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24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六月,啟民可汗來朝。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三年:「夏四月景申,車駕北巡 狩。五月丁巳,突厥啟民可汗遣子拓特勒來朝。景寅, 啟民可汗遣其兄子毗黎伽特勒來朝。六月戊子,次 榆林郡。丁酉,啟民可汗來朝。秋七月辛亥,啟民可汗 上表請變服,襲冠帶。詔啟民贊拜不名,位在諸侯王 上。甲寅,上於郡城東御大帳,其下備儀衛,建旌旗,宴」 啟民及其部落三千五百人,奏百戲之樂,賜啟民及 其部落各有差。八月壬午,車駕發榆林。乙酉,啟民飾 廬清道,以候乘輿。帝幸其帳,啟民奉觴上壽,宴賜極 厚。上謂高麗使者曰:「歸語爾王,當早來朝見。不然,吾 與啟民巡彼土矣。」己丑,啟民可汗歸蕃。

大業五年四月高昌吐谷渾伊吾並遣使來朝六月 高昌王來朝。

按《隋書煬帝本紀》,「大業五年春三月,車駕西巡。夏四 月壬寅,高昌、吐谷渾、伊吾並遣使來朝。六月壬子,高 昌王麴伯雅來朝,伊吾吐屯設等獻西域數千里之 地,上大悅。景辰,上御觀風行殿,盛陳文物,奏九部樂, 設魚龍曼延,宴高昌王吐屯設於殿上,以寵異之。其 蠻夷陪列者三十餘國。」

大業七年十二月己未西面突厥處羅多利可汗來 朝上大悅接以殊禮。

按:《隋書煬帝本紀》云云。

唐制:「朝會,御史臺帥其屬正百官班序,糾舉不如法 者。」

按《唐書百官志》:「凡朝晚入失儀,御史錄名奪俸,三奪 者奏彈。御史臺大夫一人,正三品;中丞三人,正四 品下。朝會則率其屬,正百官之班序,遲明列於兩觀。 監察御史二人,押班侍御史顓舉不如法者。文武官 職事九品以上及二王後朝朔望,文官五品以上及 兩省供奉官,監察御史、員外郎、太常博士,日參,號常 參官。」武官三品以上,三日一朝,號「九參官。」五品以上 及折衝當番者,五日一朝,號「六參官。」弘文、崇文館、國 子監學生,四時參。凡諸王入朝及以恩追至者,日參。 九品以上,自十月至二月,褲褶以朝。五品以上有珂, 蕃官及四品,非清官,則否。凡朝位,以官職事同者先 爵,爵同以齒,致仕官居上,職事與散官、勳官合班,則 文散官居職事之下,武散官次之,勳官又次之。官同 者,異姓為後。親王、嗣王任文武官者從其班,官卑者 從王品。郡王任三品以下職事者,居官階品之上。非 任文武官者,嗣王居太子太保之下,郡王次之。國公 居三品之下,郡公居從三品之下,縣公居四品之下, 侯居從四品之下,伯居五品之下,子居從五品之上, 男居從五品之下。以前官召見者,居本品見任之上; 以理解者,居同品之下。本司參集者,以職事為上下。 文武三品非職事官者,朝參名簿,皆稱曰「諸公。」凡出, 不踰四面關,則不辭。見都督、刺史、都護既辭,候旨於 側門。左右僕射、侍中、中書令初拜,以表讓;中書、門下 五品以上及諸司長官,謝於正衙,復進狀,謝於側門。 兩班三品以朔望朝就食廊下,殿中侍御史二人為 使蒞之。

高祖武德五年秋七月丁亥吳王伏威來朝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舊唐書高祖本紀》云云, 武德九年正月朔,廢朝。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按《冊府元龜》,「武德九年正 月庚寅朔,廢朝,雨故也。」

太宗貞觀元年許令竇軌入朝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文獻通考》,貞觀元年十 一月,梁州都督竇軌請入朝。上曰:「君臣共事情猶父 子,外官久不入朝,情或疑懼。朕亦須數見之,問以人 間風俗,許令入朝。」

貞觀二年,詔「高年致仕者,朝參在本品見任之上。」是 年,《東謝蠻》主入朝。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太宗本紀》,貞觀 二年秋九月丙午,詔曰:「尚齒重舊,先王以之垂範;還 章解組,朝臣於是克終。釋菜合樂之儀,東膠西序之 制,養老之義,遺文可睹。朕恭膺大寶,憲章故實,乞言 尊事,彌切深衷。然情存今古,世踵澆季,而策名就列, 或乖大體。至若筋力將盡,桑榆且迫,徒竭夙興之勤, 未悟夜行之罪。其有心驚止足,行堪激勵,謝事公門, 收骸閭里,能以禮讓,固可嘉焉。內外文武群官,年高 致仕,抗表去職者,參朝之日,宜在本品見任之上。」 按《冊府元龜》,貞觀二年,東謝蠻主元深入朝,冠烏熊 皮冠,若今之旄頭,以金銀絡額,身被毛帔,韋皮行縢 而著履。中書侍郎顏師古奏言:「昔周武王之時,天下 太平,遠國歸款,周史乃集其事為《王會篇》。今萬國來 朝,至如此輩章服可圖寫,今請撰為《王會圖》。」從之。 貞觀三年春正月辛亥,契丹渠帥來朝。

按《唐書太宗本紀》。不載按《舊唐書太宗本紀》云云。 貞觀四年七月。以上皇不豫。廢朝。十二月高昌王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