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9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一卷目錄

 車戰部彙考

  書經夏書甘誓

  詩經國風小戎 小雅六月 采𦬊

  周禮春官 冬官

  三才圖會周元戎圖說 秦小戎圖說 刀車圖說 絞車圖說 撞車圖說

  圖書編衝車圖 車上懸簾圖 伏郎機車圖 埋伏銃圖 威遠神銃之圖

戎政典第一百一卷

車戰部彙考

《書經》

《夏書甘誓》

「今予惟恭行天之罰,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

《左》車左左方,主射攻治也。治其職。

「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

《右車》右,勇力之士,執戈矛以退敵。

「《御非》其馬之正」,汝不恭命。

「《御》以正馬為政。」三者有失,皆不奉命。

《詩經》

《國風小戎》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 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小戎,兵車也。俴,淺收軫也。五,五束也。楘,歷錄也。梁輈,輈上勾衡也。一輈五束,束有歷錄。游環,靷環也。游在背上,所以禦出也。脅驅,慎駕具,所以止入也。陰,揜軌也。靷,所以引也。鋈,白金也。續,續靷也。文茵,虎皮也。暢轂,長轂也。騏,騏文也。左足白曰馵。此群臣之兵車,故曰「小戎。」游環在背上無常處。貫驂之外轡,以禁其出。脅驅者,著服馬之外脅,以止驂之入揜,軌在軾前垂輈上。鋈續,白金飾續靷之環。正義曰:兵車,兵戎之車,大小應同。而謂之小戎者,《六月》云:「元戎十乘,以先啟行。」元,大也。先啟行之車謂之大戎,從後行者謂之小戎。故箋申之云:「此群臣之兵車,故曰小戎。」言群臣在元戎之後故也。「俴」,淺,《釋言》文。收軫者,相傳為然,無正訓也。軫者,車之前後兩端之橫木也。蓋以為軫者,所以收斂所載,故名收焉。輈者,轅也。言五楘梁輈。五楘是轅上之飾,故以五為五束,言以皮革五處束之。「楘歷錄」者,謂所束之處,因以為文章歷錄,然歷錄,蓋文章之貌也。梁輈,輈上曲,勾衡,衡者,軛也。轅從軫以前稍曲而上,至衡則居衡之上而嚮下,勾之衡則橫居輈下,如屋之梁然,故謂之梁輈也。《考工記》云:「國馬之輈深四尺有七寸。」注云:「馬高八尺,兵車乘車,軹崇三尺有三寸,加軫與轐七寸。」又并此輈深,則衡高八尺七寸也。除馬之高,則餘七寸為馬頸之間也。是輈在衡上,故頸間七寸也。又解五是五道束之楘,則《歷錄》之稱。而謂之五楘者,以一輈之上有五束,每束皆有文章歷錄,故謂之五楘也。此言淺收,下言暢轂,皆謂兵車也。兵車言淺軫長轂者,對大車平地載任之車為淺為長也。《考工記》云:「兵車之輪,崇六尺有六寸,槨其漆內,而中詘之,以為之轂長。」注云:「六尺六寸之輪,漆內六尺四寸。」是為轂長三尺二寸。鄭司農云:「槨者度兩漆之內相距之尺寸。」是兵車之轂長三尺二寸也。《考工記》云:「車人為車柯,長三尺,轂長半柯。」是大車之轂長尺半也。兵車之轂比之為長,故謂之長轂。《考工記》又云:「輿人為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參分車廣,去一以為隧。」注云:「兵車之隧,四尺四寸。」鄭司農云:「隧謂車輿深也。」則兵車當輿之內,從前軫至後軫,唯深四尺四寸也。《車人》云:「大車牝服,二柯有參,分柯之二。」注云:「大車,平地載任之車。牝服長八尺,謂較也。」則大車之用內前軫至後軫,其深八尺。兵車之軫,比之為淺,故謂之淺軫也。人之升車也,自後登之,入于車內,故以深淺言之。名之曰隧。隧者,深也。鄭司農云:「隧讀如邃宇之邃。」是軫有深淺之義,故此言淺軫也。游環者,以環貫靷,游在背上,故謂之靷環也。貫兩驂馬之外轡,引轡為環所束,驂馬欲出,此環牽之,故所以禦出也。定本作「靷環。脅驅」者,以一條皮上繫于衡,後繫于軫,當服馬之脅,愛慎乘駕之具。驂馬雖入,則此皮約之,所以止入也。「陰掩軌」者,謂輿下三面材,以板木橫側車前,所以陰映此軌,故云「掩軌」也。靷者,以皮為之,繫于陰板之上,何則?此車衡之長,唯六尺六寸,止容二服而已。驂馬頸不當衡,別為二靷以引車,故云所以引也。《大叔于田》云:「兩服齊首,兩驂雁行。」明驂馬之首不與服馬齊也。襄十四年《左傳》稱「庾公差追衛獻公,射軥兩而還。」服虔云:「軥,車軛也。」兩軛又馬頸者,是一衡之下,唯有服馬二頸也。哀二年《左傳》稱郵無恤說己之御云:「兩靷將絕,吾能止之。」駕而乘材,兩靷皆絕,是橫軌之前,別有驂馬二靷也。《釋器》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