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1 (1700-1725).djvu/9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洪恩,出自

上裁其名下未完銀七萬一千四百兩,仍交與該旗。

照追解部。至於《祖文》明稱:「伊子祖彰現任安化縣知縣,祖彧係候選知縣,准與外用,二子數年所得火耗代伊完銀之處,毋庸議奉。」

旨:「祖文明著免死,枷號兩個月,鞭一百,餘依議。」

《工部則例》
康熙四十四年五月一工部題為請

旨事。該臣等會議得、「先經河道總督張、將前任河臣」

「董于等任內各案工程應追未完銀一百一十四萬餘兩請照西安捐補之例,令內外旗漢官員軍民人等仍照前河臣于題准捐工條例徑赴工部具呈,照應捐土方折交銀兩在部完納俟捐補完日即行停止」 等因具題。九卿會議以欠帑人員款項不一應令該督逐一查明造冊具題。到日再議去後。今據該督疏稱:「各案共欠銀一百一十四萬九千五百七十八兩零,委係年歲久遠,屢追難完,徒滋案牘之煩,究無完項之實。莫若照例捐補,庶帑金不致虛懸」 等因。造冊前來。查冊開筆帖式德祿等二十一員應追領帑辦料未繳銀八萬八千一百三十五兩;候選州同王儼等四十六員應追領帑全未做工「銀一萬六百九十一兩零。原任淮揚道薛晉等二十七員,應追領帑做工未完銀一十二萬六千八百一十二兩零。候選縣丞伊應詔等九百九員,應追所欠不足土方樁木等項銀九萬一千三十二兩零。原任刑部員外郎岳洛等一百二十五員,應追透領併應繳木植等銀五萬一千一百兩零。候選知縣佟世京等六員,應追節省未完銀一萬一千七百一十七兩零;原任管河道馮佑等一百五十四員,應賠沖決工程併樁木等銀七十七萬八十八兩零。」 查以上領帑承修各官共一千二百八十八員,共應追銀一百一十四萬九千五百七十餘兩。此銀俱係各員承帑修領,所欠未完并誤工「追賠之項,自應於欠帑各員名下嚴追完項,與陝西原捐人員不能完納,准與伊等親族頂補之例不同。且于成龍題請捐工,原因河工敝壞,錢糧浩繁,是以議定《條例》,令效力人員照例捐修,並非承修人員領帑誤工,故令人員捐銀補項。況此端一開,則現在承修人員皆希圖領帑,冀倖他人捐補,人人效尢。必致貽誤河工。應將該督所請頂補之處無庸議。再查此項欠帑人員雖屢年檄催交完甚少」 皆因河官慮承催逾限處分俱咨回旗籍催追各員又以河工扣算未清又赴河工以致輾轉遲延。庫帑終懸相應將現經《冊開》八旗人員已經咨回本旗者工部行文八旗定限一年照數嚴追完繳河庫。如限內不完,該都統、副都統將欠帑人員並督追之參領,承追之佐領、驍騎校、小撥什庫題參到日,將都統、副都統等一併交與該部,嚴加議處。其直隸各省人員,有已經總河咨回各本籍者,令總河張行文該督撫督催。其現在河工者,不論旗籍,即著落總河嚴催,毋得借端咨回旗籍,以卸河官催追之責。此等追取銀兩俱定限一年照數追完,交還河庫。如限內不完,該督撫將欠帑人員并承追之河官并府州縣官及督催司道等官題參到日將該督撫一併交與該部嚴加議處。又查《帑金糜費各案》內有例應馮佑與疏防各官均賠之項,屬工部覆推均賠。乃該督堅以各官回籍「陞任」 為詞,並不定數分追。又查佟世祿時家馬頭案內應追銀兩,經總督阿等審明具題,工部議處。應追銀七萬六千二百六十一兩,著落佟世祿、張弼、王謙三股均賠。奉。

旨:「依議欽遵」在案。該督並不將此項銀兩扣出,亦混。

入一百一十四萬餘兩之內概稱年遠難追殊屬不合。相應亦定限一年著佟世祿張弼王謙完庫。如限內不完一併嚴加議處。又此一千二百八十八員或係監修。或係領帑承修。其各員名下、尚有分修名色人員。如監修承修各官內有人亡產絕者照例著落分修各官攤賠可也。奉

旨:「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