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2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戍兵佐守,就漳水造船,嚴以為備。公卿議者僉然,欲 遣騎五千,并假署司馬楚之、魯軌、韓延之等,令誘引 邊民。浩曰:「非上策也。彼聞幽州已南精兵悉發,大造 舟船,輕騎在後,欲存立司馬,誅除劉族,必舉國駭擾, 懼於滅亡。當悉發精銳,來備北境。後審知官軍有聲 無實,恃其先聚,必喜而前行,徑來至河,肆其侵暴,則 我守將無以禦之。若彼有見機之人,善設權譎,乘間 深入,虞我國虛,生變不難,非制敵之良計。今公卿欲 以威力攘賊,乃所以招令速至也。夫張虛聲而召實 害,此之謂矣。不可不思,後悔無及。我使在彼,期四月 前還,可待使至,審而後發,猶未晚也。且楚之之徒,是 彼所忌,將奪其國,彼安得端坐視之!故楚之往則彼 來,止則彼息,其勢然也。且楚之等瑣才,能招合輕薄 無賴,而不能成就大功,為國生事,使兵連禍結,必此 之群矣。臣嘗聞魯軌說姚興求入荊州,至則散敗,乃 不免蠻賊掠賣為奴,使禍及姚泓,已然之效。」浩復陳 天時不利於彼,曰:「今茲害氣在揚州,不宜先舉兵,一 也。午歲自刑,先發者傷,二也。日蝕滅光,晝昏星見,飛 鳥墮落;宿值斗牛,憂在危亡,三也。熒惑伏匿於翼、軫, 戒亂及喪,四也。太白未出,進兵者敗,五也。夫興國之 君,先修人事,次盡地利,後觀天時,故萬舉而萬全,國 安而身盛。今義隆新國,是人事未周也;災變屢見,是 天時不協也;舟行水涸,是地利不盡也。三事無一成, 自守猶或不安,何得先發而攻人哉?彼必聽我虛聲 而嚴,我亦乘彼嚴而動。兩推其咎,皆自以為應敵。兵 法當分災,迎受害氣,未可舉動也。」世祖不能違眾,乃 從公卿議。浩復固爭,不從。遂遣陽平王杜超鎮鄴,琅 邪王司馬楚之等屯潁川。於是賊來遂疾,到彥之自 清水入河,泝流西行,分兵列守南岸。西至潼關。世祖 聞赫連定與劉義隆懸分河北,乃治兵欲先討赫連。 群臣曰:「義隆猶在河中,舍之西行,前寇未可必剋,而 義隆乘虛,則失東州矣。」世祖疑焉,問計於浩。浩曰:「義 隆與赫連定同惡相招,連結馮跋,牽引蠕蠕,規肆逆 心,虛相唱和。」義隆望定進,定待義隆前,「皆莫敢先入。 以臣觀之,有似連雞,不得俱飛,無能為害也。臣始謂 義隆軍來,當屯住河中,兩道北上,東道向冀州,西道 衝鄴。如此則陛下當自致討,不得徐行。今則不然,東 西列兵,徑二千里,一處不過數千,形分勢弱。以此觀 之,儜兒情見,止望固河自守,免死為幸,無北度意也。」 赫連定殘根易摧,擬之「必仆。剋定之後,東出潼關,席 卷而前,則威震南極,江淮以北無立草矣。聖策獨發, 非愚近所及。願陛下西行勿疑。」平涼既平,其日宴會, 世祖執浩手以示蒙遜,使曰:「所云崔公,此是也。才略 之美,當今無比。朕行止必問,成敗決焉,若合符契,初 無失矣。」後冠軍將軍安頡軍還,獻南俘,因說南賊之 言云:「義隆敕其諸將,若北國兵動,先其未至,徑前入 河;若其不動,住彭城勿進,如浩所量。世祖謂公卿曰: 『卿輩前謂我用浩計為謬』。」驚怖固諫。常勝之家,始皆 自謂踰人遠矣,至於歸終,乃不能及。按《安頡傳》,劉 義隆遣將到彥之率眾寇河南,以援赫連定。世祖以 兵少,乃攝河南三鎮北渡,彥之列守南岸,至於衡關。 世祖西征赫連定,頡為冠軍將軍,督諸軍擊彥之,彥 之遣將姚縱夫渡河攻冶坂,頡督諸軍擊之,斬首三 千餘級,投水者甚眾。遂濟河攻洛陽,拔之,擒義隆將 二十餘人,斬首五千級。進攻虎牢,虎牢潰,義隆司州 刺史尹沖墜城死。又與琅琊王司馬楚之平滑臺,擒 義隆將朱修之、李元德及東郡太守申謨俘獲萬餘 人,乃振旅還京師。

神麚四年春正月,宋將《檀道濟》等率師救滑臺。二月, 安頡逆擊敗之。

按《魏書太武帝本紀》,神麚四年「春正月丙申,義隆將 檀道濟、王仲德從清水救滑臺,叔孫建、長孫道生拒 之,道濟等不敢進。二月,辛酉,安頡、司馬楚之平滑臺, 擒義隆將朱修之、李元德、申謨。丁丑,檀道濟、王仲德 東走,諸將追之,至歷城而還。三月庚戌,安頡獻義隆 俘萬餘人,甲兵二萬。」按《長孫道生傳》:「劉義隆遣將 到」彥之、王仲德寇河南以救定,詔道生與丹陽王太 之屯河上以禦之。遂誘義隆將檀道濟邀其前後,追 至歷城而還。按《王慧龍傳》:劉義隆將到彥之、檀道 濟等頻頓淮潁,大相侵掠,慧龍力戰,屢摧其鋒。彥之 與友人蕭斌書曰:「魯軌頑鈍,馬楚麤狂,亡人之中,唯 王慧龍及韓延之可為深憚。不意儒生懦」夫,乃令老 子訝之。劉義隆縱反間,云慧龍自以功高而位不至, 欲引寇入邊,因執安南大將軍司馬楚之以叛。世祖 聞曰:「此必不然,是齊人忌樂毅耳。」乃賜慧龍璽書曰: 「義隆畏將軍如虎,欲相中害,朕自知之。風塵之言,想 不足介意也。」劉義隆計既不行,復遣刺客呂元伯購 慧龍首二百戶,男絹一千匹。元伯偽為反間,來求屏 人有所論。慧龍疑之,使人探其懷,有尺刀。元伯叩頭 請死,慧龍曰:「各為其主也,吾不忍害此人。」左右皆言: 「義隆賊心未已,不殺元伯,無以制將來。」慧龍曰:「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