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9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太宗曰:「《春秋》荀吳伐狄,毀車為行,亦正兵歟奇兵。」歟

靖曰:「荀、吳用車法耳,雖舍車而法在其中焉。一為左 角,一為右角,一為前拒,分為三隊,此一乘法也,千萬 乘皆然。」臣按:《曹公新書》云:「攻車七十五人,前拒一隊, 左右角二隊,守車一隊,炊子十人,守裝五人,廄養五 人,樵汲五人,共二十五人,攻守二乘。凡百人,興兵十 萬,用車千乘,輕車二千」,此大率荀、吳之舊法也。又觀 漢魏之間軍制,五車為隊,僕射一人,十軍為師,率長 一人,凡車千乘,將吏二人,多多倣此。臣以今法參用 之,則跳盪騎兵也,戰鋒隊,步騎相半也;駐隊,兼車乘 而出也。臣西討突厥,越險數千里,此制未嘗敢易,蓋 古法節制,信可重也。

文獻通考

《車戰》

西麓周氏曰:「古者戰陳,士卒必與車乘相麗。《左傳》云: 『卒乘輯睦』。」「『公乘無人,卒列無長車,馳卒奔乘』。晉師先 偏後伍,亦為卒乘列。故毀車崇卒,必有自來,而古書 未有記戰騎者。要之,升陑入隧,山澗稠阻,非車所能 用,其必藉卒以濟,而未嘗不屬於車乘耳。武王革車 三百兩,虎賁三千人,自百夫長以上皆乘車,非車外」 又有虎賁之士也。《六韜》「均兵分車,步騎各有屬。險戰 之法,十車為聚,二十車為屯,前後相去二十步,左右 六步。」夫險形豈有相似者?乃與平地一概區截,已是 虛談。《易戰》「一車當步卒八十人,一騎當步卒八人,一 車當十騎;《險戰》:一車當步卒四十人,一騎當步卒四 人,一車當六騎。」夫車步騎相當,得勢者勝,安有定形? 不然,車之所蹂,騎之所馳,何止當幾人,而徒以易險 兩字對相裁減,不待知兵者知其繆也。戰騎,六國時 燕趙邊塞始用之,秦遂有騎卒將,曹操始為戰騎、陷 騎、遊騎之法。且云:「車徒常教以正,騎隊常教以奇。」此 書論戰騎翼其兩傍,掩其前後,全是後代裹陣拐子 馬事,非古法也。

陳氏《禮書》曰:「『祥車曠左,所以虛神位也。乘君之車,不 曠左,不敢虛君位也。左必式,不敢安君位也。蓋乘車 之禮,君處左,車右處右,僕處中,故造車者必慎於左, 《考工記》所謂『終日馳騁,左不揵』是也。乘車者不敢曠 左,所謂會同充革車』是也。器物不敢措之於左,《月令》 所謂『載耒耜于參,保介之御間』是也。後世魏公子虛」 左以迎侯生,秦皇虛左以迎太后,皆古之遺制耳,此 特乘車為然。若兵車,則馭者在左,戎右在右,將帥居 中。昔晉伐齊,郤克將中軍,解張御,鄭緩為右。郤克傷 矢,流血及屨,鼓音未絕,曰:「余病矣。」解張曰:「自始合而 貫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輪朱殷,豈敢言病?」夫郤克 傷矢而未絕鼓音,則將在鼓下矣。解張傷手而血殷 左輪,則御在車左矣。然此將帥所乘也。若士卒所乘, 則左人持弓,右人持矛,中人御,故《書》戒「左不攻於左, 右不攻於右。」御非馬之正,言左右而又言御,則御在 中可知也。《左傳》稱秦師過周北門,左右免胄而下,言 左右下,則御在中不下可知也。楚伯樂曰:「致師者,左 射以取。」是左人持弓也。欒鍼為晉侯右,曰:「寡君使鍼 持矛焉。」衛太子為簡子禱,曰:「蒯瞶不敢自佚,備持矛 焉。」是右人持矛也。蓋御無定位,右有常處,故將帥車 則御在左,士卒車則御居中。右人之持矛,雖將帥士 卒之車不同,而所居常在右,所職常持矛也。凡此三 者,皆乘車之法也。《太僕》:凡車旅田役,贊王鼓。王之乘 車有御與戎右,又有太僕,則四駟乘矣。春秋之時,侯 叔夏御莊叔,綿房甥為右,富父終生駟乘。杜預曰:「駟 乘,四人乘車。」

章氏曰:「車戰之法,每車用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行則以車為衛,居則以車為營。一車之間,又有倅車。 《春秋》如韓原之戰,輅秦伯將止之;鞍之戰,韓厥中御 而從齊侯;鄢陵之戰,郤至遇楚子,韓厥從鄭伯;邲之 戰,楚子乘廣以逐趙旃。用車以戰,而使敵人得與吾 元帥相接,則是環衛之車不設也。蓋古者車戰之法」, 前後整齊,必有護衛,前後行列,元帥未易動搖也。至 《春秋》列國用之,往往軍伍不整,而元帥每以車逐利, 混然左右,率無定法,故敵人得以及之。終春秋之世 致敗者,未有不由車戰之無法而輕動搖也。惟繻葛 之戰,二拒用事,若原繁、高渠彌以中軍奉公,未嘗輕 動搖,深得古法。

按:兵雖曰凶器,然古之以車戰,其坐作進退,整暇有 法,未嘗掩人之不備而以奇取勝也。故韓厥遇齊侯, 則奉觴加璧;郤至遇楚子,則免胄趨風。可以死則為 子犨之請矢,可以無死則為庾公之叩輪。所謂「殺人 之中又有禮焉。」雖春秋伯國之君臣,其志在於爭城 爭地,然於勍敵之人,初不迫於險固如此,至於用騎, 則雲合鳥散,輕進易退,於是車之雍容,不足以當其 徒之慓疾,遂至舍車而用徒。然彼長於徒,我長於車, 今舍我之長技而與之搏,是以兵予敵也。故必設覆 以誘之,未陳而薄之,然後可以取勝,而車戰之法廢 矣。秦漢以後之用兵,其戰勝攻取者,大概皆如鄭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