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0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因舉兵而伐之。」王曰:「寡人敬聞命矣。」乃拜范睢為客 卿,謀兵事。卒聽范睢謀,使五大夫綰伐魏,拔懷。 赧王四十九年,秦拔魏邢丘。

按《史記范睢傳》:「秦拔邢丘。客卿范睢復說昭王曰:『秦、 韓之地形,相錯如繡。秦之有韓也,譬如木之有蠹也, 人之有心腹之病也,天下無變則已,天下有變,其為 秦患者孰大於韓乎?王不如收韓』。」昭王曰:「『吾固欲收 韓,韓不聽,為之柰何』?對曰:『韓安得無聽乎?王下兵而 攻滎陽,陽、鞏、成皋之道不通,北斷太行之道,則上黨 之師不下,王一興兵而攻滎陽,則其國斷而為三。夫 韓見必亡,安得不聽乎?若韓聽而霸事因可慮矣』。」王 曰:「善。」且欲發使於韓。 按《魏世家》,齊楚相約而攻魏, 魏使人求救于秦,冠蓋相望也,而秦救不至。魏人有 唐睢者,年九十餘矣,謂魏王曰:「老臣請西說秦王,令 兵先臣出。」魏王再拜,遂約車而遣之。唐睢到,入見秦 王。秦王曰:「丈人芒然乃遠至此,甚苦矣。夫魏之來求 救數矣,寡人知魏之急已?」唐睢對曰:「大王已知魏之 急而救不發者,臣竊以為用策之臣無任矣。夫魏,一 萬乘之國也,然所以西面而事秦,稱東藩,受冠帶,祠 《春秋》者,以秦之彊足以為與也。今齊楚之兵已合於 魏郊矣,而秦救不發,亦將賴其未急也。使之大急,彼 且割地而約從,王尚何救焉?必待其急而救之,是失 一東藩之魏而彊二敵之齊、楚,則王何利焉?」於是秦 昭王遽為發兵救魏,魏氏復定。魏王以秦救之故,欲 親秦而伐韓以求故地。無忌謂魏王曰:「秦貪戾,好利 無信,不識禮義德行,苟有利焉,不顧親戚兄弟,若禽 獸耳。此天下之所識也,非有所施,厚積德也。故太后 母也,而以憂死;穰侯舅也,功莫大焉,而竟逐之;兩弟 無罪,而再奪之國。此於親戚若此,而況於仇讎之國 乎?今王與秦共伐韓,而益近秦患,臣甚惑之。而王不 識則不明,群臣莫以聞則不忠。今韓氏以一女子奉 一弱主,內有大亂,外交彊、秦、魏之兵,王以為不亡乎? 韓亡,秦有鄭地,與大梁鄰,王以為安乎?王欲得故地。 今負彊秦之親,王以為和乎?秦非無事之國也,韓亡 之後,必將更事,更事必就易與利,就易與利,必不伐 楚與趙矣。是何也?夫越山踰河,絕韓上黨而攻彊、趙, 是復閼與之事,秦必不為也。」若道河內,倍鄴、朝歌,絕 漳、滏水,與趙兵決於邯鄲之郊,是知伯之禍也。秦又 不敢伐楚,道涉山谷,行三千里而攻冥阨之塞,所行 甚遠,所攻甚難,秦又不為也。若道河外,倍大梁,右蔡, 左召陵,與楚兵決於陳郊,秦又不敢。故曰:「秦必不伐 楚與趙矣,又不攻衛與齊矣。」夫韓亡之後,兵出之日, 非魏無攻已。秦固有懷、茅、邢丘,城垝津以臨河內,河 內共、汲必危,「有鄭地,得垣雍,決滎澤水灌大梁,大梁 必亡。王之使者出過而惡安陵氏於秦,秦之欲誅之 久矣。秦葉陽、昆陽與舞陽鄰,聽使者之惡之,隨安陵 氏而亡之,繞舞陽之北以東臨許,南國必危,國無害 已。」夫憎韓不愛安陵氏可也;夫不患秦之不愛南國, 非也。異日者,秦在河西,晉國去梁千里,有河山以「闌 之,有周韓以間之。」從《林鄉》軍,以至于今,秦七攻魏,五 入囿中,邊城盡拔,文臺墮垂都,焚林木,伐麋鹿盡,而 國繼以圍。又長驅梁北,東至陶、衛之郊,北至平監,所 亡於秦者,山南、山北、河外、河內,大縣數十,名都數百, 秦乃在河西,晉去梁千里,而禍若是矣。又況於使秦 無韓,有鄭地,無河山而闌之,無周「韓而間之,去大梁 百里,禍必由此矣。異日者,從之不成也,楚、魏疑而韓 不可得也。今韓受兵三年,秦撓之以講,識亡不聽,投 質於趙。請為天下鴈行頓刃,楚、趙必集兵,皆識秦之 欲無窮也。非盡亡天下之國,而臣海內必不休矣。是 故臣願以從事王。王速受楚、趙之約,趙挾韓之質,以 存韓而求故地,韓必效之,此士民不勞而故地得,其 功多於與秦共伐韓,而又與彊秦鄰之禍也。夫存韓 安魏而利天下,此亦王之天時已。通韓上黨於共,甯, 使道安成,出入賦之,是魏重質韓以其上黨也。今有 其賦,足以富國,韓必德魏,愛魏重魏畏魏,韓必不敢 反魏,是韓則魏之縣也。魏得韓以為縣,衛、大梁、河外 必」安矣。今不存韓、二周、安陵必危,楚、趙大破,衛、齊甚 畏,天下西鄉而馳秦,入朝而為臣不久矣。

赧王五十年,秦攻趙,拔其三城。

按《史記趙世家》:「孝成王元年,秦伐我,拔三城。趙王新 立,太后用事,秦急攻之。趙氏求救於齊,齊曰:『必以長 安君為質,兵乃出』。太后不肯,大臣彊諫,太后明謂左 右曰:『復言長安君為質者,老婦必唾其面。左師觸龍 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之,入,徐趣而坐,自謝曰: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竊自恕,而恐太 后體之有所苦也,故願望見太后』。」太后曰:「老婦恃輦 而行。」曰:「食得毋衰乎?」曰:「恃粥耳。」曰:「老臣聞者,殊不欲 食。」乃彊步日三四里,少益嗜食,和於身也。太后曰:「老 婦不能。」太后不和之,色少解。左師公曰:「老臣賤息舒 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竊憐愛之。願得補黑衣之缺,以 衛王宮,昧死以聞。」太后曰:「敬諾。年幾何矣?」對曰:「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