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5 (1700-1725).djvu/10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二為雜事,其三為左右巡使。若中丞升為大夫,改 官不改院。若三院畢,朝集,臺院附于雜事,殿察附于 巡使,其名總號為「御史臺。」中書南院,院門北闢,以取 其嚮朝廷也。其制:自中書南廊加南北為軒,入院門, 分東西廂,為拜揖折旋之地。內外皆有廡,蟠迴詰曲, 矚之盈盈。然。梁棟甚宏,柱石甚偉,椽欒楶梲,麗而不 華;門窗戶牖,華而不侈。名木修篁,奇葩秀實,若升綠 雲,若編青簫,以至于几案筆硯,簾幌茵榻,果籩茗器, 皆新作也。從官胥士,役夫走馬,勾稽案牘,飲食休息 之地,皆「得其所。若百官之請事,群吏之參謁,入吾門 將祗伺於屏者,見吾軒堂階闥之嚴固,不俟戒而自 肅。為此者何?尊天子也。五府為天子耳目,宸居堂陛, 未有耳目聰明,堂陛峻正,而天子不尊也;天子尊,未 有姦臣賊子而不滅也。姦臣賊子盡滅矣,可以自朝 廷至於海隅,蕩蕩然何所不理哉?」吾之作,豈是志小 者、近者之心邪?謹按高宗天皇大帝作大明宮,將二 百年矣。當時有司經度,曾不是思,將以待我而作。我 之所以作,蓋前補二百年之遺事,後貽千萬年之不 朽。搢紳觀者,命為御史北臺,聞者謂之知言君子曰: 《移中丞雜事》。今之心於大柄,天下豈有遺事哉?某備 寮屬,得聞君子之論,且承公命。其記于是乎書。乃題 《中丞雜事》,洎三院主主簿官封名氏於其後,以為一 時之盛事。「太和四年歲次庚戌八月十六日丁巳記。」

《楚州刺史廳記》
呂讓

稽聖人,棟字之用博矣。太上垂典法,利眾庶;其次革 壞弊,鎮形勝;其次辨尊卑,示升降;最下炫采色,飾土 木,華其視,榮其體而已。若參而合之,則賢智公侯之 居也;若捨其本而務其末,則貨殖匹夫之居也。能是 制者,不亦鮮乎?揚州屬都,楚實甚大,提兵五千,籍戶 數萬,其事雄冨,同於方伯。然則刺史大廳,卑而且儉, 紊諸侯之等威。每冬至歲首,文武畢集,內不足以陳 俎豆,外不足以容卒衛。及夏秋之交,淮海蒸濕之氣, 中人為病,多至煩熱憤悶,居常無以逃其虐。有事宴 於斯,皆翕翕流汗,往往仆於地,不卒其會而散。自刺 史至將校百吏,盡知其不可,思欲改造。而久遠已來, 為日者巫人稱陰陽鬼神之事以阻之,且曰:「歲深,有 物來憑,更之則不利。小以罪貶,大以凶終。」雜然共說, 如出一口。前守或有構材定日,視之惕息,卒不敢毀 而止。太和七年,天子以大理少卿滎陽鄭公活無辜 當刑者四十餘人,殊其績,命守於楚。既至累月,威肅 仁覆,罔不得理。戎行農室,遽告無事。公將易前非,誠 詢於眾,眾果以咎徵止公。公笑而諭曰:「吉凶由己,災 不自起。況陰陽變化,人事之符。勿忌勿拘,以道為模。 苟不失正,無二其圖。敢斷不疑,鬼神隨之。與眾共利, 曷慮於危。秉直在公,余為蓍龜。乃築崇基,乃創宏規。 悅使樂成,不亟不遲。法度既備,丹素亦施。清氣和風, 旦暮颸颸。氛厲不干,笑語自怡。大會其中,寒暑皆宜。 駢羅鼓鐘,間發塤箎,劍士伎兒,飲食熙熙,以寬以容, 逮於養廝,觀邇及遠,何物不綏,不祥之詞,沈寂無為, 守正之報,必及其期,則鄭公持大權,臨大節,不撓不 惑」者,用此心也。昔賢行事,亦有據經合道,不奪陰陽 鬼神之說,然未有決然違俗與眾,禍福之口牢甚不 可破如此其著者,豈非明識達量,以義忘私,不苟一 時,遺利後代耶?使有土二千石,去蠹除弊,悉若是舉, 天下何憂於不理哉?且《詩》詠斯干,《易》規《大壯》,皆美居 處有制度,可以化人成俗也。八年夏,予罷郡西歸,道 出於此,而是廳新成,忝《春秋》之徒也。見不朽之作而 無述焉,心竊恥之。請書本末,以告來者。其他善政能 事,有風俗言,故不採列於《記》上。「太和八年八月一日 記。」

《宣州重建小廳記》
沈顏

「界,江南宣州,實為奧區。凡厥貢之盛,厥土之饒,則古 所良也。暨鉅盜起,芒碭環弊於四方,是邦載罹窘阨, 雖城隍僅免,而外無孑遺矣。」及兵部裴公慶餘去任, 竇常侍聿自池牧來臨,蒞事未幾,遽為秦彥所據,姦 連鄰憝。一旦擁兵渡江,引黨趙鍠,以代己任。是歲南 徐劉顥作亂,揚州繼喪師律,二境流離,人不堪命。弘 農王方化自淝水,爰奮義旗,詢於同盟,則田公司空 首決宏謀。及維揚克定,秦彥就誅,宣人有言曰:「何獨 後予,徯其來蘇。」弘農王允憫是誠。我公復勵兵進討, 鍠悉銳逆戰,亟為崩之。及追蹙保壘,兵食內空,而外 不絕,商市無改肆。鍠知人和在彼,乃冒圍宵奔,我公 追擒之,自此江表略定。大順元年建子月孫儒大據 維揚,又來寇我。舉不以義,自老厥師復為我公擒之, 其眾盡潰。弘農王去寧揚土,我公嗣總藩條。天子嘉 公之勳,就轉左僕射,命觀察。於是明年建寧國節度 使,又明年加司空。宣城薦屬戎事,便廳久缺,司署者 進言曰:「盍葺諸?」公曰:「民室未完,民逃未復。」於是用文 德以來之。既來而安之。不期歲,車者闐闐,舟者聯聯, 比屋滯貨,盈市溢廛。司署者復進言曰:「民室完矣,民 逃復矣。」公曰:「倉廩未實,田野未闢。」於是薄其賦而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