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2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元扈先生曰:「莫如當年」條為妙,三年之說不然也。且 接時必待月暗,自下弦至上弦皆可晦,尤妙;自上弦 至下弦皆忌望,尤險。

劈接法:先附地平鋸去身幹,于砧盤傍向下一寸半 皮肉上,用快刀子尖向上左右斜批豁兩道至平面, 其下尖,其上闊一指,中間批豁斷者,剔去接頭,可長 五寸。其粗細如一指許者,于根頭一寸半內量留一 半,將其外一半左右削兩刀子,成喬麥楞樣,令頭尖 口內噙養溫煖,嵌于砧盤傍。所批渠子內,極要緊密, 須使老樹肌肉與接頭肌肉相對著于一砧盤上,如 此接至數個,用新牛糞和土成泥封泥,其接頭周遭 又用新桑皮纏繳牢固,上又用牛糞土泥封泥了所 繳桑皮,然後用濕土封堆接頭上,可厚五寸,周圍棘 刺遮護,接頭生條芽出土,長高一二尺,約量留三二 條用。依柱如前。

又曰:「接大桑宜劈接插接,小桑宜撘接、壓接。附地接 者封泥擁培,如前半身截成砧盤接者,但其縫罅上 用紙封,又用破蓆片包繫,如仰盆子樣,內盛潤土培 養其接頭,勿令透風,土乾則灑水,所包土上,條芽長 出,其所包土亦休取去,至秋條長成,接處長定,所包 土不用也。壓接者,可就于橫枝上截了,留一尺許于」 接頭上眼外方半寸,刀尖刻斷皮肉,至骨款,揭下帶 眼皮肉一方,片口噙少時,取出印濕痕于橫枝上,復 噙養之。用刀尖使濕痕四圍刻斷皮肉,揭去露骨,將 接頭上靨皮嵌貼上,上下兩頭用新細薄桑皮繫了, 用牛糞和泥,眼四邊泥了,其所貼之靨多少可量其 樹之大小。又接小芽條,就畦內將已「種出荊桑,隔年 芽條去地二寸許,向土削成馬耳狀,將一般粗細魯 桑,接頭亦削成馬耳狀,兩馬耳相搭,細桑皮繫了,牛 糞泥封,濕土壅培,其芽條出土,可留一二芽,至秋長 如一大人高,明年可移入園中養之。」其法如前,取藏 接頭,側近有接頭者,土中種之。其高原山田,土厚水 深之處,多掘深阬中種桑柘者,隨阬深淺,或一丈丈 五直上出阬,乃扶疏四散。此樹條直,異于常材,十年 之後,無所不任。

《博聞錄》曰:「柘葉多叢生,𠏉疏而直,葉豐而厚。春蠶食 之,其絲以冷水繰之,謂之『冷水絲。柘蠶先出,先起而 先繭。柘葉隔年不採者,春再生必毒。蠶如不採,夏月 皆要打落,方無毒』。」

《齊民要術》曰:「種柘法:耕地令熟,耬耩作壟柘子。熟時 多收,以水淘汰令淨,曝乾散訖,勞之,草生拔卻,勿令 荒沒。三年間劚去,堪為渾心扶老杖。十年中四破為 杖,任為馬鞭、胡床。十五年任為弓材,亦堪作履。裁截 碎木,中作錐刀靶。二十年好作犢車材。欲作鞍橋者, 生枝,長三尺許,以繩縛旁枝,木橛釘著地中,令曲如」 橋。十年之後,便是渾成柘橋。欲作快弓材者,宜于山 石之間,《北陰》

柘葉比桑葉澀薄,十減二、三,又招天水生牛蠹等蟲。 若種薥黍,其梢葉與桑等,如此叢亦不茂。如種菉豆、 黑豆、芝麻、瓜、芋,其桑鬱茂,明年葉增二三分種黍亦 可。農家有云:「桑發黍,黍發桑」,此大概也。

《務本新書》曰:「假有一村兩家相合,低築圍牆,四面各 一百步,一家該築二百步,牆內空地計一萬步,每一 步一桑,計一萬株,一家計分五千株。若一家孤另,一 轉築牆,二百步內空地止二千五百步。依上一步一 桑法,止得二千五百株。恐起爭端,當于園心以籬界 斷。比之獨力築牆,不止桑多一倍,亦遞相藉力,容易 勾當。」

《務本新書》曰:「桑皮抄紙,春初剸斫繁枝,剝芽皮為上, 餘月次之。桑木為弓弩射則耐挽拽。桑莪,素食中妙 物。又五木耳,桑、槐、榆、柳、楮是也。桑、槐者為良,野田中 者恐有毒,不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