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3 (1700-1725).djvu/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石城。十九年,知州許時謙改建北城,減十之三。周圍 三百七十九丈,外環以江,架溝排攔木七丈。城樓、水 門共六座,城上窩鋪二十間。

左州城池, 舊無城,明天順間,改土設流。正德十五 年,知州李欽承築土城。

永康州城池, 舊無城,明成化八年改流。萬曆三十 年創土城。崇禎十一年,知州李喬春詳建磚城。周圍 二百丈,高一丈五尺,城門樓各四。

柳州府

柳州府城池 「舊無城,宋元祐間,知州畢君卿始修 築。明改府。洪武四年,築土城,十二年,指揮蘇銓等拓 之,易以磚,高一丈八尺,廣二丈六尺,延袤九百餘丈。 為門五:曰東門、西門、鎮南門、靖南門、北門。」外環以壕。 馬平縣附郭。

羅城縣城池, 舊無城,明成化十七年,府同知劉頖、 知縣艾俊始砌石城,高一丈二尺,闊四尺餘,周圍三 百六十丈。正德七年,知縣黃裳建東、南、西門樓三座, 池多未鑿。

雒容縣城池 「舊土城,明成化間,僉事何漢宗奏改 砌以石,上覆串樓。嘉靖二年,巡撫御史汪淵重修,周 圍二百六十丈,高一丈二尺。東、西、南」建門三,惟北城 倚山不設門。

柳城縣城池 在龍江西。舊無城。成化間,都御史韓 雍始築磚城,高一丈五尺,厚一丈餘,周三百五十丈, 無池。西南以大江為塹,為門三:南曰石城,西曰「西江, 北曰北門。」樓三座,窩鋪五間。

懷遠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十四年置縣。萬曆十 九年,知縣蘇朝陽築城,周三百三十九丈,高一丈七 尺。闢四門:東曰觀霄,南曰「丹陽」,西曰「新良」,北曰「治定」, 建南、北月城二座。

來賓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間,設守禦所,始築磚 城。高一丈八尺,厚丈餘,橫方一百六十丈。西南逼河, 東北依山,為門四:曰東安,曰西寧,曰鎮南,曰迎恩門。 各建譙樓並串樓。

融縣城池, 築自唐、宋。安撫使譚壽昌廢舊城,拓東 南北三面,創外城,周圍九里,為門三,曰通濟,曰鎮遠, 曰威武。為樓三,曰朝陽,曰清遠,曰雄邊。明初,於城西 拓地二十五丈,復加營建,周四百八十五丈,環之以 壕,增建城門一,曰「廣潤。」康熙十三年,知縣熊飛渭捐 資重新西、南二門城樓,又立窩鋪九間,規制視昔為 備。

象州城池, 舊土城。明洪武間,設守禦千戶所,始築 磚城。高二丈,厚一丈餘,周六百四十餘丈,壕闊二丈 五尺,深一丈五尺。為門五:東曰賓陽,南曰「鎮南」,西曰 朝江,北曰象臺,小南門曰「進賢。」成化十四年,守禦都 指揮楊觀於西、北門各建樓一座。

武宣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三年,始築土城。三十 年設守禦千戶所,又拓之。成化間,易砌以磚,高二丈 五尺,厚一丈餘,周三百六十五丈,壕闊一丈五尺,深 二丈,為門四。」

賓州城池, 舊無「城,宋開寶中,知州楊居政築城,高 二丈,厚一丈二尺,周一千二百二十步,後廢。明洪武 初,設守禦千戶所,復築。正德八年,副使陳陽重新之, 環城四門,池壕深廣。」

遷江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二十五年開設屯田 千戶所。千戶朱真修立城垣,高一丈五尺,周一百一 十七丈。為門四:曰永安,曰太和,曰平彝,曰鎮江。東北 臨江,西南開壕,闊三丈,深一丈五尺。去城三十里,有 石零堡城。

上林縣城池, 舊無城。明洪武三十一年,立「屯田千 戶所,始築土垣,僅容縣治倉庫。」天順元年,復築土城 三百餘丈。成化八年,都指揮岑瑛重修,易砌以磚,外 環以壕,覆以串樓。

慶遠府

慶遠府城池: 「漢築土城,唐天寶元年,刺史吳懷忠 易以磚石,周四百五十三步,為門四,是為舊城。明洪 武二十九年,開設慶遠衛,拓東門外地築城以廣之, 計五里五十八步,是為新城。中通為一,共周圍一千 二百二十九丈。」總新舊城門有六:東曰永安,西曰永 定,舊南曰鎮安,新曰武定,舊北曰拱辰,新曰泰和。弘 治元年,知府汪溥以北城附江,東、西、南三關平曠受 敵,乃傭工鑿壕,深二丈,闊一丈五尺,延袤凡三千丈, 引官陂水注之。宜山縣附郭。

天河縣城「池, 舊無城,東南依山為固,西北築土垣 圍之。有壕,為門三,覆以磚茅。」明正德十二年,知縣尚 汝弼補築土垣,增高三尺,掘壕深一丈,又增築外垣 以護之。

河池州城池, 舊惟土垣,頂覆以茅。明嘉靖五年,知 州周釴遷州於四一山,增築土垣,高一丈五尺,闊七 尺,周圍三百八十丈,為門四,曰「迎恩、定遠、鎮遠、歸仁、 後塞。北門建樓三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