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0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林燕語》:「王荊公性不善緣飾,經歲不洗沐,衣服雖 弊,亦不浣濯。與吳沖卿同為郡牧判官,時韓持國在 館中,三人尤厚善,無日不過從,因相約每一兩」月即 相率洗沐。定力院家各更出新衣,為荊公番號拆洗。 王介甫云:「出浴見新衣輒服之,亦不問所從來也。」 《畫墁錄》:河中范鼎臣,潘佐外孫也,有才辯高識,能道 南朝故事。予之尊外祖母溫,楊涉之外孫也。予兄初 遊學,溫夫人無恙,年八十餘,耳目聰明,日視針指,每 道唐室故事,歷歷可聽。或見予兄服皂衫紗帽,謂曰: 「汝為舉子,安得為此下人之服,當為白紵襴衫,繫裡 織帶也。或命飲宴,則以琴自隨,此汝外祖出入體也, 必有蒼頭負荷,今胡不然?脫或侵夜,廂巡防衛至所 居,頗如是乎?」予兄曰:「今不鎮了,已是幸事。」

《聞見後錄》:「仁宗皇帝四時衣夾,冬不御鑪,夏不御扇, 稟天地中和之氣」故也。

《清波雜志》:嘉祐赦敕,服綠涖事十餘年,改緋。光祿卿 王端建議:「公卿子弟襁褓得官,未嘗從事,而錫命與 年勞者等,何以示勸?請以涖事日為始。」遂著為令。時 以為當推此類而言,亦有合舉行者。

《東軒筆錄》:英宗素憤戚里之奢僭,初即位,殿前馬步 軍都指揮使李璋家犯銷金,即日下有司,必欲窮治。 知開封府沈遘從容奏曰:「陛下出繼仁宗,李璋乃仁 宗舅家也。」英宗惕然曰:「初不思也,學士為我平之。」遘 退坐府,召眾匠出衣示曰:「此銷金乎?銷銅乎?」匠曰:「銅 也。」沈即命火焚衣而罷。

《冷齋夜話》:哲宗問右璫陳衍、蘇軾襯朝章者何衣,衍 對曰:「是道衣。」哲宗笑之。及謫英州,雲居佛印遺書,追 至南昌,東坡不復答書,引紙大書曰:「戒和尚」,又錯脫 也。後七年復官歸自海南,監玉局觀,作偈戲答僧曰: 「惡業相纏念八年,常行八棒十三禪,卻著衲衣歸玉 局,自疑身是五通仙。」

《卻掃編》:「許少伊右丞,宣和間初除監察御史,夜夢綠 衣而持雙玉者隨其後。未幾,劉希范資政玨繼有是 除。靖康初,為太常少卿,復夢緋衣而持雙玉者隨其 後。未幾,劉亦繼為奉常。時劉以淵聖登極恩,初易章 服也。」

《老學庵筆記》:靖康初,京師織帛及婦人首飾衣服皆 備,四時如節物,則春旛、燈毬、競渡、艾虎、雲月之類,花 則桃杏、荷花、菊花、梅花,皆併為一景,謂之「一年景。」而 《靖康紀元》果止此,蓋服妖也。

《文獻通考》:乾道四年,太上皇帝以朱仲謙醫藥之勞 賜紫。有司言:舊制,醫官未曾賜緋黃等,賜紫者許執 奏。詔特于祗候庫給賜。

《問奇類》:「林趙清獻好焚香,尤喜熏衣。所居既去,輒數 月香不滅。衣未嘗置於籠,為一大焙,方五六尺,設熏 爐其下,嘗不絕煙。每解衣投其間,謂人神氣四體,誠 不可使不潔淨也。」

《鶴林玉露》:朱文公晚年以野服見客,榜「客位」云:「滎陽 呂公嘗言,京洛致仕官與人相接者,以閒居野服為 禮,而歎外郡之不能然」,其旨深矣。某已叨恩,許致其 事,本未敢遽以老夫自居,而比緣久病,艱於動作,遂 不免遵用舊京故俗,輒以野服從事。然上衣下裳,大 帶方履,比之涼衫,自不為簡。其所便者,但取束帶足 「以為禮,解帶足以燕居,且使窮鄉下邑得以復見祖 宗盛時京都舊俗如此之美也。」余嘗於趙季仁處見 其服,上衣下裳,衣用黃白青皆可,直領,兩帶結之,緣 以皁,如道服長與膝齊。裳必用黃,中及兩傍皆四幅 不相屬,頭帶皆用一色,取黃裳之義也。別以白絹為 大帶,兩傍以青或皁緣之,見儕輩則繫帶,見卑者則 否,謂之「野服」,又謂之「便服。」

《賢奕》楊忠襄公邦乂,少處郡庠,足不涉茶房酒肆。同 舍欲壞其守,拉之出飲,託言朋舊家,實娼館也。公初 不疑,酒數行,娼艷粧而出,公愕然趨歸,取其衣焚之, 流涕自責。

《四朝聞見錄》:大臣見百官主賓,皆用朝服,時暑伏甚, 丞相淮體弱不能服,悶至絕。上亟詔醫疾有間。後有 詔許百官易衣,自淮始。

《燕史雜記》:「五月五日午時,采艾摘葉與綿相和。絮衣 七事,遼主著之,蕃漢臣僚各賜艾衣三事。」

《金史陳規傳》:宣宗嘗召文繡署令王壽孫作大紅半 身繡衣,且戒以勿令陳規知。及成進,召壽孫問曰:「曾 令陳規輩知否?」壽孫頓首言:「臣侍禁庭,凡宮中大小 事,不敢為外人言,況親被聖訓乎!」上因嘆曰:「陳規若 知,必以華飾諫我,我實畏其言。」

《元史世祖昭睿順聖皇后傳》:「后嘗於太府監支繒帛, 表裡各一。帝謂后曰:『此軍國所需,非私家物,后何可 得支』?后自是率宮人親執女工,拘諸舊弓弦練之,緝 為紬以為衣,其韌密比綾綺。」

《伯顏傳》:至元二十二年,宗王阿只吉失律,詔伯顏代 總其軍。伯顏令軍士有捕塔剌不歡之獸而食者,積 其皮至萬,人莫知其意。既而遣使輦至京師,帝笑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