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7 (1700-1725).djvu/1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不倦。「成事不貳」,樂之至也。貳變也「口內味而耳內聲」, 聲味生氣。

「口內五味,則耳樂五聲,耳樂五聲」 ,則志氣生也。

「《氣》在口為言,在目為明。」言以信名。

信,審也。名,號令也。

明以時動。

「視明」 則動,得其時也。

名以成政。

號令所以成政

動以殖生。

「殖」 ,長也。動得其時,所以財長生也。

「政成生殖」,樂之至也。若視聽不和而有震眩,則味入 不精,不精則氣佚,氣佚則不和。

佚,音逸,不和,《無射大林》也。若聽樂而震,視色而眩,則味入不精美。味入不精美,則氣放佚,不行於身體也。

於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轉易》之名,有《過 慝》之度。

此四者,氣佚之所生也。

出令不信,刑政放紛,動不順時,民無據依,不知所力, 各有離心。上失其民,作則不濟,求則不獲,其何以能 樂?三年之中,而有離民之器二焉。

二,謂作大錢,鑄大鐘也。

「國其危哉。」王弗聽。問之《伶州鳩》。

伶,司樂官。《州鳩》名也。

對曰:「臣之守,官弗及也。」

《弗及》,弗及,知也。

臣聞之,「琴瑟尚宮」,

凡樂,輕者從大,重者從細,故「琴瑟尚宮」 也。

鐘尚羽:

鐘聲大故尚羽

石尚角。

《石磬》也,輕於鐘,故「尚角。」

匏竹,利制。

匏,笙也。竹,簫管也。「利制」 ,以聲音調利為制。

「大不踰宮,細不過羽。」夫宮音之主也,第以及羽。

宮聲大,故為主第次也。

聖人保樂而愛財,財以備器,樂以殖財。

古者以樂省《土風》而紀農事,故曰「樂以殖財也。」

故「樂器重者從細。」

重,謂金石也。「從細,尚細聲」 ,謂鐘尚羽,石尚角也。

輕者從大。

輕,瓦絲也。「從大。」 謂瓦絲尚宮也。

是以金尚羽,石尚角,瓦絲尚宮,匏竹尚議。

議議,「從其《調利》。」

《革木》一聲。

《革鞀》鼓也。《木柷》圉也,一聲無清濁之變。

夫「政象樂,樂從和,和從平。」

「和」 ,八音克諧也。平,細大不踰也。故可以平。民樂和即諧,政和即平也。

聲以龢樂,律以平聲。

聲,五聲以成八音,而調樂也。賈侍中云:「律黃鐘為宮,林鐘為徵,太蔟為商,南呂為羽,姑洗為角,所以平五聲也。」

金石以動之。

「金石」 所以動,發五聲。

「絲竹」以行之。

絃管所以行之

《詩》以道之。

道或作導

歌以詠之。

詠詠詩也

匏以宣之?

宣發揚也

《瓦》以贊之。贊助也《革》,木以節之,物得其常,曰「樂極。」

物事也極中也

極之所集曰「聲。」

集,會也。言中和之所會集,曰「正聲。」

聲應相保曰《龢》。保安也細大不踰曰「平。」

細大之聲不相踰越曰「平。」 今《無射》有《大林》,是不平也。

如是而鑄之金。

鑄金以為鐘也

磨之石。

磨石以為磬也

繫之絲木。

《繫絲》木以為琴瑟也。

越之《匏竹》。

《越匏》竹以為笙管。越謂為之孔也。

節之鼓。

節其長短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