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4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城堡,隆慶四年,題准將古田、桐木、富祿、常安三鎮改 為土巡檢司,每鎮留大鎮土官弟男一人,選帶目兵 住守其地。古田縣改為永寧州,仍立守禦千戶所,請 給印信。改撥桂林中衛千戶一員,百戶二員,統軍哨 守 南直隸兵馬。隆慶四年題准,薊、松、常三府有水 哨、陸哨、客兵、家兵併土著等項七千七百五十四名, 照舊容留,分布防禦。又陸續調撥各處軍餘民壯,以 補革退軍數。總計水陸食糧官兵共一萬五百六十 五員名。又汛時年例,各該兵船添募貼駕各沙土兵 八千二十一名,亦照舊存留,分布 南直隸防守。隆 慶四年題准徐州參將將兵分為三營,徐州一營,宿 州一營,歸德一營。每營選中軍官一員,常川操練。其 參將遇糧運盛行,駐於徐州以保運道。河冰已合,則 駐宿州以防陸路。春間青黃不接,則駐歸德以防竊 發。 浙江兵馬,隆慶四年題准:「浙江通省額設民壯 一萬六千二百九十名,除留四千二百二十一名看 守各府州縣城池庫獄外,其一萬二千六十九名,自 四年為始,徵收工食,挑選精壯之人,每名日給銀三 分,設立隊伍,整搠器械。在杭、湖、嚴、紹、寧、台、溫七府,每 府分派一總;在嘉、金、衢、處四府,每府分派二總。聽」各 該總、參、都司、把總官,與軍兵合營操練。 隆慶四年, 議更京營制。初革總督,勳臣用總兵官三員,各給關 防,推文武大臣一員督理。又改總兵官為提督,仍用 勳臣三員,又添文臣二員,與勳臣一同提督。又以六 提督事權不一,仍復舊制,用武臣一員總督,文臣一 員協理,給戎政印,繳三關防。又題准神樞、神機營各 添設副將一員,五軍營革參將一員,神樞、神機營各 革佐擊一員, 凡考閱。四年議准,秋操歇日,提督大 臣會同巡視科道,將各副將以下至把總、管隊、隨伍 等官,大加閱視具奏, 凡清理軍伍,隆慶四年題准、 在京衛所造送勾單到部,弔戶部食糧文冊,查對無 冒糧情弊,方發清勾。戶部放糧,亦弔兵部勾軍底簿, 查係見在者,方准領糧。如清單已發,即投首者,縱係 正身,亦違律限,職方司不許收補。若既准投首,在逃 者已復營伍,原役不缺,武庫司速行住勾。仍置立簿 籍,將清勾住勾及復役頂補解到名數,各照本管逐 一開造。每季終呈查,如遇解到新軍,即行收伍。不許 原逃軍人妄稱在營故占名糧,掯勒解到戶丁。如違, 坐贓治罪。

按《續文獻通考》:「隆慶三年,大學士趙貞吉言,『分營練 兵,係祖宗舊制,上下廷臣議。兵科張鹵疏以營兵事 重,當以貞吉所論,刊布與議諸臣,使各出意見,書其 左方,仍持赴議所,公同商確題請。其推諉不與者,即 不列名會疏。其有獨見,欲別具疏者聽。久之,乃集議 東閣下,惟英國公張溶等十六人請分練,如貞吉言』」, 成國公朱希忠等二十八人,請革戎政武臣與印,而 仍用三大營,如鹵言。給事中邵濂、魏體明、御史高德 恆各言強兵在擇將,不在變法。兵部尚書霍冀以為 然,乃議曰:「國初京營之制,大小教場以練兵。永樂初, 既有五軍營,又有三千、神機二營,是為三大營,各設 提督等官管領之。景泰初,選三大營」中精銳,分為十 營,團練其官,略如三大營之制。至成化三年,分為奮 武等十二營,內又各分五軍、三千、神機三營,亦不失 祖宗之舊。正德中,又增置東西官廳,則將愈多而兵 愈弱。我世宗斷自宸衷,告于太廟,修復祖制三營,并 將三千營改為「神樞」,乃定三營大將、副、參、遊、佐職名, 添設練勇參將各二「員,神謀睿算,誠萬世無弊者。往 時仇鸞之誅,乃諸將之無良,非法之不善也。貞吉深 鑒覆轍,建議更制,以收兵權,雖不為無見,但臣等以 法未至于大壞者,無貴紛更。議有涉於異同者,當從 眾論。今京營之制,總之為三大營,以統其綱;析之為 三十小營,以理其目。兵柄不偏於一將,軍法不專於 一人。有合操,有分操,有春秋閱視之操,有歲終考覈 之操,此正祖制所當欽承者。」臣等參酌群言,竊請三 大營仍舊,則將領不增而役占少,號令不煩而體統 明,似屬穩便。至謂大將不宜專設,戎政不當有印,則 防微杜漸,相應依擬。餘仍照祖宗三大營分營訓練。 內五軍營多餘二枝,均撥神機、神樞各營共為十枝, 推智勇將官三員充總兵官。各請敕一道,給關防一 顆,以便行事。而以文職大臣一員,量加職銜,俾之總 理。無事則居營訓練,有警則總兵掛印出征,事完回 營,照例繳印。得旨:「俱依擬行。」七月,從御史周禧請,發 京營兵一枝守通州。九月,詔復京營舊制。自京營改 六提督,法令不一,人持意見,擇便利,旬月不決。兵科 溫純言:「京營之弊,其失在不擇將而添將,不增軍而 增官,不講訓練而講營制。陛下奈何以輔臣故而用 三大將,以一勳臣故而用三侯伯,又以三侯伯故而 用三文臣?假令此六人盡才且賢,雖一心猶懼有十 羊九牧之患。況一分兵馬,輒起異同,不惟文武不相 能,即文臣」中亦自相矛盾矣。千把總受參、遊令,倏焉 而副將之令至,倏焉而文提督之令至,又倏焉而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