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2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東有樓曰「望海」,北有樓曰「望山。」窩鋪百四十。後水齧 城下,守張濂築二壩攔之。僉事萬民英又因北城外 濠盤石不能通水,建小城樓,臨濠圍以木柵,築馬羊 牆以為防守。順治十五年改築,依關東式,為垛子二 千三百一十箇,月城垛子二百零五箇,通共垛子二 千五百十五箇,每個長七尺、厚三尺、寬一丈五尺,垛 口寬一尺八寸。康熙四年,改修城上窩鋪為九十四 座。晉江縣附郭。

南安縣城池 在府城西十五里。舊無城。明嘉靖間, 知縣夏汝礪始甃石為城。門四,各有樓,有月城,覆以 營房。周圍七百七十四丈有奇,堞二千二十四,敵樓 七,窩鋪三十六,開城濠二百餘丈。環城添設灣角樓 四座。崇禎十四年,知縣韋克濟增高二尺。

惠安縣城池 在府城東北五十里。舊無城,明知縣 俞文進築。周圍九百八十六丈五尺,基廣一丈二尺, 高一丈九尺,堞一千七百有奇,內外甃磚,為門四。後 署縣李時芳築月城,建樓,增高三尺,設敵樓二、敵臺 三。

德化縣城池, 在府城北一百八十里。舊無城,明知 縣鄧景武始築城。周圍八百三十七丈,高一丈五尺。 知縣張大綱改築小之,約周六百六十八丈有奇,建 東西二門。後知縣秦霑開北門,知縣何謙就城北龍 潯山建北鎮樓,設窩鋪。知縣丁永祚始闢南門,知縣 李元龍增高三尺,重築北敵樓。康熙十五年,因溪水 壞城,復加修葺。

安溪縣城池 在府城西一百五里。舊無城,明知縣 陳綵築。周圍六百二十六丈,高二丈一尺,基廣一丈 八尺。順治十二年,知縣韓曉於城上盡蓋串樓,城益 以完。

同安縣城池 在府城南一百三十里。宋紹興十五 年,知縣王軾築。元至正間,達魯花赤馬哈謀沙砌內 外城以石。明知縣徐宗爽改築,高三尺;知縣洪世俊 增高三尺。城周圍八百四十六丈二尺三寸,基闊一 丈一尺九寸,頂闊一丈,堞六百七十五,東西南北門 樓四,窩鋪三十二。城外短牆八百六十九丈二尺三 寸。

永春縣城池 在府城西北一百二十里。舊無城,明 知縣柴鑣始建永輝、「永豐、永薰」三門。嘉靖間,德化知 縣張大綱砌以石,周圍高丈許。後增築,長五百一十 八丈二尺,廣八尺,高一丈九尺。

建寧府

《建寧府城池》: 「府城自漢景耀三年,吳以王蕃為建 安郡太守,始築于溪南覆船山下。宋元嘉初,遷于黃 華山麓。陳刺史駱文廣復徙覆船山下。唐天建元年, 刺史陸長源復築城于黃華山麓。天祐中,刺史孟威 添築南羅城。晉天福中,偽閩王延政又增築之。元至 正間,郡守趙節因舊址重修。明洪武二年,指揮沐英 拓」其西南。十九年,指揮時禹復拓之。周二千七十九 丈三尺有奇,高一丈九尺,城樓二十四,窩鋪七十六, 女牆三千一百三十八。環城二面塹濠長五百三十 一丈一尺,深一丈五尺,闊五丈五尺。正北依山,西南 濱大溪。康熙五年重修。城高二丈八尺,垛三千八百 箇,女牆高六尺,城樓八座,門八:南曰「廣德」,北曰「朝天」, 東曰「寧遠」,西曰「威武」,東南曰「通仙」,東南隅曰「政和」,西 南曰「通濟」,西津之南曰「臨江。」又小水門一。先是時禹 復闢二門:曰「朝陽」,曰「拱北。」永樂初塞。建安、甌寧二縣 俱附郭。

浦城縣城池, 自漢東越王餘善築城臨浦,後廢。元 至正間復築,歲久亦廢。明成化六年復築,周一千八 百丈,高一丈九尺,闊倍之。門五:東金鳳,西迎遠,又德 星,南南浦、北拱。北水門五,窩鋪二十。

建陽縣城池 即古大潭城址,明弘治元年築,高二 丈五寸,周一千一百二十八丈。門四:東景陽,西景肅, 南景舒,北駐節。水門二:曰永安、永寧。

松溪縣城池, 舊無城,明嘉靖丁亥築,周九百五十 五丈,高一丈六尺,厚一丈。門四:曰寅賓,曰迎恩,曰平 政,曰「永寧。」

崇安縣城池, 舊無城,明隆慶二年築,周圍凡千丈 有奇,高二丈四尺,厚半之。門四:東朝宗,西慶豐,南景 陽,北拱極。小水門二。

政和縣城池 舊無城,明弘治元年築,高二丈五尺, 厚一丈,周八百四十二丈。敵樓五座,女牆一千八百 四,門五:「東和陽,南南薰,西南順令,西尚義,北合吹水。」 門四。

壽寧縣城池, 舊無「城,明弘治三年築。周圍七百七 十丈,高一丈六尺,厚一丈,東西南北凡四門。」

延平府

延平府城池 築自宋,周圍九里一百八十步,為門 十有一:曰鐔津,曰「開平,曰延安,曰崇化,曰延平,曰延 清,曰披雲,曰建安,曰將順,曰通福,曰延泰。」明更為九 門:曰建寧,曰「壚坑,曰建寧小水門,曰福州小水門,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