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0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完等數十人,其宮女皆為傕兵所掠奪,凍溺死者甚 眾。既到大陽,止于人家,然後幸李樂營。百官饑餓,河 內太守張楊使數千人負米貢餉。帝乃御牛車,因都 安邑。河東太守王邑奉獻綿帛,悉賦公卿以下,封邑 為列侯。拜胡才征東將軍,張楊為安國將軍,皆假節、 開府。其壘壁群豎,競求拜職,刻印不給,至乃以錐畫 之,或齎酒肉就天子燕飲。又遣太僕韓融至弘農,與 傕、汜等連和。傕乃放遣公卿百官,頗歸宮人婦女及 乘輿器服。初,帝入關,三輔戶口尚數十萬。自傕汜相 攻,天子東歸後,長安城空四十餘日,強者四散,羸者 相食,二三年間,關中無復人跡。

建安元年春二月韓暹攻董承秋七月車駕至洛陽八月曹操自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遷都許冬十一月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建安元年,「春正月癸酉,郊祀上 帝於安邑,大赦天下,改元建安。二月,韓暹攻衛將軍 董承。夏六月乙未,幸聞喜。秋七月,車駕至洛陽,幸故 中常侍趙忠宅。丁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己卯,謁太 廟。八月辛丑,幸南宮楊安殿。癸卯,安國將軍張楊為 大司馬,韓暹為大將軍,楊奉為車騎將軍。是時宮室」 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強兵,而委輸 不至,群僚饑乏。尚書郎以下自出採稆,或饑死牆壁 間,或為兵士所殺。辛亥,鎮東將軍曹操自領司隸校 尉、錄尚書事。曹操殺侍中臺崇、尚書馮碩等。封衛將 軍董承為輔國將軍,伏完等十三人為列侯。贈沮儁 為弘農太守。庚申,遷許都。己巳,幸曹操營。冬十一月 丙戌,曹「操自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百官總己以聽。」

按《董卓傳》,「建安元年春,諸將爭權,韓暹遂攻董承。」

承奔張楊,楊乃使承先繕修洛宮。七月,帝還至洛陽, 幸楊安殿。張楊以為己功,故因以楊名殿。乃謂諸將 曰:「天子當與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楊當出 扞外難,何事京師?」遂還野王楊奉亦出屯。梁乃以張 楊為大司馬,楊奉為車騎將軍,韓暹為大將軍,領司 隸校尉,皆假節鉞。暹與董承並留宿衛。暹矜功恣睢, 干亂政事。董承患之,潛召兗州牧曹操。操乃詣闕貢 獻,稟公卿以下,因奏韓暹張楊之罪。暹懼誅,單騎奔 楊奉。帝以暹、楊有翼車駕之功,詔一切勿問。於是封 衛將軍董承、輔國將軍伏完等十餘人為列侯,贈沮 儁為弘農太守。曹操以洛陽殘荒,遂移帝幸許。楊奉、 韓暹欲要遮車駕不及,曹操擊之。 按《袁紹傳》,興平 二年,拜紹右將軍。其冬,車駕為李傕等所追於曹陽, 沮授說紹曰:「將軍累葉台輔,世濟忠義。今朝廷播越, 宗廟殘毀,觀諸州郡雖外託義兵,內實相圖,未有憂 存社稷卹人之意。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 駕,即宮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稸士馬以討不庭,誰 能禦之?」紹將從其計。潁川郭圖、淳于瓊曰:「『漢室陵遲, 為日久矣,今欲興之,不亦難乎!且英雄並起,各據州 郡,連徒聚眾,動有萬計,所謂秦失其鹿,先得者王』。今 迎天子,動輒表聞,從之則權輕,違之則拒命,非計之 善者也。」授曰:「今迎朝廷,于義為得,於時為宜。若不早 定,必有先之者焉。夫權不失幾,功不厭速,願其圖之。」 帝立既非紹意,竟不能從。

按《三國魏志太祖本紀》,「興平二年,長安亂,天子東遷, 敗于曹陽,渡河幸安邑。建安元年春正月,太祖將迎 天子,諸將或疑,荀彧、程昱勸之,乃遣曹洪將兵西迎。 衛將軍董承與袁術將萇奴拒險,洪不得進。天子拜 太祖建德將軍。夏六月,遷鎮東將軍,封費亭侯。秋七 月,楊奉、韓暹以天子還洛陽,奉別屯梁。太祖遂至洛」 陽,衛京都,暹遯走。天子假太祖節鉞,錄尚書事。洛陽 殘破,董昭等勸太祖都許。九月,車駕出《轘轅》而東,以 太祖為大將軍,封武平侯。自天子西遷,朝廷日亂,至 是,宗廟社稷,制度始立。天子之東也,奉自梁欲要之, 不及。冬十月,公征奉,奉南奔袁術,遂攻其梁屯,拔之。

按:《魏志荀彧傳》:「建安元年,太祖擊破黃巾漢獻帝。」

自河東還洛陽,太祖議奉迎都許。或以山東未平,韓 暹、楊奉新將天子到洛陽,北連張、楊,未可卒制。彧勸 太祖曰:「昔高祖東伐,為義帝縞素,而天下歸心。自天 子播越,將軍首唱義兵,徒以山東擾亂,未能遠赴關 右,然猶分遣將帥,蒙險通使,雖禦難干外,乃心無不 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志也。今車駕旋軫,義士 有存本之思,百姓感舊而增哀,誠因此時奉主以從 民望,大順也;秉至公以服雄傑,大略也;扶弘義以致 英俊,大德也。天下雖有逆節,必不能為累,明矣。韓暹、 楊奉其敢為害?若不時定,四方生心,後雖慮之無及。」 太祖遂至洛陽,奉迎天子都許。

建安三年,曹操擊呂布於徐州,斬之。復破張繡軍於 安眾。

按《後漢書獻帝本紀》:「夏四月,呂布叛。冬十二月癸酉, 曹操擊呂布於徐州,斬之。」 按《呂布傳》,「布字奉先,五 原九原人也。以弓馬驍武給并州刺史丁原為騎都 尉。原屯河內,以布為主簿,甚見親待。靈帝崩,原受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