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4 (1700-1725).djvu/1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北。延伯矜功負勝,遂倡議先驅伐木,別造大排,內為 鎖柱,教習彊兵,負而趨走,號為排城。戰士在外,輜重 居中。」

永平中,延伯轉後將軍、幽州刺史。蕭衍遣其左遊擊 將軍趙祖悅率眾偷據峽石,詔延伯為別將,與都督 崔亮討之。亮令延伯守下蔡,延伯與別將伊瓫生挾 淮為營。延「伯遂取車輪,去輞,削銳其輻,兩兩接對,揉 竹為緪,貫連相屬,並十餘道,橫水為橋,兩頭施大轆 轤,出沒任情,不可燒斫。既斷祖悅等走路,又令舟舸」 不通,由是衍軍不能赴救,祖悅合軍咸見俘擄。 《北史崔暹傳》,齊神武、高歡如鄴,群臣迎於紫陌,神武 握暹手勞之,賜暹馬,使騎之以從,且行且語。暹下拜, 馬驚走,神武親為擁之而受轡。

《隋書高熲傳》:「尉迴之起兵也,熲自請行至軍,為橋於 泌水。賊於上流縱大栰,熲預為木狗以禦之。既渡,焚 橋而戰,大破之。」

《堯君素傳》:「大業末,君素從驍騎大將軍屈突通拒義 兵於河東,時圍甚急,行李斷絕,君素乃為木鵝,置表 於頸,具論事勢,浮之黃河,沿流而下。河陽守者得之, 達於東都。」

《唐書兵志》:「折衝府置折衝都尉一人,左右果毅都尉 各一人,長史、兵曹別將各一人,校尉六人。士以三百 人為團,團有校尉。五十人為隊,隊有正。十人為火,火 有長。火備六馱馬。凡火具,烏布幕、鐵馬盂、布槽、鍤、钁、 鑿、碓、筐、斧、鉗、鋸皆一,甲床二,鎌二。隊具火鑽一,胸馬 繩一,首羈、足絆皆三。人具弓一、矢三十,胡祿、橫刀、礪 石、大觿、氈帽、氈裝、行縢皆一,麥飯九斗,米二斗,皆自 備,并其介胄、戎具藏於庫。有所征行,則視其入而出 給之。其番上宿衛者,惟給弓矢、橫刀而已。」

《和逢堯傳》:突厥默啜請尚公主,遣逢堯報可。默啜遣 貴近頡利來曰:「詔送金鏤鞍具,乃塗金,非天子意,雖 得公主,猶非實。」逢堯謂曰:「漢法重女婿而送鞍具,欲 安且久,不以金為貴,可汗乃貪金而不貴信耶?」 《薛延陀傳》:太宗時,統特勒入朝,帝以精刀寶鞭賜之 曰:「下有大過者,以我鞭鞭之。」

《裴行儉傳》:「行儉有賜馬及珍鞍,令史私馳馬,馬蹶壞 鞍,不加罪。」

《詞林海錯》:《天寶遺事》:「岐王有玉鞍一面,每至冬月則 用之。雖天氣嚴寒,而此鞍在坐,如溫火之器。」

姚元崇牧荊州,三年受代,吏民遮道不使去,所乘之 馬,鞭𩍐皆截留之,以表瞻戀。 《通鑑·唐紀》:谷從政謂李惟岳曰:「相公與幽州有隙,朱 滔兄弟常切齒於我,今天子必以為將,滔與我擊柝 相聞,計其聞命疾驅,若虎狼得獸也,何以當之?」 《唐書肅宗廢后張氏傳》:建寧王倓數短后於帝。上皇 在蜀,以七寶鞍賜后,而李泌請分以賞戰士,倓助泌 請,故后怨,卒被譖死。

《郭英義傳》:英義拜劍南節度使,肆志無所憚,教女伎 乘驢擊毬,鈿鞍寶勒及它服用,日無慮數萬費。 《王難得傳》:難得為河源軍使。吐蕃贊子郎支都者,恃 趫敏,乘名馬寶鈿鞍,略陣挑戰,甚閒暇,無敢校者。 《張建封傳》:建封來朝還鎮,德宗使左右以所持鞭賜 之曰:「卿節誼歲寒弗渝。」故用此為貺。

《通鑑唐紀》:「田令孜劫僖宗幸寶雞,黃門衛士從者纔 數百人,宰相朝臣皆不知。翰林學士承旨杜讓能宿 直禁中,聞之,步追乘輿,出城十餘里,得人所遺馬,無 羈勒,解帶繫頸而乘之,獨追及上於寶雞。」

《五代史。安重榮傳》,重榮使人為大鐵鞭以獻,誑其民 曰:「鞭有神,指人輒死,號鐵鞭郎君,出則以為前驅。」 《通鑑。宋紀》:南漢主劉鋹,性絕巧,嘗以珠結鞍勒,為戲 龍之狀,極其精妙,以獻。帝謂左右曰:「鋹好工巧,習以 成性,倘能以習巧之勤移於治國,豈至滅亡哉!」 《宋史。狄青傳》:青臨敵被髮,帶銅面具,出入賊中,皆披 靡莫敢當。

《兵志》:「咸平三年,相國寺僧法山,本洺州人,彊姓,其族 百口,悉為戎人所掠。至是願還俗隸軍伍,以效死力。 且獻鐵輪撥渾,重三十三斤,首尾有刃,為馬上格戰 具。詔補外殿直。」

《通鑑宋紀》:「韓世忠與兀朮相拒於鎮江,兀朮循南岸, 世忠循北岸,且戰且行。世忠艨艟大艦出金師前後 數里,擊柝之聲達旦。」

《宋史劉錡傳》:「錡授沿淮制置使,時順昌受圍,錡募五 百人夜斫其營。是夕天欲雨,電光四起,或請銜枚,錡 曰:『無以枚也』。命折竹為嘂,如市井兒以為戲者,人持 一以為號,直犯金營,電所燭則皆奮擊,電止則匿不 動,敵眾大亂。」

《文公談苑》:本朝呼延贊以武勇為衛士直長,自言受 國恩,誓不與契丹同生,遍刺其體作「赤心」,「『『殺契丹』字, 反其脣內,亦刺之。」韀鞍兵仗皆作「其』字。」 《通鑑·宋紀》:益都人楊安國,少無賴,以鬻鞍材為業,市 人呼為楊鞍兒,遂自名楊安兒。金人南侵,鞍兒時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