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宋史太宗本紀三月己丑置威勝軍按兵志太
平興國二年詔改簇御馬直曰簇御龍直鐵騎曰日
騎龍捷曰龍衛控鶴曰天武虎捷曰神衛骨䤪子直
曰御龍骨䤪子直寬衣控鶴曰寬衣天武雄威曰雄
勇龍騎曰雄猛
太平興國五年二月戊辰廢順化軍
按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太平興國六年置平塞安靜軍又置破鹵平戎軍及
改皇城司
按宋史太宗本紀六年春正月癸卯置平塞靜戎二
軍丙寅改靜戎軍為安靜軍三月丙辰置破鹵平戎
二軍按張齊賢傳初李氏據有江南民戶稅錢三
千以上者戶出丁一人黥面自備器甲輸官庫出即
給之日支糧二升名為義軍既內附皆放歸農至是
言者以為此輩久在行伍不樂耕農乞遣使選充軍
伍并其家屬送闕下齊賢上言江南義軍例皆良民
橫遭黥配無所逃避克復之後便放歸農久被皇風
並皆樂業若逐戶搜索不無驚擾法貴有常政尚清
淨前敕既放營農不若且仍舊貫
按玉海皇城司在右承天門內北廊本名武德司太
平興國六年十月甲辰改今名有皇城使會要云掌
皇城管鑰木契親從親事官名籍冰井務隸焉分房
四設吏十有九及命婦朝會須冰幹辦官本三人掌
宮城出入禁令
太平興國八年改濮州平海指揮為崇武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兵志云云
太平興國九年轉改諸軍將校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兵志遷補之制自殿前
侍衛馬步軍校每遇大禮後各以次遷謂之轉員轉
員至軍都指揮使又遷則遙領刺史又遷為廂都指
揮使遙領團練使員溢即從上罷軍職為正團練使
刺史之本任或有他州總管鈐轄其老疾若過失者
為御前忠佐馬軍都軍頭副軍頭隸軍頭司其黜則
為外州馬步軍都指揮使凡軍主闕以軍都指揮使
遞遷餘闕以諸軍都虞候指揮使副指揮使行首軍
使副行首副兵馬使十將遞遷凡將校一軍營止補
十人其廂都指揮使軍都指揮使都虞候指揮使營
主其一即闕其三殿前左右班都虞候遙領刺史即
與捧日軍都指揮使通以次遷捧日龍衛廂都指揮
使仍遙領團練使若員溢即為正刺史補外他如諸
軍例遞遷凡列校轉補有司先闕是躍上下馬次出
指二十步掩一目試之左右各五占數為見物武藝
弓射五斗弩彉一石五斗槍刀手稍練負罪不至徒
年未高或雖年高而無疾精力不耗者並取之凡諸
軍轉員後取殿前指揮使長入祗候填行門取東西
班長入祗候殿侍諸班直充諸班押班諸軍將校者
皆親閱前一日命入內都知或押班一人勾當御藥
院內侍一人同軍頭引見司較定弓弩斗力標誌之
凡弓弩藝等者占其一至日引見弓弩列置殿前命
取一以射軍頭引見司專視喝箭以奏如喝失當即
奏改正入內都知或押班同勾當御藥院內侍殿上
察視如引見司不覺舉亦奏改正槍刀手竭勝負若
喝不以實并引見司失覺舉並劾其罪太平興國九
年上詣崇政殿轉改諸軍將校自軍都指揮使以下
員僚以上皆按名籍驗勞績而升陟之凡數日而畢
內外感悅乃謂宰臣等曰朕遷轉軍員先取其循謹
能御下者武勇次之若不自謹飭則其下不畏憚雖
有一夫之勇亦何所用
雍熙元年遣使分詣河南東籍民為兵
按宋史太宗本紀不載按李昉傳雍熙元年昉加
中書侍郎王師討幽薊不利遣使分詣河南東籍民
為兵凡八丁取一昉等相率奏曰近者分遣使籍河
南東四十餘郡之民以為邊備非得已也然河南之
民素習農桑罔知戰鬥一旦括集必致動搖若因而
嘯聚更須翦除如此則河北閭閻既困於戎馬河南
生聚復擾於萑蒲矧當春和有妨農作陛下若以明
詔既頒難於反汗則當續遣使臣嚴加戒飭所至點
募人情若有不安即須少緩密奏取裁庶免後患上
嘉納之
雍熙三年九月戊寅賜北征軍士陣亡者家三月糧
按宋史太宗本紀云云
雍熙四年正月詔瘞戰死士卒五月改殿前諸軍名
置鎮戎軍罷河南諸路募兵
按宋史太宗本紀四年春正月丙戌詔應行營將士
戰敗潰散者並釋不問緣邊城堡備禦有勞可紀者
所在以聞瘞暴骸死事者廩給其家錄死事文武官
子孫五月庚辰改殿前司日騎為捧日驍猛為拱辰
雄勇為神勇上鐵林為殿前司虎翼腰弩為神射侍
衛步軍司鐵林為侍衛司虎翼按兵志雍熙四年
改殿前司日騎𨧱直指揮為捧日𨧱直日騎改為捧
日驍猛改為拱辰雄勇改為神勇上鐵林改為殿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