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0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六十六卷目錄

 喪葬部彙考三十

  明二惠宗建文一則 成祖永樂八則 仁宗洪熙一則 宣宗宣德一則 英宗正統

  一則 天順一則 憲宗成化二則

禮儀典第六十六卷

喪葬部彙考三十

明二

惠宗建文四年令樂舞生為太常寺官者許回籍守制夏六月文皇帝葬建文帝以天子之禮

按《明會典》:「建文四年,凡太常寺官,雖由樂舞生出身 者,聞父母喪亦許回原籍守制。」

按《明通紀》:建文四年六月乙丑昧爽,靖難將劉保等 攻金川門,克之,遂引兵入城。建文帝縱火焚宮,變服 遁去。京師傳言帝崩,時六月十三日也。是日,燕王按 兵入城清宮三日己巳,王詣孝陵,還御奉天殿,即皇 帝位。壬申,備天子禮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輟朝三日。 先是,宮中火起,皇后馬氏亦赴火死,及上清宮詰問 宮人,內侍以建文君所在,皆詣認后屍應焉。乃出屍 於煨燼中,哭之曰:「小子無知,乃至此乎!」召翰林侍讀 王景,問葬禮當何如?景對曰:「當葬以天子之禮。」上從 之。

成祖永樂元年定醫院官士王府官及儀賓奔喪守制令

按《明會典》:「凡太醫院官及醫士,永樂元年令有父母 歿,葬於京城外者,許依墳守制。凡王府官父母歿於 任所者,令回原籍守制。凡王府儀賓遇父母之喪,徑 自啟王,不分原籍遠近,暫令前去奔喪,量程定與假 限,事畢依期回還,仍須各王俱奏。」

永樂五年秋七月,皇后徐氏崩,上輟朝素服,薦齋僧 寺,並定中外臣民哀哭成服及進香致祭之禮。 按《明通紀》,永樂五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諡曰「仁 孝皇后。」后疾劇,遺令太子身沒之日,喪祭務從簡約, 無妨臣民。卒時年四十六。

按《明會典》:「永樂五年,文皇后喪禮:一,自次日為始,輟 朝,不鳴鐘鼓。上素服御西角門。文武百官素服烏紗 帽、黑角帶,詣思善門外哭臨畢,行奉慰禮。明日如之。 又明日早,文武官成服,詣思善門外,哭臨畢,易素服, 行奉慰禮。凡三日而止。一,文武百官自次日為始,各 就以署齋宿,至二十七日而止。一,文武官四品以上 命婦,成服日為始,喪服,詣思善門內哭臨,三日而止。 一,聽選辦事等官各喪服。人材、監生、吏典、僧道、坊廂 耆老各素服,自成服日為始,赴應天府舉哀三日。一, 內外宗室皆成服,二十七日而除。一,天下大小衙門, 各遣官進香。」一、成服後祭祀,皇親駙馬共一壇,公侯 伯共一壇,五府同,錦衣衛共一壇,六「部、都察院同,文 職大小衙門共一壇,文武官四品以上命婦共一壇。」 一、百日,上及皇妃、皇太子、皇太子妃,皇孫親王及妃, 公主以下及在京文武官并命婦,各祭一壇《一》。周年, 祭如百日儀。百官詣西角門行奉慰禮。在京禁音樂, 停屠宰七日。《一》、凡遇時節祭祀,上位一壇。皇妃,東宮、 皇孫,各王長公主、公主、各王妃、各祭一壇。

按《明外史成祖仁孝皇后徐氏傳》:「后,中山王達長女 也。洪武九年,冊為燕王妃,從王之國,居孝慈高皇后 喪三年,疏食如禮。建文四年七月,王即皇帝位,十一 月,冊為皇后。永樂五年七月乙未崩,年四十有六。帝 大悲慟,為后薦大齋於靈谷、天禧二寺,聽群臣致祭, 光祿為具物。甲午,冊諡曰仁孝皇后,葬天壽山。仁宗」 即位,改葬長陵,上尊諡曰「仁孝慈懿誠明莊獻配天 齊聖文皇后。」

永樂六年正旦,以文皇后喪,常服御殿,樂設而不作。 按《明會典》:「永樂六年正旦,文皇后喪服,皇帝常服御 殿,錦衣衛設丹陛駕,教坊司陳大樂而不作。百官行 禮,如洪武例。立春,百官俱淺淡服于奉天門行禮。」 永樂七年五月,營山陵於昌平。皇太子以母喪未葬 禫,仍素服,至几筵仍衰服。

按《明通紀》,「永樂七年五月,營山陵於北京昌平縣天 壽山。時仁孝皇后未葬,上命尚書趙羾以江西明地 理人廖均卿等,擇地得吉於昌平縣東黃土山,車駕 臨視,封其山為天壽山,命武毅侯王通督營山陵。」 按《日知錄》:「永樂七年七月甲戌,仁孝皇后喪再期,皇 太子以母喪未葬,禫仍素服視事,至几筵仍衰服。 永樂」八年十月,賢妃權氏薨於臨城,槁葬嶧縣 按《明外史恭獻賢妃權氏傳》:「妃,朝鮮人,永樂七年,冊 為賢妃。姿質穠粹,善吹玉簫。帝愛憐之。八年十月,侍 帝北征,凱還,薨於臨城。賜諡槁葬嶧縣。」

永樂十一年二月。葬仁孝皇后于天壽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