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5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據黃陵渡。乃大發秦兵出函關,過虎牢;晉兵出太行, 踰黃河,俱會汴城下,首奪其外城。察罕帖木兒自將 鐵騎屯杏花營,諸將環城而壘,賊屢出戰,戰輒敗,遂 嬰城以守。乃夜伏兵城南,旦日,遣苗軍跳梁者略城 而東,賊傾城出追,伏兵鼓噪起,邀擊敗之。又令弱卒 立柵外城以餌賊,賊出爭之,弱卒佯走,薄城西,因突 鐵騎縱擊,悉擒其眾,賊自是益不敢出。八月,諜知城 中計窮食且盡,乃與諸將閻思孝、李克彝、虎林赤、賽 因赤荅忽、脫因不花、呂文完哲、賀宗哲、安童、張守禮、 伯顏、孫翥、姚守德、魏賽因不花、楊履信、《關關》等議,「各 分門」而攻。至夜,將士鼓勇登城,斬關而入,遂拔之。劉 福通奉其偽主,從數百騎出東門遁走。獲偽后及賊 妻子數萬,偽官五千,符璽、印章、寶貨無算,全居民二 十萬,軍不敢私,市不易肆。不旬日,河南悉定。獻捷京 師,歡聲動中外。以功拜河南行省平章政事,兼知河 南行樞密院事、陝西行臺御史中丞,仍便宜行事。詔 告天下。先是,中原亂,江南海漕不復通,京師屢告饑。 至是,河南既定,檄書達江、浙,海漕乃復至。

至正二十年五月,陳友諒稱帝。八月,詔察罕帖木兒 與孛羅帖木兒分治石嶺關南北。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十年春正月癸卯,大寧路陷。三 月戊子,田豐陷保定路。五月丁亥朔,陳友諒殺其偽 主徐壽輝於太平路,遂稱皇帝,國號漢,改元大義,回 駐江州。乙未,陳友諒遣羅忠顯陷辰州。六月己丑,命 孛羅帖木兒部將方脫脫守禦嵐、興保德州等處。詔 今後察罕帖木兒與孛羅帖木兒部將毋得互相越 境侵犯,所守汛地,因而讎殺。方脫脫不得出嵐、興州 境界,察罕帖木兒亦不得侵其地。」七月辛酉,命遼陽 行省參知政事張居敬討義州賊。孛羅帖木兒敗王 士誠於臺州。八月戊子,命孛羅帖木兒守石嶺關以 北,察罕帖木兒守石嶺關以南。乙未,永平路陷。九月, 賊陷孟州,又陷趙州,攻真定路。癸未,賊復犯上都,右 丞忙哥帖木兒引兵擊之,敗績。冬十月甲申朔,以張 良弼為湖廣行省參知政事,討南陽、襄樊。

至正二十一年,察罕帖木兒討平河南、山東諸賊田 豐、王士誠降,樞密老章討阿魯輝帖木兒,誅之 按《元史順帝本紀》:二十一年春正月「乙丑,河南賊犯 杞縣,察罕帖木兒討平之。丁卯,李思齊進兵平伏羌 縣等處。三月癸酉,察罕帖木兒調兵討永城縣,又駐 兵宿州,擒賊將梁綿住。五月癸丑,四川明玊珍陷嘉 定等路,李思齊遣兵擊敗之。」是月,李思齊受李武、崔 德等降。六月丙申,察罕帖木兒總兵討山東,發晉軍 「下井陘,出邯鄲,過磁、相、懷、衛,踰白馬津,發其軍之在 汴梁者繼之,水陸並進。」七月辛亥,察罕帖木兒平東 昌。是月,察罕帖木兒進兵復冠州。八月,偽漢陳友諒 據江州為都,至是退都武昌。是月,察罕帖木兒遣其 子擴廓帖木兒、閻思孝等,會關保、虎林赤等,將兵,由 東河造浮橋以濟,賊以二萬餘眾奪之。關保、虎林赤 且戰且渡,拔長清,討東平。東平偽丞相田豐遣崔世 英等出戰,大破之。乃遣使招諭田豐,豐降東平平令 豐為前鋒,從大軍東討棣州,俞寶降東平王士誠,東 昌楊誠等皆降,魯地悉定。「進兵濟南,劉珪降。遂圍益 都。九月戊午,楊翟王阿魯輝帖木兒伏誅。阿魯輝帖 木兒以宗親見天下盜賊並起,遂乘間隙,肆為異圖。 詔少保、知樞密院事老章率諸軍討之。老章遂敗其 眾,尋為部將同知太常禮儀院事脫驩所擒,送闕下, 詔誅之。壬戌,四川賊兵陷東川郡縣,李思齊調兵擊 之。」 按《察罕帖木兒傳》:「察罕帖木兒既定河南,乃以 兵分鎮關陝、荊襄、河洛、江淮,而重兵屯太行,營壘旌 旗,相望數千里。乃日修車船,繕兵甲,務農積穀,訓練 士卒,謀大舉以復山東。二十一年,諜知山東群賊自 相攻殺,而濟寧田豐降於賊。六月,察罕帖木兒乃輿 疾自陝抵洛,大會諸將,與議師期。發并州軍出井」陘, 遼、沁軍出邯鄲,澤、潞軍出磁州,懷、衛軍出白馬,及汴、 洛軍水陸俱下,分道並進,而自率鐵騎,建大將旗鼓, 渡孟津,踰覃、懷,鼓行而東,復冠州、東昌。八月,師至鹽 河,遣其子擴廓帖木兒及諸將等,以精卒五萬擣東 平,與東平賊兵遇,兩戰皆破之,斬首萬餘級,直抵其 城下。察罕帖木兒以「田豐據山東」久,軍民服之,乃遺 書諭以逆順之理,豐及王士誠皆降,遂復東平、濟寧。 時大軍猶未渡,群賊皆聚於濟南,而出兵齊河、禹城 以相抗。察罕帖木兒分遣奇兵,取間道出賊後,南略 泰安,逼益都,北徇濟陽、章丘,中循瀕海郡邑,乃自將 大軍渡河,與賊將戰於分齊,大敗之,進逼濟南城,而 齊河、禹城俱來降。南道諸將亦報捷。再敗益都兵於 好石橋,東至海濱,郡邑聞風皆送款。攻圍濟南三月, 城乃下詔,拜中書平章政事,知河南山東行樞密院 事,陝西行臺中丞如故。察罕帖木兒遂移兵圍益都, 環城列營凡數十,「大治攻具,百道並進。賊悉力拒守。 復掘重塹,築長圍,遏南洋河以灌城中。仍分守要害, 收輯流亡,郡縣戶口再歸職方」,號令煥然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