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0 (1700-1725).djvu/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攝衽抱机,視膳於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聽朝也。魯 人投其籥,不果納,不得入於魯,將之薛,假途於鄒。當 是時,鄒君死,湣王欲入弔。夷維子謂鄒之孤曰:「天子 弔,主人必將倍殯棺,設北面於南方,然後天子南面 弔也。」鄒之群臣曰:「必若此,吾將伏劍而死。」固不敢入 於鄒。鄒、魯之臣,生則不得事養,死則不得賻襚,然且 欲行天子之禮於鄒、魯,鄒、魯之臣不果納。今秦萬乘 之國也,梁亦萬乘之國也,俱據萬乘之國,各有稱王 之名。睹其一戰而勝,欲從而帝之,是使三晉之大臣 不如鄒、魯之僕妾也。且秦無已而帝,則且變易諸侯 之大臣。彼將奪其所不肖而與其所賢,奪其所憎而 與其所「愛,彼又將使其子女讒妾為諸侯妃姬,處梁 之宮,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將軍又何以得故寵 乎?」於是新垣衍起,再拜謝曰:「始以先生為庸人,吾乃 今日知先生為天下之士也。吾請出,不敢復言帝秦。」 秦將聞之,為卻軍五十里。適會魏公子無忌奪晉鄙 軍以救趙,擊秦軍,秦軍遂引而去。於是,平原君欲封 魯連,魯連辭讓使者三,終不肯受。 按《平原君傳》,秦 圍邯鄲,趙使平原君求救,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 有勇力文武備具者二十人偕。平原君曰:「使文能取 勝則善矣,文不能取勝,則歃血於華屋之下,必得定。」 從而還。士不外索取於食客門下足矣。得十九人,餘 無可取者,無以滿二十人。門下有毛遂者,前自贊於 平原君曰:「遂聞君將合從於楚,約與食客,門下二十 人偕,不外索。今少一人,願君即以遂備員而行矣。」平 原君曰:「先生處勝之門下,幾年於此矣?」毛遂曰:「三年 於此矣。」平原君曰:「夫賢士之處世也,譬若錐之處囊 中,其末立見。今先生處勝之門下,三年於此矣。左右 未有所稱誦,勝未有所聞,是先生無所有也,先生不 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請處囊中耳。使遂蚤得 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平原君竟與 毛遂偕,十九人相與目笑之,而未發也。毛遂比至楚, 與十九人論議,十九人皆服。平原君與楚合從,言其 利害,日出而言之,日中不決。十九人謂毛遂曰:「先生 上。」毛遂按劍歷階而上,謂平原君曰:「從之利害,兩言 而決耳。今日出而言,從,日中不決,何也?」楚王謂平原 君曰:「客何為者也?」平原君曰:「是勝之舍人也。」楚王叱 曰:「胡不下吾,乃與而君言,汝何為者也?」毛遂按劍而 前曰:「王之所以叱遂者,以楚國之眾也。今十步之內, 王不得恃楚國之眾也。王之命懸於遂手,吾君在前, 叱者何也?」且遂聞湯以七十里之地王天下,文王以 百里之壤而臣諸侯,豈其士卒眾多哉?誠能據其勢 而奮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萬,此霸王之資 也。以楚之彊天下弗能當,白起小豎子耳,率數萬之 眾,興師以與楚戰,一戰而舉鄢郢,再戰而燒夷陵,三 戰而辱王之先人,此「百世之怨,而趙之所羞,而王弗 知惡焉。合從者為楚,非為趙也。吾君在前,叱者何也?」 楚王曰:「唯唯。誠若先生之言,謹奉社稷而以從。」毛遂 曰:「從定乎?」楚王曰:「定矣。」毛遂謂楚王之左右曰:「取雞 狗馬之血來。」毛遂奉銅盤而跪進之。楚王曰:「王當歃 血而定從,次者吾君,次者遂。」遂定從於殿上。毛遂左 手持盤血,而右手招十九人曰:「公相與歃此血於堂 下,公等《錄錄》,所謂因人成事者也。」平原君已定從而 歸。歸至於趙,曰:「勝不敢復相士。勝相士多者千人,寡 者百數,自以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於毛先生而失 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趙重於九鼎大呂。毛先生 以三寸之舌彊於百萬之師。勝不敢復相」士,遂以為 上客。平原君既返趙,楚使春申君將兵赴救趙,魏信 陵君亦矯奪晉鄙軍往救趙,皆未至。秦急圍邯鄲,邯 鄲急且降,平原君甚患之。邯鄲傳舍吏子李同說平 原君曰:「君不憂趙亡耶?」平原君曰:「趙亡則勝為擄,何 為不憂乎?」李同曰:「邯鄲之民,炊骨易子而食,可謂急 矣。而君之後宮以百數,婢妾被綺縠,餘粱肉,而民褐 衣不完,糟糠不厭;民困兵盡,或剡木為矛矢,而君器 物鍾磬自若。使秦破趙,君安得有此?使趙得全,君何 患無有!今君誠能令夫人以下編於士卒之間,分功 而作,家之所有盡散以饗士,士方其危苦之時,易德 耳。」于是平原君從之,得敢死之士三千人。李同遂與 三千人赴秦軍,秦軍為之卻三十里。會楚、魏救至,秦 兵遂罷,邯鄲復存。李同戰死,封其父為李侯。 按《魏 公子傳》,「魏公子無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異 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為信陵君。是時 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齊故,秦兵圍大梁,破魏華陽 下軍,走芒卯,魏王及公子患之。公子為人仁而下」士, 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 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當是時,諸 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餘年,公子與魏 王博,而北境傳舉烽,言趙寇至,且入界。魏王釋博,欲 召大臣謀。公子止王曰:「趙王田獵耳,非為寇也。」復博 如故。王恐,心不在博。居頃,復從北方來,傳言曰:「趙王 獵耳,非為寇也。」魏王大驚曰:「公子何以知之?」公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