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4 (1700-1725).djvu/10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即兔兒山也。曰無逸殿,曰豳風亭。 金海橋之北,曰 玉熙宮,曰承華殿,曰元僖殿,曰寶月亭,曰清馥殿,曰 騰禧殿。

按《慤書》,端本宮在東華門內,即端敬殿之東。前庭甚 曠,長數十丈,左為東華門,右為文華門,光宗皇帝青 宮時所居也。天啟永懿安張皇后移居於此,名慈慶 宮,其外為徽音門。壬午八月,懿安移入,居仁壽殿,因 改為端本宮,以待東宮大婚。宮門前三石橋,蓋大內 西海子之水,蜿蜒從此出焉。皇太子原居大內,鍾粹 宮在坤寧宮之左,既漸長,當移居。上以慈慶為皇考 舊居,其後勖勤宮即上舊居也,因以居東宮。奉遷懿 安皇后於仁壽殿前門,《徽音》改前星,門內《關雎》左右 門改為《麟趾》《燕翼》第二門,《麟趾》改為《重暉》,第三門《慈 慶》改為《端本》《純禧》左右門改為《養正》《體元》再入為端 本。宮中設皇太子座、畫屏、金碧座,左「右二大鏡,屏高 五尺餘,鏡方而長。左右各有連房七間,門上各堆紗, 畫《忠孝廉節故事》。」左七間即寢宮,內有二雕,餘皆 空洞。右七間有琱紅寶座及奧室。其內有弘仁殿,規 制曲折,與左不同矣。又後為穿殿,兩廡翼然,有清正 二軒。又後則聚寧門,今改為凝寧門,端本宮至此止 矣。此後為龍圃門。又後為奉宸宮,其右有承華門。入 後則左為勖勤宮,右為昭儉宮,又後為麗園門。 皇 極門外兩廡四十八間,除廣八間,實四十間。東三十 間為《實錄》、玉牒,起居諸館及東閣會坐公揖在焉。西 二十間,上十間為諸王館,下十間則《會典》諸館也。定 王書堂在西,第六間為讀書處,第五間懸先師孔子 畫像,四配侍側,蓋摹吳道子筆也。及永王出閣,因移 定王第四間,而永王在第六間。

按宮殿額名「欽安殿」,門曰「天一之門」,嘉靖十四年添 額。有萬春亭、千秋亭,嘉靖十五年添對育軒,嘉靖十 四年更「玉芳軒」、四神祠有觀花殿,萬曆十一年毀之, 疊石為山,中作石門,扁曰「堆秀。」山上有亭,曰「御景。」東 西魚池,池上二亭,左曰浮碧,右曰「澄瑞。」又有清望閣、 金香亭、玉翠亭、樂志齋、曲流館,至萬曆十九年毀。 玉熙宮二坊,曰「熙祥」、「熙瑞」,後殿曰「清仙宮。」東壽祺齋, 西「祿祺齋。」又有鳳和居、鸞鳴居、仙輝館、仙朗館。 崇 禎七年九月量萬歲山,自山頂至山根斜量二十一 丈,折高一十四丈七尺。萬歲山左門、山右門,於萬曆 三十八年八月添牌,有玩芳亭,萬曆二十八年更「翫 景亭」,二十九年再更毓秀亭,亭下有壽明洞。又有左 右毓秀館、長春門、長春亭、壽皇殿,萬福閣下曰臻祿 堂,康永閣下曰聚仙室,延寧閣下曰集仙室。萬福閣 東曰觀德殿,又有永壽門、永壽殿、觀花殿、集芳亭、會 景亭、興隆閣。萬曆四十一年更「翫春樓。」萬福閣西曰 永安亭,永安門乾祐閣下曰嘉禾館,乾祐門興慶閣 下曰景明館。外為山左裡門、山右裡門。 南城中路 曰「永聚門」、曰「觀心殿」、曰「昭祥門」、曰「端拱之門」,曰「昭德 門」、曰「重華門」、曰「廣愛門」、曰「咸熙門」、曰「重華殿」、曰「中圓 殿」、曰「肅雍門」、曰「康和門」、曰後殿,曰「麗春門」、曰「清和閣」、 曰「迎春館」、曰「圓殿。」其東長街曰「廣順門」、曰「中和門」、曰 「景華門」、曰「宣明門」、曰「景明門」、曰「洪慶門」、曰「洪慶殿」,曰 後殿,曰膳房,曰庫,曰景和門。其西長街曰興善門、曰 麗景門、曰長春門、曰清華門,曰寧福宮,曰延福宮,曰 嘉福宮,曰高明門,曰明德宮,曰永春宮,曰永寧宮,曰 宜春宮,曰延喜宮,曰延春宮。曰御前作河東有崇德 殿,即回龍觀。有翫芳亭,有集祥門,有桂香館,有翠玉 館,有浮金館,有擷秀亭,有聚景亭,有呂梁洪,有左右 漾金亭。有含和殿,有澄輝閣,萬曆中更名曰「湧福閣。」 有秋香館。

按《穀城山房筆麈》:「經筵進講,在文華前殿,曰講,在殿 後穿廊,正字在後殿東閣,設一幄次,又東一室,乃上 所游息處。」

按《宙》載,暖閣在乾清宮後,凡九間,中一間置床三張 於房下。即以天橋上左一間之下,置床三張於上;又 以天橋下左二間之下間,置床三張於下;又以天橋 上左三間之上間,又置床三張於上;又以天橋下左 四間之下間,置床三張於下;右四間亦如之。天橋即 人家樓梯也。凡九間,有上有下,上下共置床二十七 張,天子隨時居寢,制度殊異。

按,《金鰲退食筆記》:乾明門在大高元殿之西,承光殿 之東, 象一宮門,前二亭,鉤簷鬥桷,極盡人巧,中官 呼為「九梁十八柱。」

按:《天啟宮詞》注:「象一,宮門左右石碑各一,刻宮眷人 等至此下車馬。」

按:《病逸漫記》:「清寧宮本太子所居之宮,今皇子既冠, 皆居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