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6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虎賁中郎將袁紹為中軍校尉,屯騎都尉鮑鴻為下

軍校尉,議郎曹操為典軍校尉,趙融為助軍校尉,淳 于瓊為佐軍校尉。又有左右校尉。帝以蹇碩壯健而 有武略,特親任之,以為元帥,督司隸校尉以下,雖大 將軍亦領屬焉。

獻帝建安十三年作元武池肄舟師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 按《魏志武帝本紀》。建安 十三年「春正月,公還鄴。作元武池以肄舟師。」

建安十四年,作輕舟治水軍。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 按《魏志武帝本紀》。建安 十四年「春三月。軍至譙。作輕舟治水軍。」

建安二十一年冬,閱兵,魏王曹操親執金鼓,以令進 退。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 按《晉書禮志、漢儀》,立秋 之日,自郊禮畢,始揚威武,斬牲於東門,以薦陵廟。其 儀:乘輿御戎路,白馬朱鬣,躬執弩,射生牲,以為薦麛。 太宰命謁者各一人,載以獲車,馳送陵廟。還宮,遣使 者齎束帛以賜武官。武官肄兵,習戰陣之儀。斬牲之 禮,名曰「貙劉。」兵官皆肄孫吳兵法六十四陣。既還,公 卿已下陳雒陽前街。乘輿到,公卿已下拜。天子下車, 公卿親識顏色,然後還宮。古語曰:「在軍下車,則惟此 時施行。」漢世率以為常。至獻帝建安二十一年,魏國 有司奏:「古四時講武,皆于農隙。漢西京承秦制,三時 不講,惟十月都講。今金革未偃,士眾素習,可無四時 講武,但以立秋擇吉日,大朝車騎,號曰『閱兵』」,上合禮 名,下承漢制。奏可。是冬,閱兵,魏王親執金鼓,以令進 退。

延康元年六月魏文帝為魏王閱兵于東郊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不載 按《魏志文帝本紀》。「延康 元年六月辛亥。治兵于東郊。」 按《晉書禮志》。延康元 年。魏文帝為魏王。是年六月立秋閱兵于東郊。公卿 相儀。王御華蓋。親令金鼓之節。

後主建興十年諸葛亮教兵講武

按《三國蜀志》:「後主建興十年,亮休士勸農于黃沙,作 流馬木牛畢,教兵講武。」

文帝黃初六年幸廣陵觀兵

按:《三國魏志文帝本紀》:黃初六年「十月,行幸廣陵故 城,臨江觀兵。是歲大寒,水道冰,舟不得入,乃引還。」

明帝太和元年冬十月丙寅治兵於東郊

按:《三國魏志明帝本紀》云云。

武帝泰始元年臨宣武觀大閱

按《晉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冊府元龜》,泰始元年十 一月「丁酉,臨宣武觀,大閱諸軍,甲辰,乃罷。」

泰始十年,臨宣武觀大閱。

按《晉書武帝本紀》:十年「冬十月庚午,帝臨宣武觀,大 閱諸軍。」

咸寧元年大閱於宣武觀

按《晉書武帝本紀》:「咸寧元年十一月癸亥,大閱於宣 武觀,至於己巳。」

咸寧三年臨宣武觀大閱。

按《晉書武帝本紀》:咸寧三年「十一月丙戌,帝臨宣武 觀大閱,至於壬辰。」

太康四年大閱

按《晉書武帝本紀》:「太康四年十二月庚午,大閱於宣 武觀。」

太康六年大閱于宣武觀。

按《晉書武帝本紀》,「太康六年十二月甲申,大閱於宣 武觀,旬日而罷。」 按《禮志》,武帝泰始四年九月,咸寧 元年,太康四年六年冬,皆自臨宣武觀,大閱眾軍,然 不自令進退也。自惠帝以後,其禮遂廢。

元帝太興四年詔左右衛諸營教習

按《晉書元帝本紀》。不載。 按《禮志》,「元帝太興四年。詔 左右衛及諸營教習依大習儀。作鴈羽仗。」

成帝咸和元年大閱于南郊

按《晉書成帝本紀》,「咸和元年十一月壬子,大閱於南 郊。」 按《禮志》,成帝咸和中,詔內外諸軍戲兵於南郊 之場,故其地因名鬥場。自後藩鎮桓庾諸方伯,往往 閱習,然朝廷無事焉。

文帝元嘉二十年閱武白下

按:《宋書文帝本紀》:元嘉二十年「二月甲寅,車駕於白 下閱武。」

元嘉二十五年宣武場「大蒐講武。」

按《宋書文帝本紀》,元嘉二十五年「春二月庚寅,詔曰: 安不忘虞,經世之所同;治兵教戰,有國之恆典。故服 訓明恥,然後少長知禁。頃戎政雖修,而號令未審,今 宣武場始成,便可剋日大習眾軍。當因校獵,肄武講 事。閏月己酉,大蒐於宣武場。三月庚辰,車駕校獵。」 按《禮志》,太祖在位,依故事肄習眾軍,兼用漢魏之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