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4 (1700-1725).djvu/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僕寺於本馬右胯上印烙一「五」字到營,仍將兩耳尖 割去為記。《神樞》馬匹,胯上印烙「區」字到營,仍割去左 耳尖為記。神機營馬匹,右胯上印烙一「八」字到營,仍 割去右耳尖為記。每年終三大營馬匹,該太僕寺會 同巡視科道并車駕司通行印烙一次。內有瘦損及 倒死數多,照例參罰。各經管官員甚不堪者,變賣 倒死馬匹,追樁年限事例,一年以上都指揮七兩,指 揮六兩,千百戶五兩,軍四兩。二十七年,該太僕寺少 卿陳應芳條議,「倒死馬軍半年以上加追六錢,半年 以下加追三錢。指揮,千百戶仍舊。」

「二年以上都指揮四兩。五年以上都指揮三兩。十年 以上都指揮二兩。」五錢。以下者,俱各遞減五錢。十五 年以上俱免追樁銀。走失者,被盜者,賠補。凡領馬一 年以上倒死者,例仍解究,其餘免責。

三大營官軍,先年俱在五軍營操練。萬曆二十年,該 郭士吉等題准分三營操練。至於合操,仍歸五軍營。 凡車兵輪演日期,亦赴五軍營,以軍就車耳。

凡三大營盔甲。題准俱三年一次、交廠兌換。若選鋒 明盔甲、每年一次、送修五百頂《副》

凡三大營官軍選鋒,除弓矢各隨帶外。其應軍火器 具俱安置於安定、德勝門裡、二處京營局房內。遇該 操日、赴局領用。操畢仍交此局各營撥軍人看守 凡京營火器所用鉛子火藥係工部《王恭》等廠預造、 以備京營領用。每年二季開操,各營具冊前赴總督 衙門用印投廠。每五日,三大營共領火藥三千餘觔、 中鉛子三千餘箇,小鉛子三萬餘箇。如遇風雨等項, 傳免操演,則餘剩火藥、鉛子,具冊仍鈐印。下次該操, 找領應用,中鉛子每箇重一兩二錢,小鉛子每箇重 三錢五分

各項關射,修置箭把丈尺遠近,凡三年大閱。每年小 閱馬箭,例設三把,每把遠離四十步,武舉場同。其大 小門步把俱高一丈五尺,闊七尺五寸,下闊八尺,以 八十步為則,下同。其三年考試,武舉官生,每年選射 材官,并春秋二季操軍選補雙糧選鋒步把,俱高九 尺,上闊四尺五寸,下闊五尺。若四衙門進營調閱官 軍選鋒步把、則高一丈三尺五寸。上闊六尺五寸。下 闊七尺

明初,設遼東、宣府、大同、延綏四鎮,繼設寧夏、甘肅、薊 州三鎮。鎮守皆武職大臣,提督皆文職大臣。又以山 西鎮巡統馭偏頭三關,陝西鎮巡統馭固原,亦稱「二 鎮」,遂為九鎮。弘治閒,設總制於固原,聯屬陝西諸鎮。 嘉靖閒,設總督於偏、同,聯屬山西諸鎮。

總鎮一方者曰「鎮守」,獨守一路者曰「分守」,獨守一城 一堡者曰「守備」,有與主將同處一城者曰「協守」,又有 備倭提督、提調、「巡視」等名。其官掛印專制者曰「總兵」, 次曰「副總兵」,曰「參將」,曰「遊擊將軍。」舊制俱於公、侯、伯、 都督、都指揮等官內推舉充任。

遼、鎮右、幽、營二州。舜分冀北醫無閭之地為幽州,即 今廣寧之地;分青東北為營州,即今遼陽之地。東至 鴨綠江,西至山海關,一千四百六十里;南至旅順海 口,北至開元城,一千七十里。元季時,為平章劉益、高 家奴分據。洪武初,奉表來歸。四年置定遼衛。八年改 為遼東都司。十年革所屬州縣,設衛二十五。永樂七 年,於開元、遼陽復設「安樂、自在」二州,以處內附之人, 原額兵九萬九千八百七十五員名。隆慶初,增九萬 四千六百九十三員名。《萬曆》除逃故八萬一千九百 九十四員名。《崇禎》主兵如萬曆之數,而新募及援旅 無定數。

薊鎮,以三屯營居中,為本邊重鎮。東至山海關三百 五十里,西至黃花鎮四百五十里。明太祖於古會州 地設大寧都司、營氏等衛,外山連聯,與遼東宣府東 西並列,為外邊。命魏國公徐達於內,西自古北口,東 至山海關,增修關隘,為內邊。永樂初,因兀良哈三衛 部落內附,乃徙大寧都司於保定,置營屯等衛於順 天,以大寧全地與之,後止守內邊,人謂「外邊」山勢連 亙千里,山外撤江環繞,為天設之險。原額兵七萬八 千六百二十一員名。隆慶初,增十萬七千八百一十 三員名。萬曆九年九萬九千二百四十六員名。崇禎 一十二萬七千七百一十八員名。

宣府漢上谷地。明初,常忠武克元之上都,設開平衛 守之,置八驛。東則涼亭、沈阿、賽峰、黃崖四驛,接太寧、 古北口;西則柏州、威武、明安、隰寧四驛,接獨石。後棄 太寧,而興和亦廢。開平失據難守。宣德中,乃徙衛於 獨石,棄地蓋三百里。宣府山川糾紛,地險而狹,號稱 易守。額兵一十二萬六千三百九十五名。隆慶初,增 一十五萬一千四百五十二員名。《萬曆》七萬九千三 百員名。崇禎八萬一百二十八員名。

「大同,古雲中地,東至枳兒嶺,西至平鹵城,川原平衍。 初設大同府,分封代王,外分東中、西三路,北設二邊 拱衛鎮城,皆稱要害。況平鹵城西連老營堡,與偏關 近河套中住牧之裔,纔出套,便涉其境,故稱重地。」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