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5 (1700-1725).djvu/4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月。俄大舉至耀碑谷,兩軍相當。良臣慷慨誓諸將曰: 「今日之事,係國安危,勝則富貴可保,敗則身戮家亡。 苟能用命,縱死行間,不失忠孝之名。」眾聞,踴躍而前。 會大風揚沙,晝晦。良臣手刃數十人,賊勢沮。眾軍乘 勝擣之,賊大潰,獲阿藍台兒、渾都海殺之,西鄙輯寧。 捷聞,賜金虎符,權便宜都總帥。中統二年,火里叛,復 討平之。入覲賜燕,屢稱其功。良臣拜謝曰:「臣奉諸王 成算,何功之有?」世祖嘉其能讓,復賜金鞍、甲胄、弓矢, 轉同簽鞏昌路便宜都總帥。按《按竺邇傳》:中統元 年,世祖即位,親王有異謀者,其將阿藍荅兒、渾都海 圖據關隴。時按竺邇以老委軍於其子。帝遣宗王哈 丹、哈必赤阿曷馬西討,按竺邇曰:「今內難方殷,浸亂 關隴,豈臣子安臥之時耶?吾雖老,尚能破賊。」遂引兵 出刪丹之《耀碑》谷,從阿曷馬與之合戰。會大風,晝晦, 戰至晡,大敗之,斬馘無算。按竺邇與總帥汪良臣獲 阿藍荅兒、渾都海等。捷聞,帝錫璽書褒美。子國寶,從 攻阿藍荅兒有功。阿藍荅兒叛將火都據吐番之點 西嶺,國寶攝帥事討之。眾欲速戰,國寶曰:「此窮寇也, 宜少緩,以計破之。」遂以精兵襲其後。火都欲西走,國 寶據險要之,挑戰則斂兵自固。相持兩月,潛兵出其 不意,擒殺之。捷聞,賜弓矢金綺。按《特薛禪傳》,特薛 禪孫納陳,襲萬戶。及阿里不哥叛,中統元年,與諸王 北伐,以其子哈海、脫歡、斡羅陳等十人自從至於莽 來由失木魯,與阿里不哥之黨八兒哈八兒思等戰, 追北至孛羅克禿,復戰,自旦及夕,斬首萬級。

中統三年春二月,李璮反,詔諸王合必赤等總督諸 蒙古、漢軍討之。秋七月,李璮伏誅 按《元史世祖本紀》,中統三年正月丙戌,李璮質子彥 簡逃歸。二月己丑,李璮反,以漣、海三城獻於宋,盡殺 蒙古戍軍,引麾下趨益都。前宣撫副使王磐脫身走 至濟南驛,召磐,令姚樞問計,磐對,「豎子狂妄,即成擒 耳。」帝然之。甲午,李璮入益都,發府庫,犒其將校。辛丑, 李璮遣騎寇蒲臺。癸卯,詔發兵討之。甲辰,發諸蒙古、 漢軍討李璮。命水軍萬戶解成、張榮實、大名萬戶王 文幹及萬戶嚴忠範會東平,濟南萬戶張宏、歸德萬 戶邸浹、武衛軍砲手元帥薛軍勝等會濱棣。詔「濟南 路軍民萬戶張宏、濱棣路安撫使韓世安各修城塹, 盡」發管內民為兵,以備召。丙午,命諸王合必赤總督 諸軍,以不只愛不千及趙璧行中書省事於山東,宋 子貞參議行中書省事。以董源、高逸民為左右司郎 中,許便宜從事。真定、順天、河間、平灤、大名、邢州、河南 諸路兵皆會濟南。己酉,王文統坐與李璮同謀,伏誅, 仍詔諭中外。壬子,李璮據濟南。癸丑,詔「大名、洺磁、彰 德、衛輝、懷孟,河南真定、邢州,順天、河間、平灤諸路皆 籍兵守城。」丙辰,詔拔都抹台將息州戍兵詣濟南,移 其民於蔡州。東平萬戶嚴忠範留兵戍宿州及蘄縣, 以餘兵自隨。三月癸酉,命史樞、阿朮各將兵赴濟南, 遇李璮軍,邀擊大破之,斬首四千,璮退保濟南。戊寅, 萬戶韓世安率鎮撫馬興、千戶張濟民大破李璮兵 於高苑,獲其權府傳珪,賜濟民、興金符。詔以李璮兵 敗,諭諸路,禁民間私藏軍器。夏四月丙戌朔,大軍豎 柵鑿塹,圍璮於濟南。丁亥,詔博興、高苑等處軍民嘗 為李璮脅從者,並釋其罪。丁未,李璮遣柴牛兒招諭 部民盧廣,廣縛以獻,殺之。以廣權威州軍判,兼捕盜 官。乙卯,詔右丞相史天澤專征,諸將皆受節度。五月 庚申,築環城圍濟南,璮不復得出。詔撒吉思安撫益 都路百姓,各務農功,仍禁蒙古、漢軍剽掠。六月癸卯, 太原總管李毅、奴哥、達魯花赤戴曲薛等領李璮偽 檄傳行旁郡,事覺,誅之。秋七月甲戌,李璮窮蹙入大 明湖,投水中,不即死,獲之,并蒙古軍囊家伏「誅,體解 以徇。」按《李璮傳》,璮小字松壽,濰州人,李全子也。全 死,璮襲為益都行省,專制山東三十餘年。其前後所 奏凡數十事,皆恫疑虛暍,挾敵國以要朝廷,而自為 完繕益兵計。初以其子彥簡質於朝,而僭為私驛,自 益都至京師質子營。至是,彥簡遂用私驛逃歸,璮遂 反,以漣、海三城獻於宋,殲蒙古戍兵,引麾下吳舟艦 還攻益都。甲午,入之,發府庫以犒其黨,遂寇蒲臺。民 聞璮反,皆入保城郭,或奔竄山谷,由是自益都至臨 淄數百里寂無人聲。癸卯,帝聞璮反,遂下詔暴其罪。 甲辰,命諸軍討璮。己酉,以璮故,戮中書平章王文統。 壬子,璮盜據濟南。癸酉,命史樞、阿朮帥師赴濟南。璮 帥眾出掠輜重,將及城,官軍邀擊,大敗之,斬首四千 級,璮退保濟南。五月庚申,築環城圍之。甲戌,圍合。璮 自是不得復出,猶日夜拒守,取城中子女賞將士,以 悅其心,且分軍就食民家,發其蓋藏以繼,不足則家 賦之鹽,令以人為食。至是人情潰散,璮不能制,各什 伯相結縋城以出。璮知城且破,乃手刃愛妾,乘舟入 大明湖,自投水中,水淺不得死,為官軍所獲,縛至諸 王合必赤帳前,丞相史天澤言宜即誅之,以安人心。 遂與蒙古軍官囊家併誅焉。按《史樞傳》,三年,李璮 叛,據濟南,復從天澤往討之。城西南有六澗,亙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