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8 (1700-1725).djvu/1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先壟在焉,因建亭為祭祀之所。

穀丘亭 在安平縣治西。漢為縣。王莽時為廣望亭, 後又改為博陵亭。晉諸葛恢封博陵亭侯,即此。遺址 尚存。

廣望亭 在安平縣城西。漢舊涿縣,王莽曰「廣望亭。」 高帝六年,封鄂千秋為安平侯,即此。

辟陽亭 在冀州東南三十里。《水經注》:「漢故瀆東北 經辟陽亭」,即此。

避暑亭 在冀州西郊。宋州守魯有開建,取河朔「避 暑飲」之義。按:漢袁紹為冀州刺史,光祿劉松鎮此,紹 盛夏與松飲,以避一時之暑。

大風亭 在南宮縣。漢光武至此,遇大風雨,馮異抱 薪,鄧禹爇火,帝對竈,燎衣而去,後人為立此亭。 駐蹕亭 在南宮縣西關王廟。明成祖南征至東昌, 以大師未整回鑾,取道過南宮,暫止縣西關王廟,驅 野人舁肩輿而北。後知縣胡廷召於廟前建駐蹕亭。 柏暢亭 在臨城縣西一十里。《水經》載「泜水東經柏 暢亭」,即此。

嘉禾亭 在臨城縣治後。元初有嘉禾生此,故作亭。 爽亭, 在臨城縣東北。宋徽宗下晉陽,過此,命蔡京 書「爽亭」二字於石。

環山亭 在贊皇縣西北隅,宋宣和四年建,地勢特 起,環亭皆山,故名。

「麥飯亭」, 在深州滹沱河上,光武至滹沱河,馮異進 麥飯處。

蕪蔞亭 在深州城外滹河之濱,今隸饒陽縣界。即 漢馮異進豆粥於光武處。

順德府

蘇秦亭, 在沙河縣西南三十里,俗呼為「十里亭」,即 蘇秦激張儀處。

大名府

晚香亭 在舊府治。宋韓琦留守時,重九日燕諸監 司於後園,詩中有「晚香」字,故名。

望春亭 在舊府治。韓琦暮春會此亭,有「此日傾城 樂御河」之句。

古春亭 在舊府治。宋呂彝簡留守時置,去而民思 之,扁曰「呂公亭。」彝簡嘗賦詩云:「三月三來御水涯,古 亭春色偶相遮。」改此。

濛鴻亭 在濬縣大伾山南嶺,金時防禦使建,有石 刻。

回鴈亭 在滑縣治。宋歐陽修守郡時建,有《詩》云:「晴 天仰見鴈已回。」後人名亭。

偉觀亭 在濬縣佛巖、龍洞之間。巖下有古柏數十 株。元劉愻書「大伾偉觀」四字。

宣府

秋林亭 在順聖西城溜雲山下。盛暑湧水成冰,可 消煩渴,遼人建亭焉。

崖木亭 在順聖西城,盤崖洞口,峭壁萬仞,獨架一 木為橋,經久不朽。遼人建亭於側。

《山東通志》

濟南府

歷下亭, 齊乘云在府城驛邸內歷山亭上,面山背 湖,實為勝絕。杜子美有《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詩。 北渚亭, 《水經注》:濼水北為古明湖,西有大名寺。水 成淨池,池上有亭,即北渚也。《齊乘》云:池今名五龍潭, 潭上有龍廟。亭有宋曾鞏詩,晁補之賦。

鵲山亭 在府城北鵲山湖上。杜子美《詩序》:「登歷下 員外新亭,亭對鵲山湖者」是也。

翠陰亭 在府城北十里,元張養浩有記。

繡江亭 在章丘縣東繡江之濱。金元好問與張子 鈞、張飛卿觴於繡江亭,即此。

遲賢亭 在長清縣東南七十里,內有《呂真人草字 石刻》。

歇馬亭 在陵縣北十八里。相傳唐太宗征遠,駐馬 於此。

環碧亭 在府學明倫堂後,舊名「環波。」明洪武間,僉 事趙綸重建,更名「環碧。」

瑞雲亭 在靈液亭後。時有五色雲起嶽頂,真宗與 近臣登後亭望之,故名。

御帳亭 在泰山半,即真宗登封駐蹕處。

岩岩亭 在泰安州北五里泰山下。

孟游亭, 在萊蕪縣治東南。孟子葬母,反於齊,止於 嬴,即此。後人因建亭。

清亭, 《左傳哀公十一年》:「齊伐我及清。」注:「濟北盧縣 東有清亭。」《水經》:「濟水自漁山北經清亭。」注引京相璠 曰:「今濟北東阿東北四十里有清亭,《春秋》所謂遇于 清也。」

紅亭 在泰安州境。《春秋》昭公八年,「大蒐于紅」,即此。 靈液亭 在泰山上,故址莫詳。宋大中祥符元年六 月庚寅朔,泰山建醴泉亭,名曰「靈液。」十月己酉,五色 雲起嶽頂上,真宗與近臣登亭望之,名亭曰「瑞雲。」十