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0 (1700-1725).djvu/3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竟留趙。趙王以鄗為公子湯沐邑。魏亦復以信陵奉 公子。

東周君元年秦取西周西周亡

按《史記》,「昭襄王五十一年,將軍摎攻韓,取陽城、負黍, 斬首四萬。攻趙,取二十餘縣,首擄九萬。西周君背秦, 與諸侯約,從將天下銳兵出伊闕攻秦,令秦毋得通 陽城。於是秦使將軍摎攻西周,西周君走來自歸,頓 首受罪,盡獻其邑三十六,城口三萬。秦王受獻,歸其 君於周。五十二年,周民東亡其器,九鼎入秦。周初亡」 《東周君》五年,燕伐趙,趙破燕軍,殺栗腹。

按《戰國策》: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為趙孝成王壽,酒 三日,反報曰:「趙民其壯者皆死于長平,其孤未壯,可 伐也。」王乃召昌國君樂間而問曰:「何如?」對曰:「趙四達 之國也,其民皆習於兵,不可與戰。」王曰:「吾以倍攻之, 可乎?」曰:「不可。」曰:「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 為趙可伐,遽起六十萬以攻趙。令栗腹以四十萬攻 鄗,使慶秦以二十萬攻代。趙使廉頗以八萬遇栗腹 於鄗,使樂乘以五萬遇慶秦於代。燕人大敗,《樂間》入 趙。

按《史記燕世家》:燕王使栗腹將而攻鄗卿,秦攻代,唯 獨大夫將渠謂燕王曰:「與人通關約交,以五百金飲 人之王,使者報而反攻之,不祥,兵無成功。」燕王不聽, 自將偏軍隨之。將渠引燕王綬止之曰:「王必無自往, 往無成功。」王蹴之以足,將渠泣曰:「臣非以自為為王 也。」燕軍至宋子,趙使廉頗將,擊破栗腹於鄗,破卿秦 樂乘於代。樂間奔趙,廉頗逐之五百餘里,圍其國。燕 人請和,趙人不許,必令將渠處和。燕相將渠以處和。 趙聽將渠解燕圍。

《東周君》六年,齊田單攻聊城。

按《史記魯仲連列傳》:燕將攻下聊城,聊城人或讒之 燕,燕將懼誅,因保守聊城不敢歸。齊田單攻聊城,歲 餘,士卒多死而聊城不下。魯連乃為書,約之矢以射 城中,遺燕將。書曰:「吾聞之,智者不倍時而棄利,勇士 不怯死而滅名,忠臣不先身而後君。今公行一朝之 忿,不顧燕王之無臣,非忠也;殺身亡聊城,而威不信 於齊,非勇也;功敗名滅,後世無稱焉,非智也。三者世 主不臣,說士不載,故智者不再計,勇士不怯死。今死 生榮辱,貴賤尊卑,此時不再至。願公詳計而無與俗 同。」且楚攻齊之南陽,魏攻平陸,而齊無南面之心,以 為亡南陽之害小,不如得濟北之利大,故定計審處 之。今秦人下兵,魏不敢東面,衡秦之「勢,成楚國之形。 危齊棄南陽,斷右壤,定濟北,計猶且為之也。且夫齊 之必決於聊城,公勿再計。今楚、魏交退於齊,而燕救 不至,以全齊之兵,無天下之規,與聊城共據期年之 敝,則臣見公之不能得也。且燕國大亂,君臣失計,上 下迷惑栗腹。以十萬之眾五折於外,以萬乘之國被 圍於趙,壤削主困,為天下僇笑,國敝而禍多,民無所 歸心。今公又以敝聊之民,距全齊之兵,是墨翟之守 也;食人炊骨,士無反外之心,是孫臏之兵也。能見於 天下。雖然,為公計者,不如全車甲以報於燕。車甲全 而歸燕,燕王必喜;身全而歸於國,士民如見父母,交 游攘臂而議於世,功業可明。上輔孤主以制群臣,下 養百姓,以資說士,矯國更俗,功名可立也。亡意亦捐 燕棄世,東游于齊乎?裂地定封,富比乎陶、衛,世世稱 孤,與齊久存,又一計也。此兩計者,顯名厚實也。願公 詳計而審處一焉。且吾聞之,規小節者不能成榮名, 惡小恥者不能立大功。昔者管夷吾射桓公,中其鉤, 篡也;遺公子糾不能死,怯也;束縛桎梏,辱」也。若此三 行者,世主不臣,而鄉里不通。鄉使管子幽囚而不出, 身死而不反於齊,則亦名不免為辱人賤行矣。臧獲 且羞與之同名矣,況世俗乎?故管子不恥身在縲絏 之中,而恥天下之不治;不恥不死公子糾,而恥威之 不信於諸侯。故兼三行之過而為五霸首,名高天下 而光燭鄰國。曹子為魯將,三戰三北,而亡地五百里。 鄉使曹子計不反顧,議不還踵,刎剄而死,則亦名不 免為敗軍禽將矣。曹子棄《三北》之恥,而退與魯君計, 桓公朝天下,會諸侯,曹子以一劍之任,枝桓公之心 于壇坫之上,顏色不變,辭氣不悖,三戰之所亡,一朝 而復之,天下震動,諸侯驚駭,威加吳越。若此二士者, 非不能成「小廉而行小節也,以為殺身亡軀,絕世滅 後,功名不立,非智也。故去感忿之怨,立終身之名,棄 忿悁之節,定累世之功,是以業與三王爭流,而名與 天壤相弊也。願公擇一而行之。」燕將見魯連書,泣三 日,猶豫不能自決。欲歸燕,已有隙,恐誅;欲降齊,所殺 擄于齊甚眾,恐已降而後見辱。喟然嘆曰:「與人刃我, 寧自刃。」乃自殺。聊城亂,田單遂屠聊城歸。

《東周君》七年秦取東周。

按《史記》,「莊襄王元年,大赦罪人,修先王功臣,施德厚 骨肉而布惠於民。東周君與諸侯謀秦,秦使相國呂 不韋誅之,盡入其國。秦不絕其祀,以陽人地賜周君, 奉其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