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9 (1700-1725).djvu/3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勒載記》:「晉軍壽春,勒軍中大飢,聞汲郡向冰有眾 數千,壁于枋頭。勒將於棘津北渡,懼冰邀之,會諸將 問計,張賓進曰:如聞冰船盡在瀆中,未上枋內,可簡 壯勇者千人,詭道潛渡,襲取其船,以濟大軍。大軍既 濟,冰必可擒也。」勒從之,使支雄、孔萇等從文石津縛 筏潛渡,勒引其眾自酸棗向棘津。冰聞勒軍至,始欲 內其船,會雄等已渡,屯其壘門,下船三十餘艘以濟 其軍。令主薄鮮于豐挑戰,設三伏以待之。冰怒,乃出 軍。將戰而三伏齊發,夾擊攻之,又因其資,軍遂豐振。 《慕容垂載記》:垂引師伐翟釗于滑臺,次于黎陽津,釗 于南岸距守,諸將惡其兵精,咸諫不宜濟河。垂笑曰: 「豎子何能為,吾今為卿等殺之。」遂徙營就西津,為牛 皮船百餘艘,載疑兵列仗,溯流而上。釗先以大眾備 黎陽,見垂向西津,乃棄營西距。

《宋書武帝本紀》,「安帝隆安四年八月,以高祖為建武 將軍、下邳太守,領水軍追孫恩至鬱洲,復大破恩,恩 南走。十一月,高祖追恩於滬瀆及海鹽,又破之。」 《王鎮惡傳》:「高祖北伐,大軍次潼關,謀進取之計。鎮惡 請率水軍自河入渭,偽鎮北將軍姚疆屯兵涇上,鎮 惡遣毛德祖擊破之,直至渭橋。鎮惡所乘皆蒙衝小 艦,行」船者悉在艦內。羌見艦泝渭而進,艦外不見有 乘行船人。北土素無舟楫,莫不驚惋,咸謂為神。鎮惡 既至,令將士食畢,便棄船登岸。渭水流急,倏忽間,諸 艦悉逐流去。時姚泓屯軍在長安城下,猶數萬人。鎮 惡撫慰士卒曰:「卿諸人並家在江南,此是長安城北 門外,去家萬里,而舫乘衣糧,並已逐流去,豈復有求 生之計邪?唯宜死戰,可以立大功,不然,則無遺類矣。」 乃身先士卒,眾亦知無復還路,莫不騰踊爭先。泓眾 一時奔潰,即陷長安城。

《劉鍾傳》:「盧循逼京師,鍾率麾下距柵,身被重創,賊不 得入。循南走,鍾與輔國將軍王仲德追之。循先留別 帥范崇民以精兵高艦據南陵,夾屯兩岸,鍾自行覘 賊,天霧,賊鉤得其舸,鍾因率左右艦攻戶,賊遽閉戶 距之,鍾乃徐還,與仲德攻崇民,崇民敗走,鍾追討百 里,燒其船乘。」

《垣護之傳》:「護之遷宣威將軍,鍾離太守,隨王元謨入 河。元謨攻滑臺,護之以百舸為前鋒,進據石濟。石濟 在滑臺西南百二十里。及敵救至,又馳書勸元謨急 攻曰:『昔武皇攻廣固,死沒者亦眾。況事殊曩日,豈得 計士眾傷疲?願以屠城為急』。不從。元謨敗退,不暇報 護之。護之聞知,而敵悉已牽元謨水軍大艚,連以鐵」 鎖三重斷河,欲以絕護之路。河水迅急,護之中流而 下,每至鐵鎖,以長柯斧斷之,敵不能禁,唯失一舸,餘 舸並全。

《宗室臨川烈武王道規傳》:「桓元敗走,道規與劉毅、何 無忌追元,元西走江陵,留郭鈐、何澹之等固守盆口。 義軍既至,賊列艦距之,澹之空設羽儀旗幟於一舫, 而別在它船。無忌欲攻羽儀所在,眾悉不同曰:『澹之 必不在此舫,雖得無益也』。無忌曰:『澹之不在此舫,固 不須言也。既不在此,則戰士必弱。我以勁兵攻之,必 可擒也。擒之之日,彼必以為失其軍主,我徒咸謂已 得賊帥,我勇而彼懼,懼而薄之,破之必矣』。」道規喜曰: 「此名計也,往彼攻之,即擒此舫。」因鼓譟倡曰:「已斬何 澹之。」賊徒及義軍並以為然,因縱兵,賊眾奔敗,即克 盆口。

《南齊書高帝本紀》:「元徽二年,桂陽王休範舉兵於尋 陽,加太祖使持節、都督征討諸軍、平南將軍,治新亭 城。壘未畢,賊前軍已至,太祖方解衣高臥,以安眾心。 乃索白虎幡,登西垣,使寧朔將軍高道慶、羽林監陳 顯達、員外郎王敬則浮舸與賊水戰,自新林至赤岸, 大破之,燒其船艦,死傷甚眾。」

《梁書呂僧珍傳》:「高祖頗招武猛,士庶響從,會者萬餘 人。因命按行城西空地,將起數千間屋,以為止舍。多 伐林竹,沈於檀溪,積茅蓋若山阜,皆不乏用。僧珍獨 悟其旨,亦私具櫓數百張。義兵起,高祖夜召僧珍及 張弘策定議,明旦乃會眾發兵,悉取檀溪材竹,裝為 艛艦,葺之以茅,並立辦。眾軍將發,諸將果爭櫓,僧珍」 乃出先所具者,每船付二張,爭者乃息。

《張惠紹傳》:「義師起,次漢口,高祖使惠紹與軍主朱思 遠遊遏江中,斷郢魯二城運糧。郢城水軍主沈難當 帥輕舸數十挑戰,惠紹擊破,斬難當,盡獲其軍器。」 《韋叡傳》:「天監五年,叡攻魏軍。魏人先於邵陽洲兩岸 為兩橋,樹柵數百步,跨淮通道。叡裝大艦,使梁郡太 守馮道根、廬江太守裴邃、秦郡太守李文釗等為水 軍。」值淮水暴長,叡即遣之。鬥艦競發,皆臨敵壘,以小 船載草,灌之以膏,從而焚其橋。風怒火盛,煙塵晦冥, 敢死之士拔柵斫橋,水又漂疾,倏忽之間,橋柵盡壞。 而道根等皆身自搏戰,軍人奮勇,呼聲動天地,無不 一當百,魏人大潰。

《王僧辯傳》:「侯景反,王師次于南洲,賊帥侯子鑒等率 步騎萬餘人於岸挑戰,又以鵃舸千艘並載土,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