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4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懷遠城趨得勝砦至羊牧隆城,出敵之後,諸砦相距 纔四十里,道近糧餉便,度勢未」可戰,則據險設伏,待 其歸邀擊之。福引輕騎數千趨懷遠城、捺龍川,遇鎮 戎軍西路巡檢常鼎、劉肅,與敵戰於張家堡南,斬首 數百。夏人棄馬羊、橐駝佯北,懌引騎趨之,福踵其後。 諜傳步兵少,福等頗易之。薄暮,與懌合軍屯好水川, 觀英屯龍落川,相距隔山五里,約翌日會兵川口。路 既遠,芻餉不繼,士馬乏食已三日,追奔至籠竿城北, 遇夏軍,循川行,出六盤山下,距羊牧隆城五里結陣。 諸將方知墮敵計,勢不可留,遂前格戰。懌馳犯其鋒, 福陣未成列,賊縱鐵騎突之。自辰至午,陣動,眾傅山, 欲據勝地。俄伏發,自山背下擊,士卒多墜崖塹,相覆 壓,懌、肅戰死。敵分兵數千斷官軍後,福力戰,身被十 餘矢。有小校劉進者勸福自免,福曰:「吾為大將,兵敗 以死報國爾!」揮四刃鐵簡挺身決鬥,槍中左頰,絕其 喉而死。乃併兵攻觀,英。戰既合,王珪自羊牧隆城引 兵四千,陣於觀軍之西,渭州駐泊都監趙津將瓦亭 騎兵二千繼至。珪屢出略陣,陣堅不可破。英重傷,不 能視軍,敵兵益至,官軍遂大潰,英、津、「珪、傅皆死。」 按 《武英傳》,「英徙慶州柔遠砦。元昊寇延州,英主兵攻後 橋以分敵勢。擢內殿承制,環慶路駐泊都監,破黨平 族。又從任福破白豹城,遷禮賓副使,尋兼涇原行營 都監。與任福合諸將戰張家堡,斬首數十百,敵棄羊 馬偽遁,諸將皆趨利爭進,英以為前必有伏,眾不聽, 已而伏發。福等既敗,英猶力戰,自辰至申,矢盡遇害, 贈邢州觀察使。」 按《葛懷敏傳》,「慶曆二年,元昊寇鎮 戎軍,懷敏出瓦亭砦,督砦主都監許思純、環慶路都 監劉賀、天聖砦主張貴及緣邊都巡檢使向進、劉湛、 趙瑜等禦敵軍次安邊砦,給芻秣未絕,懷敏輒離軍, 夜至開遠堡北一里而舍。既而自鎮戎軍西南,又先 引從騎百」餘以前。承受趙正曰:「敵近不可輕進。」懷敏 乃少止。日暮,趨養馬城,與知鎮戎軍曹英及涇原路 都監李知和王保、王文、鎮戎軍都監李岳、西路都巡 檢使趙璘等會兵。聞元昊徙軍新壕外,懷敏議質明 襲之,乃命諸將分四路趨定州,砦劉湛、向進出西水 口,涇原路都監趙珣出蓮華堡,曹英、李知和出劉璠 堡,懷敏出定西堡。知和與英督軍夜發。翌日,湛進行, 次趙福堡,遇敵,戰不勝,保向家峽。懷敏使珣、英并鎮 戎軍西路巡檢李良臣、孟淵援之。俄報「敵已拔柵踰 邊壕。」懷敏入保定川砦,敵毀板橋,斷其歸路,別為二 十四道以過軍環圍之,又絕定川水泉上流以饑渴。 其眾。劉賀率蕃兵鬥於河西,不勝,餘眾潰去。懷敏為 中軍,屯塞門東偏,英等陣西北隅,敵自褊江三葉燮 會出,四面環之。先以銳兵衝中軍,不動,回擊英軍。會 黑風起東北,部伍相失,陣遂擾,士卒攀城堞爭入,英 面被流矢,仆壕中,懷敏部兵見之,亦奔駭。懷敏為眾 蹂躪幾死,輿致甕城,久之乃蘇。復選士據門橋,揮手 刃以拒入城者。趙珣等以騎軍四合禦敵,敵眾稍卻, 然大軍無鬥志。珣馳入勦,懷敏還軍中。是夕,敵聚火 圍城四隅,臨西北謼曰:「爾得非總管廳點陣圖者耶? 爾固能軍,乃入我圍中,今復何往?」夜四鼓,懷敏召曹 英、趙珣、李知和、王保、王文、許思純、劉賀、李良臣、趙瑜 計議,莫知所出,遂謀結陣走鎮戎軍。雞鳴,懷敏自諭 親軍左右及在後者「皆毋得動,平明從吾往安西堡。」 以英珣為先鋒,賀思純為左右翼,知和為殿,聽中軍 鼓,乃得行。至卯,鼓未作,懷敏先上馬,而大軍按堵未 動,懷敏周麾者再,將徑去。有執鞚者,勸不可,懷敏不 得已而還。使參謀郭京等取芻城中,未至,懷敏復上 馬,叱執轡者使去,不聽,拔劍且擊之,士遂散。懷敏驅 馬東南馳二百里,至長城,壕,路已斷,敵周圍之,遂與 諸將皆遇害。

慶曆二年三月,契丹遣使致書以求割地。四月,命富 弼報聘。十月,及契丹和。

按:《宋史仁宗本紀》:「慶曆二年三月己巳,契丹遣蕭英、 劉六符來致書求割地。夏四月庚辰,知制誥富弼報 使契丹。五月,契丹集兵幽州,聲言來侵,河北、京東皆 為邊備。秋七月癸亥,富弼再使契丹。九月乙丑,契丹 遣耶律仁先、劉六符持誓書來。冬十月丙辰,知制誥 梁適報使契丹。丙寅,契丹遣使來,再致誓書,報徹兵。」

按《富弼傳》:「慶曆二年,會契丹屯兵境上,遣其臣蕭」

英、劉六符來求關南地。朝廷擇報聘者,皆以其情叵 測,莫敢行。夷簡因是薦弼。歐陽修引顏真卿使李希 烈事,請留之,不報。弼即入對,叩頭曰:「主憂臣辱,臣不 敢愛其死。」帝為動色,先以為接伴。英等入境,中使迎 勞之,英託疾不拜。弼曰:「昔使北,病臥車中,聞命輒起。 今中使至而君不拜,何也?」英矍然起拜。弼開懷與語, 英感悅,亦不復隱其情,遂密以其主所欲得者告曰: 「可從從之,不然,以一事塞之足矣。」弼具以聞,帝唯許 增歲幣,仍以宗室女嫁其子。進弼樞密直學士,辭曰: 「國家有急,義不憚勞,奈何逆以官爵賂之?」遂為使報 聘。既至,《六符》,來館客,弼見契丹主問故,契丹主曰:「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