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4 (1700-1725).djvu/5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二百九十四卷目錄

 攻守諸器部彙考二

  武備志二守具 城制圖說 弩臺圖說 釣橋圖說 機橋圖說 雉圖說 懸

  眼圖說 重門大樓圖說 甕城券門圖說 騎城鋪圖說 牛馬牆圖說 墩堠圖說 五

  星池圖說 敵臺圖說 空心墩圖說

戎政典第二百九十四卷

攻守諸器部彙考二

《守具》

茅子曰:昔人云:「攻者難而守者易。」雖然,亦安可易言 也?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三軍之眾,環而攻之。夫至於 環而攻之,必其不能戰矣。故善為守者,使不得攻。張 巡之守睢陽也,力戰數十,城始受圍。夫至受圍之日, 彼氣日加,我氣日減。彼居生地,我居死地;資糧軍需, 彼可四掠,我日損而莫補。加兵求助,彼使命自如。我 「軍書符契仰息於敵」,以此言《易》,良未喻也。然古之善 守者,如郝昭、韋孝寬,質。蓋蘇文輩較力則眾寡懸 殊,較智則變化難測,而談笑應變,卒不致困。夫百萬 之眾,環阻於外,非待簡銳而後先登也。攻者綽然於 進退,守者尺寸之難弛,兼之曠日累月,暮氣之疲,支 體之怠,日蹈危機,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軍 需器具,日就匱乏,若不因於敵則坐而可竭,其所將 而臨我者,又老諳難欺,而必欲藉資於彼,非天下之 至變,其孰能與於此?「智相齊則巧日生,攻者猶可從 容酌劑,而應者必在倉卒,精神所先,資具亦備」,非天 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三言者,夫子之所以贊《易》 也。我以言乎守,可矣,乃權衡今古,以列五門:曰「城制」, 志本也;曰「約束」,志齊也;曰「需備」,志資也;曰「措應」,志變 也;曰「器式。志,用也。聖者作之,明者述之,觀於此而思 過半矣。雖然,古之善守者,莫墨翟若也,而其五十六 法,今皆不可用。後之視今,不猶今之視昔耶?《易》曰:『參 伍以通其變,遂成天下之文』。」知此者可與言矣。

《城制》

《茅子》曰:「夫天下皆城也,然城之制,其善者寡也。故我 備講築城之法,而臺墩附之。」

《太白陰經》曰:先王之制,大都不過三國之一,中都不 過五之一,下都不過九之一,故曰「都城過百雉,國之 害也。」今諸侯之城方,兩京之闊狹,合五之一,其高下 為邊城虞守,不可制節。夫城下闊與高倍,上闊與下 倍。城高五丈,闊二丈五尺,上闊一丈二尺五寸,高下 闊狹,以此為准。料功以下闊加上闊,得三丈七尺五 寸,半之得一丈八尺七寸五分。以高五丈乘之一尺 之城積數,得九十二丈七尺五寸。每一功日築土二 丈,計功四十六人。日築城一丈七尺五寸一步,計役 功二百七十八人。餘土五尺,一百步,計功二萬七千 八百二十五人。餘土一丈一里,計功十萬一百七十 人。餘土一丈,土率一里,則十里可知。其草二負蕢,並 計二丈土之功。其羊馬城下壕內,築高八尺,上置女 牆,計功準上。有鑿壕法,壕面闊二丈,深一丈,底闊一 丈。以面闊加底闊,積數三丈半之,得數一丈五尺。以 深一丈乘之,鑿壕一尺,得數一十五丈。每一功日出 土三丈一尺,計功立人一步,計功三十人。一里,計功 一萬八百人。一里為率,則百里可知也。有弩臺法,臺 高下與城等,去城有百步,臺相去亦如之。下闊四丈, 高五尺,上闊二丈,建女牆。臺內通闊道,安屈膝梯,人 上便捲收。中設氈幕,置弩手五人,備乾糧水火。敵近 壘,則攢弩射其首將。

《武經總要》曰:「古法曰:三里之城,萬家守之足矣。今若 遇敵逼近,人力不暇者,即且約容一軍人馬。如築於 閒時,須稍寬闊,作四門、二關、二閉,門外築甕城。城外 鑿壕,去大城約十步,上施釣橋。壕之內岸築羊馬城, 去大城約十步。凡城上皆有女牆,每十步及馬面皆 上設敵棚、敵團、敵樓、甕城。」敵團城角也有戰棚,棚樓之上 有曰「露屋。」城門重門,閘版鑿扇。城之外,四面有弩臺。 自敵棚至城門,常設兵守,以觀候敵人。圖形於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