂之霜 降信有雨,謂之濕信;未風先雨,謂之料信雨。霜降前 來信易過善後來信了,信必嚴毒,此信乾濕後信必 如之。諺云:「霜降了,布衲著得。」言已有暴寒之色。重 九日晴,則冬至、元日、上元、清明四日皆晴。雨則皆雨, 又主竈荒。《括》云:「重陽無雨一冬晴。」詳《上元》下。諺云: 「九日雨,米成脯。」又云:「重陽濕漉漉,穰草千錢束。」 十月立冬晴則一冬多晴,雨則一冬多雨,亦多陰寒。 諺云:「賣絮婆子看冬朝,無風無雨哭號咷。」立冬日 西北風主來年旱,天熱晴過寒。諺云:「立冬晴過寒, 弗要砍柴積。」又主有魚,雨主無魚。諺云:「一點雨一 個模魚。」冬前霜多,主來年旱。冬後多晚禾好。 十六日為寒婆生日晴,主冬暖。此說得之。崇德舉人 徐伯和自江東石洞秩滿而歸云,「彼中客旅遠出,專 看此日。若晴煖則但隨身衣服而已,不必他備」言,極 有准也。月內有雷主災疫。諺云:「十月雷人死,用耙 推有霧,俗呼曰沫露,主來年水大,仍相去二百單五 日水至。」老農咸謂極驗。或云:「要看霧,著水面則輕,離 水面則重。」諺云:「十月沫露塘瀊,十一月沫露塘乾。」 冬初和暖,謂之十月小春,又謂之曬糯穀。天漸見天 寒日短,必須夜作。諺云:「十月無工,只有梳頭吃飯工。」 又云:「河東西好使,犁河射角好夜作。」立冬前後 起南北風,謂之立冬信。月內風頻作,謂之十月五風 信。諺云:「冬至前後,鴻水不走。」

十一月冬至。古語云:「明正暗至。」又諺云:「晴乾冬至溼。」 年。二說相反。諺曰:「乾冬溼年坐了種田云,鬧熱冬 至冷淡年。」蓋吳人尚冬至欲晴故也。或云:冬至雨年 必晴,冬至晴年必雨。此說頗準。至後九九氣,諺云: 「一九二九,相喚弗出手,三九廿七,籬頭吹觱篥,四九 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陽開門戶,六九 五十四,貧兒爭意氣,七九六十三,布衲擔頭擔,八九 七十二,貓狗尋陰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齊出。」沈 存中《筆談》云:「是月中遇東南風,謂之歲露,有大毒。若 饑感其氣,開年著瘟病。」又云:「風色多與下年夏至相 對。」《農桑輯要》云:「欲知來年五穀所宜,是日取諸種, 各平量一升,布囊盛之,埋窖陰地。後五日發取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