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3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四分,名曰「田盤弩。」頭面上鑲鹿角,長一寸七八分,厚 五分或四分,頭高一分,餘擔眼面上厚二分半。千觔 眼離托下一寸五分,尾梢用鹿角鑲箍,長五分,頭梢 尖如梭樣,面上滾圓狹些,下面亦狹「些,中則肥飽。」撥 機眼勿大,僅可容指,入口小內空,如卵殼形,長一寸, 眼離面一寸,如無一寸,恐開墊眼穿通,撥機眼中弩 發,墊落打指,此病當知。

造弩擔尺寸圖

造弩擔尺寸圖

造弩擔用竹說

柘桑之木,做擔不能久上,故取竹為之。其竹之質,各 產不同,有反力者,有無反力者,有剛而不斷者,有脆 而易斷者,有生蟲而不生蟲者。今取苗竹過三年者, 皮上有白粉霜,如東瓜皮上粉色同,大一尺二寸,節 要長而平正,如一字樣,毋得歪斜,細觀上下無蟲眼 損傷,上下相稱,無頭,大、中小,劈開厚者佳。可除根頭 「三四密節,不用破成四塊,照弩身眼大小,再取闊狹, 量計挂口寸數若干,擔長若干,為一擔式。」一二三擔 一樣長,中取一節,穿藏擔眼內,然兩頭仍各有一節, 可將第一擔為主,而第二擔亦取一節為中,兩頭之 節毋得與一擔之節相對。重三擔亦取中一節,兩頭 之節亦毋得與一二擔之節相對。重四擔五擔亦如 是。各檐兩頭節各要相離,皆毋得相重為妙。如節節 相對重,其擔易斷。一擔用竹之中梢薄者二三擔調 用,以根頭厚竹為六擔,名為「打擔。」如遇竹節相重,必 要截除取用,勿得惜竹。裁取長短,搭配成副,將竹青 面根頭輕鋸痕跡為記。臨做之時,認跡根梢,顛倒搭 配,不致有邊軟邊硬之病。再用磚石閣起竹檐,兩頭, 中用稻草火燻燒竹青去油,色黃為度,見兩頭微出 竹瀝即止。如火大色黃焦,易斷無用。如不燻,用石灰 水浸一七,曬乾用,則蟲不食。此法亦好。然俗云:「苗竹 去了油,力氣大似牛」,猶以燻者為佳。其竹取生在朝 陽地者用,生在背陰地者勿用。

造弩擔尺寸說

「一擔,長二尺三寸八分,中闊狹照依弩身擔眼為規, 兩邊微闊,擔稍稍狹,如腰子樣,盡鏟去竹黃」,擔之軟 硬,乃厚薄不均故也。以僅鏟去竹黃為則,勿過傷其 竹肉,則無厚薄之病。再用半邊員銼銼平,擔之中約 長六寸之間,鏟薄一半,留存一半。第二擔每頭比一 擔短二分,兩梢狹小四分。如不狹小,發箭抵弦,其弦 脫落,擔中六寸間亦鏟去一半,存留一半。第三擔每 頭比二擔短四分,兩梢更狹尖小,擔中六寸間亦鏟 去一半,存留一半。第四擔每頭比三擔短二寸四分。 自四擔以至五六擔,擔中不鏟薄,皆隨竹之厚薄制 造。兩梢闊狹,以三檐闊狹為規。第五擔每頭比四檐 短二寸一分,兩梢闊狹,以四擔為規。第六擔每頭比 五擔短二寸一分,名為「打擔。」兩梢闊狹,以五擔為規。 其木托以打擔闊狹為規。六塊擔之中闊狹皆照擔 眼為則,不能盡寫分寸。一擔兩梢盡處,橫開小槽,以 挂絆索上弦,緊挨梢尖,毋得留長,不可深。如深,上弦 傷擔,再挨槽邊開弦扣口。

鷂子擔說

歷來弩擔兩片入扣,中間雖挺硬有力,而兩梢不免 軟弱,故遣箭不遠。今新制用三片入扣,則四五六擔 漸長,中力、梢力皆均和,一二三擔原竹厚,今於中約 長六寸之間鏟去一半,存留一半穿入擔眼內,使中 陷低,而兩梢蹺起上弦,彎曲如鷹鷂兩翼飛展之形, 故以為名。

弩托圖

弩托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