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8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景龍四年六月帝崩

按《唐書中宗本紀》:「景龍四年六月,皇后及安樂公主、 散騎常侍馬秦客反。壬午,皇帝崩,年五十五。」

睿宗景雲元年十一月葬中宗于定陵以和思皇后祔

按《唐書睿宗本紀》,「中宗復位,進號安國相王。景雲元 年六月壬午,韋皇后弒中宗,矯詔立溫王重茂為皇 太子,甲申,乃發喪。又矯遺詔自立為皇太后,皇太子 即皇帝位,以睿宗參謀政事,大赦,改元曰唐隆。太后 臨朝攝政,罷睿宗參謀政事。庚子,臨淄郡王隆基率 萬騎兵入北軍討亂,誅韋氏。安樂公主及韋巨源、馬」 秦客、駙馬都尉武延秀、光祿少卿楊均。辛丑,睿宗奉 皇帝御安福門,大赦,賜文武官階、勳、爵,進封隆基為 平王。癸卯,平王隆基同中書門下三品。甲辰,安國相 王即皇帝位于承天門,復重茂為溫王。十一月己酉, 葬孝和皇帝于定陵。丁卯,赦靈駕所過。 按《中宗和 思順聖皇后傳》,后趙氏,父瓌,尚高祖常樂公主。帝為 英王,聘后為妃。高宗子公主恩尤隆,武后不喜,乃幽 妃。內侍省,扃鍵牢謹,日給飼料。衛者候其突煙,數日 不出,披戶視之,死腐矣。神龍元年,追諡妃曰恭皇后。 中宗崩,藏陵事。韋庶人不臣,不得祔。有司加上尊諡, 以后祔定陵。 按《彭景直傳》:「中宗崩,葬定陵。有司議 以和思皇后祔葬,后為武」后所殺,不得其喪所,將以 招魂,合諸梓宮。景直曰:「《招魂》古無傳,不可。請如橋山 藏衣冠故事,納后褘衣復寢,宮舉衣,魂輅,告以太牢, 內之方中,奉帝梓棺,右覆以夷衾。」眾當其言,制曰:「可。」

元宗開元四年六月太上皇崩十月葬睿宗于橋陵以肅明昭成二后祔

按《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四年六月甲子,太上皇崩。十 月庚午,葬大聖真皇帝于橋陵。 按《睿宗本紀》:「開元 四年六月崩于百福殿,年五十五。」 按《睿宗肅明順 聖皇后傳》:「后劉氏,帝在藩,納為孺人,俄為妃,生寧王。 帝即位,為皇后,會帝降號皇嗣,復為妃。長壽二年,為 戶婢誣與竇德妃祝詛武后,並殺之。宮中葬祕莫知。 景雲」元年,追諡肅明皇后。 按《睿宗昭成順聖皇后 傳》:「后竇氏,帝為相王,納為孺人。即位,進德妃,生元宗。 與肅明同追諡,並招魂,葬東都之南。」肅明曰惠陵,后 曰靖陵。帝崩,追稱皇太后,與肅明祔橋陵。

開元六年,以睿宗祥月,弛朝,徹樂。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韋公肅傳》:「初,睿宗祥月, 太常奏朔望弛朝,尚食進蔬具止樂,餘日御便殿,具 供奉仗,中書門下官得侍,他非奏事毋謁。前忌與晦 三日、後三日,皆不聽事。忌晦之明日,百官叩側門通 慰,後遂為常。」及至公肅上言:「禮,忌日不樂,而無忌月。 唯晉穆帝將納后,疑康帝忌月,下其議有司。於是荀 納、王洽等引忌時、忌歲譏破其言。今有司承前所禁, 在二十五月限,有弛朝徹樂事,喪除則禮革。王者不 以私懷踰禮節。故禫禮徙月樂漸去,其情也不容追 遠,而立禮反重。今茲太常雖郊廟樂且停習,是謂反 重以慢神也。有司悉禁中外作樂,是謂無故而徹也。 願依經誼,裁正其違。」有詔中書、門下召禮官、學官議, 咸曰:「宜如公肅所請。」制可。

按《舊唐書元宗本紀》:「開元六年春正月丙辰朔,以未 經大祥,不受朝賀。」

開元七年,詔「喪禮一如古制。」

按《唐書元宗本紀》,不載。 按《禮樂志》:開元五年,右補 闕盧履冰言,禮,「父在為母期而服三年,非也。請如舊 章。」乃詔并議舅及嫂叔服,久不能決。 按《盧履冰傳》, 開元五年建言,古者父在為母期,徹靈而心喪。武后 始請同父三年,非是。請如禮便。元宗疑之,又以舅嫂 叔服未安,并下百官議。刑部郎中田再思曰:「會禮之 家比聚訟,循古不必是,而行今未必非。父在為母三 年,高宗實行之,著令已久,何必乖先帝之旨,閡人子 之情,愛一期服於其親,使與伯叔母、姑、姊妹同嫂叔 舅甥服?太宗實制之,閱百年無異,論不可改。」履冰因 言:「上元中父在為母三年,后雖請,未用也。逮垂拱始 行之,至有祖父母在而子孫婦沒,行服再」期,不可謂 宜。《禮》,女子無專道,故曰「家無二尊」,父在為母服期,統 一尊也。今不正其失,恐後世復有婦奪夫之敗,不可 不察。《書》留未下,履冰即極,陳父在為母立几筵者一 期,心喪者再期。父必三年而後娶,以達子之志。夫聖 人豈蔑情於所生,固有意於天下。昔武后陰儲篡謀, 豫自光崇升期,齊抗斬衰,俄而乘陵唐家,以啟釁階。 孝和僅得反正,韋氏復出,酖殺天子,幾亡宗社故臣 將以正夫婦之綱,非特母子間也。議者或言降母服, 非《詩》所謂罔極者,而又與伯叔母姑姊妹等。且齊斬 已有升降,則歲月不容異也。此迂生鄙儒,未習先王 之旨,安足議夫禮哉?罔極者,《春秋》祭祀,以時思之,君 子有終身「之憂,謂何限一期、二期服哉?聖人之于禮, 必建中制,使賢不肖共成文理而後釋。彼伯叔姑姊, 烏有筵杖之制,三年心喪乎?母齊父斬,不易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