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3 (1700-1725).djvu/10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怒,罵曰:「腐儒,敢離間我父子!」遽令左右曳出斬之。 驤曰:「僕負王佐才,今日為愚人畫計,死固甘心,但家 有病妻,願同戮於市。」崇並殺之,表其事於太后,明無 他志。俄周祖為眾所推,降封贇湘陰公。崇遣使奉書 周祖,乞贇歸藩。使還,知贇已死,崇慟哭,為驤立祠,遂 即皇帝位,國仍號漢,仍稱乾祐年,改名旻。以子鈞為 太原尹,判官趙華、鄭珙為宰相,陳光裕為宣徽使。齎 重幣結契丹,自言與「周有隙,願如晉祖故事,約為父 子。」契丹主許之,遣政事令燕王耶律述軋上樞使高 勳策崇為大漢神武皇帝,自是數侵晉、絳。高平之敗, 崇單騎遁歸,由此喪氣,不敢復出師。顯德元年,崇卒, 鈞襲位。鈞舊名承鈞,後止名鈞。改元天會,以衛融為 相,段常為樞密使,蔚進掌親軍,子繼恩為太原尹。始 建七廟於漢祖舊第,號「顯聖宮」,潛結江南、西川為外 援。六年冬,鈞結契丹侵周。明年正月,周恭帝命太祖 北征,至陳橋驛,眾推戴太祖即位,鈞與契丹兵皆遁 去。是夏,李筠以上黨叛,令判官囚監軍周光遜等送 於鈞,稱臣求援。鈞自至太平驛與筠會,遣其宣徽使 盧贊將騎數千隨筠入寇,又遣其河陽節「度范守圖 援之。及太祖親討,前軍石守信、高懷德破筠眾於澤 州,獲守圖,殺鈞兵數千。鈞之沙谷砦,又為折德扆所 破,斬首五百級。」九月,昭義李繼勳率師入鈞平遙,擄 獲甚眾。按《李重進傳》,「重進,其先滄州人,周太祖之 甥福慶長公主之子也。生於太原,晉天福中,仕為殿 直。漢初,從周祖征河中。廣順初,遷內殿直都知,領泗 州刺史,改小底都指揮使。二年,改大內都點檢,權侍 衛馬步軍都軍頭、領恩州團練使,遷殿前都指揮使。」 三年,加領泗州防禦使。顯德初,領武信軍節度。重進 年長於世宗,及周祖寢疾,召重進受顧命,令拜世宗, 以定君臣之分。世宗嗣位,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 候,從世宗征劉崇,戰於高平,不利,大將樊愛能、何徽 以其眾遁,唯重進與白重贊勒兵不動。既而太祖先 以麾下犯敵,重贊繼領所部力戰,世宗躬率衛兵合 勢,周師復振,崇遂大敗。以功領忠武軍節度。及進討 太原,又為行營馬步軍都虞候。師還,加同中書門下 平章事,改歸德軍節度,兼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世 宗親征淮南,命重進將兵先赴正陽。俄聞李穀攻壽 春不克,退保正陽,促重進兵助之。吳人以穀退為懼, 乃發兵三萬餘,旌旗輜重,亙數百里,又發戰櫂二百 艘,以張斷橋之勢。列陣鼓譟而北,橫布拒馬以萬數, 皆貫以利刃,維以鐵索。又刻木為戰形,立陣前,號「捷 馬牌。」皮囊貯鐵蒺藜,以布戰地。時周師未朝食,吳師 奄至,周師望其陣,皆笑之。宣祖領前軍,與重進、韓令 坤合勢擊之,一鼓而敗,斬首萬餘級,追奔二十餘里, 殺大將劉彥貞,擒裨將盛師朗數十人,降二千人,獲 戈甲三十萬。世宗大悅,詔書褒諭,即以重進代穀為 行營招討使,賜襲衣、金帶、玉鞍、名馬。三年,以重進為 廬、壽等州招討使。時李繼勳駐壽春,重進駐軍城北, 聞城南洞屋為淮人所焚,將議退軍。會太祖自六合 歸,道出壽州,因駐師旬餘,重進倚以為援,兵威復振。 吳人大懼,以重進色黔,號「黑大王。」張永德屯下蔡,與 重進不協。永德每宴將吏,多暴重進短後,乘醉謂重 進有奸謀,將吏無不驚駭。永德密遣親信乘驛上言, 世宗不之信,亦不介意。二將俱握重兵,人情益憂恐。 重進遂自壽陽單騎直詣永德帳中,命飲酒親酌,謂 永德曰:「吾與公皆國家肺腑,相與戮力,同獎王室,公 何疑我之深也?」永德意解,三軍皆安。李景知之,密令 人齎蠟書誘重進,啗以厚利,重進表其事。時行濠州 刺史齊藏珍亦說重進,世宗知之,假他事誅藏珍,詔 重進夾淮城正陽、下蔡,既成,上其圖,俄又取淮兵二 千餘於塌山北。時圍壽經年未下,吳遣將許文緽、邊 鎬等帥數萬泝淮來援。文緽維舟淮南,據紫金山。山 距壽數里,設十餘砦,連亙相望,與城中烽火相應。又 南築夾道,將抵壽為饋路。重進伺其城北展砦,出兵 擊之,敗五千餘眾,奪二砦,獲器甲甚眾。世宗幸壽,宴 從官,召重進賜戎服、玉帶、金銀器、繒綵、鞍勒馬。及克 壽,錄功,加檢校太傅兼侍中,又改天平軍節度,仍為 招討使。四年,攻取濠州南關城,其團練使郭廷謂以 兵萬餘降,獲糧數萬斛。從平楚州,命先還揚州。五年, 世宗在迎蠻,遣重進將兵赴廬州。會李景請畫江為 界,世宗遂還,留重進戍守,景遣人以牛酒來犒,俄乃 還鎮。六年,世宗北征,次博州,重進來朝,賜宴行宮,即 命將兵先趣北面。及世宗駐瓦橋關,重進與諸將率 師而至。時關南已平,議進取幽州,會世宗不豫而止。 即命率所部趣河東,次百井路,敗并人五千餘,斬二 千餘級。恭帝嗣位,加檢校太尉,改淮南道節度。太祖 即位,以韓令坤代為侍衛都指揮使,加重進中書令。 既而移鎮青州,加開府階。重進與太祖俱事周室,分 掌兵柄,常心憚太祖。太祖立,愈不自安,及聞移鎮,陰 懷異志。太祖知之,遣六宅使陳思誨齎賜鐵券,以安 其心。重進欲治裝隨思誨入朝,為左右所惑,猶豫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