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於門外,皆東西向;六部侍郎、十衛指揮、應天府尹、 國子祭酒、翰林院官、諫官、僉都御史坐於西角門,東 向。若華蓋殿,則公侯及都督僉事坐於殿內,尚書及」 署都督府事官坐於鹿頂內,皆東西相向。六部侍郎 及十衛指揮、應天府尹、國子祭酒、翰林院官、諫官、僉 都御史坐於鹿頂外,東西相向。
洪武十七年,更定「朔望朝儀,及諸司官吏來朝明年 正旦之制。」
按《明會典》,洪武十七年令,百官凡遇朔望,免行起居 禮。後更定,朔望日上御奉天殿,百官各具公服行禮。 常朝官序立於丹墀,東西相向,謝恩見辭官序立於 奉天門外,北向候上陞座,鳴鞭。鴻臚寺贊排班,樂作。 常朝官行一拜三叩頭禮畢,樂止。復班。鴻臚寺奏謝 恩見辭。於奉天門外,行五拜三叩頭禮畢,鳴鞭,駕興。 〈又〉凡外官三年朝覲。「洪武十七年、令天下諸司官吏 來朝。明年正旦、各造事蹟」文冊,仍畫土地人民圖本, 如期至京。又令布政司按察司官來朝。將所屬官員 考過堪用不堪名數、親自奏聞。直隸府州同。凡邊遠 及有司地方、免朝覲。「洪武十七年、令雲南遠在邊鄙、 特免來朝」
洪武十八年,定「諸王進表箋儀。」
按《明會典》:「王國禮,凡進賀表箋,洪武十八年定,凡遇 正旦、冬至預期進賀表箋;萬壽聖節預期進賀表文, 俱行十二拜禮。」其日清晨設龍亭於正殿中,設儀仗 大樂於露臺西,設表箋案於龍亭前,設香案於表箋 案前;進表箋使者立於香案東、捧表箋官立於香案 西。設香案亭於承運門中道。設王拜位於露臺上、百 官拜位於丹墀。王冕服就位百官朝服隨班班齊。贊 「鞠躬」樂作四拜平身樂止。引禮啟請王詣香案前跪 贊百官皆跪執事者以表箋跪授王王受以授使者。 使者跪受置龍亭訖俯伏樂作興樂止復位。贊「鞠躬」 樂作四拜平身,樂止。啟請王「搢圭。」贊百官搢笏鞠躬 三舞蹈跪《山呼》者三啟出圭。贊百官出笏、俯伏。樂作。 興。又四拜。樂止。禮畢。儀仗鼓樂前導。百官朝服送至 郊外。王送至宮城門就回。護衛官從王還宮。
洪武二十年諭、「著《禮儀定式》、頒朝參禮八條」
按《續文獻通考》:「洪武二十年冬十月,諭大臣曰:『近者 臣僚尊卑體統多未得宜,爾等宜著禮儀,以為定式』。」 乃會官著為《禮儀定式》一書,凡三十七條,所謂朝參 之禮有八焉。
洪武二十一年。令朝參官員門籍。各衙門自置 按《明會典》云云。
洪武二十二年、令大朝賀。惟具服官員、許入班。其便 服人員、於午門外行禮
按《明會典》,「洪武二十二年令,凡遇大朝賀,除已習儀 及具服官員許入班,其餘便服人員止於午門外行 禮,執事官於華蓋殿行禮,排甲帶刀侍衛之人免拜, 五府六部等官於殿內侍立,奏事止於華蓋殿。」〈又〉令 奉天殿常朝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錦衣 衛等官,於殿內侍立,奏事止於華蓋殿。凡大朝賀,御 殿,「掌領侍衛官俱鳳翅盔、鎖子甲,懸金牌,佩繡春刀 一員侍殿內東,一員侍殿內西勳衛分立於其下,少 後,錦衣衛正直指揮一員,懸金牌,侍於殿內簾右千 戶六員,具朝服侍於殿門外右簷下。捲簾百戶二」員, 候駕至捲簾畢出,同千戶侍立,傳鳴鞭,百戶四員立 於殿門外,及丹陛上下接傳鳴鞭,朔、望日同。中極殿 導駕錦衣衛將軍十人,金盔甲,懸金牌,佩刀,執金瓜。 盝頂門將軍八人,紅盔青甲,懸金牌,佩刀,執金瓜。皇 極殿御座左右將軍一百十八人,錦衣衛九十八人, 內四十二人金盔甲,十六人明盔甲,俱懸金牌,佩刀, 執金瓜;二十人,明盔甲,懸金牌,執大紅刀;二十人,紅 盔、青甲,懸金牌,佩刀,執金瓜。神樞營二十人,內十人 紅盔、青甲,懸金牌,執金瓜;十人,盔甲如前,懸金牌、弓 矢、佩刀。簾下錦衣衛大漢將軍四人,金盔甲,懸金牌, 佩刀,執大金瓜斧。殿門將軍三十六人,錦衣衛十六 人,金盔甲、金牌、佩刀,執金瓜。《神樞》營二十人,紅盔、青 甲,懸金牌、弓矢、佩刀。傘下錦衣衛將軍六人,扇頭錦 衣衛將軍二人,《殿角》及石柱錦衣衛將軍各二人,俱 金盔甲,懸金牌,佩刀,執金瓜。丹陛將軍六十人,錦衣 衛二十人,內四人金盔甲,十六人,明盔甲,俱懸金牌, 佩刀,執金瓜。《神樞》營四十人,紅盔、青甲,懸金牌,執大 紅「刀,上下纏腰將軍十四人,錦衣衛四人,金盔甲、金 牌,佩刀,執金瓜。」「神樞營三十人,紅盔、青甲,懸金牌,執 鵓鴿頭刀,上下踏凳將軍三十二人,錦衣衛十六人, 紅盔、青甲,懸金牌,佩刀,執鐵瓜。神樞營十六人,紅盔、 青甲,懸金牌、弓矢、佩刀。東西廊將軍十六人,錦衣衛 八人,紅盔、青甲,懸金牌,執金瓜。」神樞營八人,盔、甲如 前,懸金牌、弓矢、佩刀。中左、中右門將軍十六人,錦衣 衛八人,紅盔、青甲,懸金牌、佩刀,執《金瓜》。神樞營八人, 紅盔、青甲,懸金牌、弓矢、佩刀。丹墀左右將軍一千九 百七人,錦衣衛九百六十八人,內八百五十四人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