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0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帝》《元世宗皇帝》曰:「昔者奉天明命,相繼為君,代天理 物,撫育黔黎,彝倫攸敘,井井繩繩。至今承之,生民多 福。思不忘報,特祀以春秋。惟帝英靈,來歆來格,尚享。」 遂為制。

洪武二十年、始以《武成王》從祀帝王廟。

按:《續文獻通考》:「洪武二十年,令武成王從祀帝王廟, 罷其舊廟,仍去王號。」

洪武二十一年,始定《名臣》三十七人從祀帝王廟。廟 災,改建於雞鳴山。又增帝王壇於大祀殿,以孟春從 祀天地。

按《明會典》,「洪武二十一年,始定歷代名臣始終全節 者三十七人,從祀兩廡,列為四壇。宋趙普以負太祖 不忠,不得預元祀。木華黎罷安童祀,伯顏罷阿木而 太公望以從祀,遂廢故廟及武成王號。是年,帝王廟 火,乃改建於雞鳴山之陽。」罷隋文帝祀,遷唐太宗與 漢高光同室,凡十六帝。又定以每歲春附祭歷代帝 王於郊壇,秋祭於本廟。每三年傳制,遣道士齎香帛, 令有司祭於陵寢。凡祭於陵寢之歲,則停廟祭。 按《續文獻通考》,「洪武間始建帝王廟於南京,略用同 堂異室之制,後復擇古名臣三十七人從祀兩廡。每 歲郊祀時,既附祭歷代帝王,秋八月復擇日遣官祭 於本廟。凡齋戒前一日,太常寺官宿於本」司。次日、具 本奏致齋二日。傳制遣官行禮。令欽天監擇定秋祭 日期。本部預行南京太常寺齋戒行禮

洪武二十六年、令詳帝王陵寢之處、以便致祭。又定 遣祭儀。

按《明會典》,「洪武二十六年定各處聖帝明王忠臣烈 士載在祀典,不係淫祠者,其廟宇陵寢皆要備知其 處,每年定奪日期,或差官往祭,或令有司自祭,禮部 悉理之。」是年定遣祭儀:一、齋戒前一日,太常官宿 於本司。次日具本奏致齋。二日傳制遣官行禮。一、傳 制儀見儀制司一,省牲牛五、羊五、豕六、鹿一、兔八。凡 正祭前一日,獻官承制畢,詣本壇省牲一。陳設五室 十六位,每室犢一、羊一、豕一。每位豋一、鉶二、籩豆各 十,簠簋各二、帛一。白色禮神制帛。共設酒尊三、爵四 十八、篚五於中室東南,西向。祝文案一於西,東廡。第 一壇:「風后、皋陶、龍逢、伯益、傅說、召公奭、召穆公虎、張 良、曹參」,羊一,豕一,鉶九,籩豆各四,簠簋各一,帛九,白 色,禮神制帛,酒盞二十七,饌盤一,篚一。第二壇:「周勃、 馮異、房元齡、李靖、李晟、潘美、岳飛、木華黎、博爾忽、伯 顏。」羊一,豕一,鉶十,籩豆各四,簠簋各一,帛十,酒盞三 十,饌盤一,篚一。西廡第一壇:力牧夔、伯夷、伊尹、周公 旦、太公望、方叔、蕭何、陳平,陳設與東廡第一壇同。第 二壇:鄧禹、諸葛亮、杜如晦、郭子儀、曹彬、韓世忠、張浚、 博爾朮、赤老溫,陳設與東廡第二壇同。一正祭,典儀 唱:「樂舞生就位」,執事官各司其事。贊引引獻官至盥 洗所,贊搢笏,出笏,引至拜位。贊:「就位。」典儀唱:「迎神。」協 律郎舉麾,奏樂,樂止。贊四拜,陪祭官同。典儀唱:「奠帛, 行初獻禮。」奏樂。執事官各捧帛、爵進於神位前。贊引 贊詣三皇神位前,搢笏。執事官以帛進於獻官。奠訖, 執事官以爵進於獻官。贊:「獻爵。」凡三出笏。詣五帝神 位前,儀同前。爵五;詣三王神位前,爵三;詣漢高祖、光 武、唐太宗皇帝神位前,爵三。詣宋太祖、元世祖神位 前,爵二,出笏,詣讀祝所,跪讀祝。讀祝官取祝,跪於獻 官左。讀畢,進於神位前。贊:俯伏,興,平身復位,樂止。典 儀唱「行亞獻禮。」奏樂。執事官各以爵獻於神位前,樂 止。典儀唱「行終獻」,儀同亞獻。典儀唱「飲福受胙。」贊詣 飲福位,跪,搢笏。執事官以爵進飲福酒,執事官以胙 進,受胙,出笏,俯伏,興、平身,復位。贊「兩拜。」典儀唱「徹饌, 奏樂。」執事官各於神位前徹饌,樂止。典儀唱「送神,奏 樂。」贊「四拜、平身」,樂止。典儀唱「讀祝官捧祝、掌祭官捧 帛、饌,各詣燎位」,樂止。贊「禮畢。」

洪武  年,重修「漢昭烈廟。」

按《續文獻通考》:「昭烈廟在涿州西南樓桑村,唐乾寧 四年建,至洪武時重修。」

英宗天順八年令修葺前代帝王陵寢

按《明會典》:「凡前代陵寢,天順八年令各處帝王陵寢 被人毀發者,所在有司即時修理如舊;仍令附近人 民一丁看護,免其差役。」

世宗嘉靖九年罷帝王郊壇從祀令建廟於京師更罷南京廟祭

按《明會典》:「嘉靖九年,罷南郊從祀。禮官請加南京廟 春祭。上不從。令建廟京師,以歲仲春秋祭。罷南京廟 祭。」

按《續文獻通考》:嘉靖九年庚寅,右中允廖道南奏,「今 之郊祀,列歷代帝王一壇於五嶽四瀆之間,是躋人 鬼於天神地祇。南畿歷代帝王廟每歲致祭,宜歸本 廟。」下禮部議,復奏云:「近奉明旨,天地四壇祈穀之祭, 俱不從祀。今乃仍歸本廟。為當再行南京太常寺,加 添春祭,庶不失我祖宗敬禮前代帝王之意。」從之,仍 行南京太廟加春祭一壇。已而上命建廟於北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