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節同﹒。不設筵宴。
又題准﹒冬至郊
天。次日早﹒,
皇太后儀仗樂器全設宮前﹒。
皇上率
皇后﹒詣
皇太后宮﹒、行慶賀禮畢﹒。公主王妃以下、郡君輔國公夫
人都統、尚書、精奇尼哈番、命婦以上﹒、赴
皇太后宮﹒行慶賀禮。其儀俱與元旦同。
又題准
皇上萬壽節﹒、鹵簿大駕全設﹒
上先詣
太廟行禮。還宮﹒。隨詣
皇太后宮行禮畢﹒。
上御中和殿﹒。內大臣等官行禮畢﹒。
上御太和殿﹒。鳴鐘﹒鼓作樂。諸王文武百官行慶賀禮。
一應進表宣表等儀﹒,俱與元旦同。其直省文官知州以上﹒、武官守備以上﹒、各差官進慶賀表。又題准、元旦日﹒
皇太后儀仗樂器全設宮前﹒。
上具禮服﹒陞輿﹒。內大臣侍衛後隨。
上至。
皇太后宮前﹒降。與﹒入宮﹒奏請
皇太后陞座。
皇太后御宮﹒、樂作﹒。陞座﹒、樂止。
上由中階詣丹陛立﹒。鳴贊官贊「行三跪九叩頭禮。」內
大臣侍衛後隨
上行禮﹒。樂作﹒。禮畢﹒、樂止。
上還宮﹒。次公主王妃以下、郡君、輔國公夫人都統、尚
書精奇尼哈番等官命婦以上﹒、於
皇太后前﹒行六拜三跪三叩頭禮﹒。樂作﹒。禮畢﹒、樂止。大設
筵宴宴畢﹒
皇太后還宮﹒。樂作﹒。入宮﹒。樂止。公主王妃等俱出
順治九年
《大清會典》:「順治九年﹒題准每月初五、十五、二十五日﹒, 皇上陞殿﹒,文武各官上朝﹒,先一日﹒教坊司設中和樂。」
於
太和殿簷下之東西﹒。設丹陛樂於
太和門內﹒、俱北向。是日黎明﹒、鑾儀衛官設鹵簿儀
仗於
太和殿前﹒設大駕於
午門外﹒。設馴象於大駕之南﹒。陳仗馬於丹墀中道。
之左右﹒。俱東西相向。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俱朝服於
太和門齊集。未入八分公以下文武各官﹒、俱朝服
於
午門外齊集。鴻臚寺官東西各一員﹒、照翼﹒引王等
入至
太和殿丹陛上﹒排班。又東西各四員﹒、引文武各官
入
午門。左右掖門﹒。由昭德門貞度門進
太和殿前、丹墀﹒左右排班侍立班齊﹒。禮部鴻臚寺
官奏請
皇上陞殿、
上具禮服﹒出宮﹒。
午門鳴鐘鼓﹒殿陛作《中和樂﹒》。奏《隆平之章》
上御太和殿﹒、陞座﹒。樂止。內大臣侍衛序立如常。《儀鑾》
儀衛官贊「鳴鞭。」 階下三鳴鞭。鴻臚寺官引謝。
恩。各官出班。贊排班。贊進。贊跪﹒。叩頭。作丹陛樂﹒。奏《慶》
《平之章﹒》、行三跪九叩頭禮畢﹒。樂止。贊退。各復原位立。
賜諸王以下各官坐﹒。郡王以上進
殿內﹒貝勒以下在
殿外丹陛上﹒。文武各官在丹墀內﹒、俱照班次﹒行。一
叩頭禮﹒坐
上進茶﹒。王以下文武各官俱就坐。次﹒行一叩頭禮﹒畢﹒。
光祿寺執事人員﹒遞賜各官茶。各官就坐次行一叩頭禮﹒。飲畢﹒。再行一叩頭禮。鑾儀衛官贊「鳴鞭。」 階下三鳴鞭﹒。作《中和樂﹒》、奏《顯平之章》。
上還宮﹒。樂止。眾官依次出
凡八旗武職官員﹒、大節及常朝日上朝外﹒。每月初一初十二十日﹒、具補服於
午門外﹒、分翼坐班。如遇
皇上巡幸﹒、除朝期外﹒。每日於
午門外、分翼坐班﹒。止用便服
又
國初﹒定、凡王以下各官陞賞﹒、或緣事者﹒、俱於每月
常朝日行謝
恩禮親王、郡王、貝勒、貝子等謝。
恩﹒。俱啟奏進。內行禮官員、為有功陞賞、謝
恩者﹒、亦啟奏進內行禮。其緣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